楊朝梁
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略讀課文都安排在每個單元的最后。編者的意圖非常明顯:教師應(yīng)通過前面精讀課文的教學,讓學生掌握閱讀方法,把習得的學習方法應(yīng)用到略讀課文中去。但在實際教學中,一些教師往往把略讀課文當做精讀課文來教學,難以體現(xiàn)略讀課文的特點,也就無法發(fā)揮略讀課文的功效;另有部分教師因為略讀課文不作為質(zhì)量檢測的內(nèi)容,為了趕上教學進度,在課堂上一帶而過。在略讀課文的教學中,我們要克服以上兩種不良傾向,根據(jù)略讀課文的性質(zhì)、特點,探尋更加扎實、有效的教學方法,上好略讀課文,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
一、摒棄“精雕細琢”,防止面面俱到
略讀課文的教學應(yīng)重在方法的指導,在充分的閱讀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快速瀏覽、捕捉重點信息進行理解感悟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應(yīng)“代言”課堂,更不可“精雕細琢”、面面俱到,一定要學會舍棄,學會緊扣重點,放手讓學生自學自悟。一位教師在執(zhí)教《祖父的園子》一課中,為我們提供了較好的范例。
師:齊讀課題,今天我們學習一篇略讀課文。請翻開語文書第31頁,讀讀課文上方的閱讀提示。
生自由讀后,師出示自學要求:
1.課文中的哪些情景讓作者對童年生活不能忘懷?
2.說說作者在園子里的心情是怎樣的,你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的?
師:帶著兩個思考題,請同學們一起走進《祖父的園子》,用你覺得最有效的讀書方式去讀課文,相信大家會有所收獲。
(生交流讀書體會)
一節(jié)課上,教師巧妙地簡化教學環(huán)節(jié),講授時間不超過十分鐘,大量的時間讓學生讀、思、交流。教師真正作為學生的學習引導者,讓學生自讀自悟。課堂上學生暢所欲言、精彩紛呈。這樣的略讀課文教學雖然沒有了“精雕細琢”的形式美,淡化了課文分析理解,但學生的閱讀實踐充分,在獲取課文信息方面、在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方面有了較大的發(fā)展。
二、緊扣單元重點,用好“閱讀提示”
略讀課文在文本前都安排了閱讀提示,承上啟下地對前文內(nèi)容和寫法進行小結(jié)又自然地引出本文的學習。通過閱讀提示,教師往往能一目了然地把握住本單元的訓練重點。不僅如此,閱讀提示中還非常明確地提出本次的閱讀目標和學習的重難點。我們在略讀教學中完全可以緊扣單元重點,圍繞閱讀提示,安排學生有針對性地讀課文,有選擇性地重點研讀課文,放手讓學生思考交流,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實效性,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略讀課文《全神貫注》前面就有這樣一段閱讀提示:在探求真理的過程中,伽利略表現(xiàn)了執(zhí)著、求實的精神。下面這篇課文講的是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的故事。請默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把最能表現(xiàn)羅丹全神貫注工作的句子畫下來。聯(lián)系實際說說對課文最后一句話的體會。閱讀提示中的這段話除了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外,還對課文的主題和閱讀的方法以及本課的重難點給予導向性的指引,集中體現(xiàn)了教材的編寫意圖?!度褙炞ⅰ芬徽n怎樣設(shè)計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實效呢?筆者認為,緊扣單元重點,用好閱讀提示的三個問題是關(guān)鍵。
1.第一環(huán)節(jié),針對閱讀提示中的“默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進行概括課文內(nèi)容的教學。學會概括主要內(nèi)容是中年段的閱讀訓練重點,在本課教學中,也應(yīng)作為重點來落實。教學時可以采用這樣的步驟:(1)“全神貫注”是什么意思?(換詞理解,如專心致志、聚精會神等)(2)誰全神貫注地做什么事?結(jié)果如何?(自由默讀課文,同桌交流,全班交流)(3)利用課題,簡潔地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內(nèi)容。
2.第二環(huán)節(jié),針對閱讀提示中提出的第二個讀書任務(wù)——“把最能體現(xiàn)羅丹全神貫注工作的句子畫下來”展開教學:(1)繼續(xù)默讀課文,找到描寫羅丹工作內(nèi)容的段落。(2)重點研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3)畫出描寫羅丹的動作、神態(tài)、心理活動的語句,寫下你的感受。(4)討論交流:你從哪些語句感受到羅丹的全神貫注呢?(5)小結(jié)文本把人物寫活的方法。《全神貫注》這篇略讀課文所在的單元訓練的重點正是留心人物的外貌、動作等方面的描寫,學習把人物寫活的方法。所以,第二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應(yīng)是本課的主要著力點,要留足時間讓學生在讀一讀、畫一畫、寫一寫的閱讀實踐中,得出自己的讀書發(fā)現(xiàn),進一步鞏固對“通過描寫人物外貌、動作等來表現(xiàn)人物性格、品質(zhì)的方法”的掌握。
3.第三環(huán)節(jié):針對閱讀提示中提出的“聯(lián)系實際說說對課文最后一句話的體會”,設(shè)計開放式的交流。教師應(yīng)引導學生從身邊的人和事發(fā)現(xiàn)類似的事例來暢談看法,領(lǐng)悟勇于質(zhì)疑、大膽求實的科學精神。
三、拓展補充,鞏固學法、寫法
略讀課文的教學重點是讀書方法的指導,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當略讀成為一種能力、一種閱讀方式,它的意義是為了獲取更大、更廣的信息。因此,在略讀課文教學時,教師要有意識地進行課外拓展補充,選擇在內(nèi)容、主題或?qū)懛ㄉ吓c該略讀課文相近的文本,引導學生進行比較閱讀,進而鞏固學法、寫法。
例如,略讀課文《卡羅納》的拓展閱讀環(huán)節(jié),教師適時推薦原著《愛的教育》——
師:這個感人至深的故事出自一本世界聞名的小說《愛的教育》,大家翻閱課后的“資料袋”,了解一下。
(生默讀“資料袋”,對《愛的教育》有了大概的認識)
師:《愛的教育》寫的是老師和學生之間、同學之間的故事,在我們身上或生活中都能找到熟悉的影子。大家利用課余時間好好閱讀,建議用筆寫下自己讀書的體會,可以和同學交流讀書的收獲。
教學《卡羅納》這篇略讀課文要達到的目標之一,就是學習“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的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的寫作方法”。在學生學習了課文之后,再去閱讀原作,學生閱讀興趣盎然,在這過程中,一定會再次感悟、鞏固在《卡羅納》的學習所得。
略讀課文教學作為一種特定的課文形式,既不能以精讀的標準去教學,又不能忽略不教。教師應(yīng)不斷探尋略讀課文教學的有效方法,讓略讀課文教學的課堂綻放獨有的光彩。
(作者單位:福建省閩侯縣荊溪小學學區(qū) 責任編輯:辛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