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芷瑞
寫作文難嗎?不難的話,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寫作文吧!難的話,也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寫作文吧!“親子同臺”欄目熱情邀請你和爸爸媽媽一起寫作文噢,酷吧?!
欄目要求:同學們和爸爸媽媽同時寫作文,爸爸或媽媽可以與孩子寫一樣的題目或相同的題材,比如寫同一件事,寫同一個人,寫共同的經(jīng)歷,或者寫同樣的話題,等等。同時也請爸爸或媽媽寫上和孩子一起完成作文的過程、感悟、得失等等。
看到這則啟事的同學,趕緊邀請爸爸媽媽一起參加吧!看到這則啟事的爸爸媽媽,歡迎參與,和孩子一起寫作,在提高孩子作文水平的同時陪伴孩子快樂成長吧!這里,先向認真參與孩子教育的爸爸媽媽致敬!
投稿郵箱:dekt6@qq.com
“一二一!一二一!”咦,這是什么聲音?哦,原來是剛告別小學的最后一個暑假,即將進入初中學習階段的我們在軍訓。放眼望去,身著紫色軍訓服的我們一個個精神抖擻:喊口號時聲音洪亮,轉身時動作干凈有力,跑操時步伐整齊劃一……
軍訓是艱苦的。
一大清早,剛剛6點,起床的鈴聲就如噩夢般準時響起,我們迷迷糊糊地爬起床,開始了一成不變的軍訓生活。
“誰敢動一下,試試看!”訓練時,聽起來像魔鬼般的聲音讓我渾身一緊,剛剛稍微放松的手又緊緊地貼在褲縫線上。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臨近晚上12點,我們還在為第二天的會操表演緊張訓練,黏黏的汗水,發(fā)酸的腳丫,讓我現(xiàn)在還記憶猶新。
難吃的飯菜,極短的睡眠時間,單調(diào)漫長的訓練……這些構成了軍訓的苦。但,軍訓也是甜的。
我們的教官訓練時像魔鬼,但休息卻常常和我們開玩笑,講故事,做游戲,其樂融融。最有意思的當屬常常跟在教官們身后的那只泰迪犬,活蹦亂跳的,有時搖搖尾巴,有時吐吐舌頭,有時“汪汪”大叫,讓我們的軍訓生活平添了許多樂趣。
同學們剛剛進入一個新集體,但沒多久就熟絡起來,我們難受時相互鼓勁,休息時常常一起游戲,軍訓簡報上、老師的鏡頭里留下了我們的開懷大笑。
軍訓那幾天,我剛好感冒,喉嚨發(fā)炎,難受極了,但我不想掉隊,總想堅持訓練。這時班主任丁老師和校醫(yī)老師都提醒我多喝水,多多休息。聽著她們的話語,我感受到了媽媽般的溫暖。
軍訓有哭有笑,有苦有樂,正是在這哭與笑、苦與樂之中,我們不斷長大,不斷成熟!
“我們要軍訓啦!”剛拿到初中錄取通知書的女兒很是興奮。
提起軍訓,我的記憶還停留在1992年讀大學一年級時自己的軍訓:一大幫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在烈日下炙烤,立正、稍息、站軍姿,趴在塵土飛揚的湖南師大操場上練射擊。那時候?qū)W校附近還沒有沿江風光帶,桃子湖也不過是一個平常的水塘,恍如鄉(xiāng)間農(nóng)婦,樸實、自然卻有些粗糙,遠不似今日的妝容精致、風姿綽約。我們還要拉練,從師大徒步,經(jīng)過中南大學再到射擊場,很遠,但并不覺得有多苦,倒有幾分“恰同學少年”的豪氣。
如今我卻為女兒捏了把汗,她畢竟才11歲,除了夏令營,很少離開我們。吃飯、洗衣、訓練,嬌嬌女能吃得消嗎?終于等到出發(fā)的那一天,箱子、桶子、被褥,和孩子爸爸肩扛手提,將女兒送到了學校。開始出發(fā),終是不放心,借著自己是學校老師的身份,打著幫同事帶路的名號,隨著女兒來到了軍訓基地。地方不錯,挺大,也有一個湖,楊柳依依,頗有幾分桃子湖的姿色。女兒在開營儀式上還代表新生發(fā)了言,感覺挺好??蓛x式結束將女兒送上五樓的寢室,立即傻眼啦:滿地狼藉!軍訓基地也在一所大學,才離開不久的大四學生畢業(yè)扔下的破衣破鞋破棉絮已經(jīng)成了蟑螂老鼠的安樂窩。目睹此情此景,我有些挪不開腳了。孩子爸爸倒狠心:“有老師呢!就是來鍛煉的,別人家孩子能過,女兒也能過!”他硬是拽著我走了。據(jù)說那晚她們搞衛(wèi)生到12點多才睡覺,有的孩子打了地鋪。
終是不放心,掛念女兒還有些咳嗽,軍訓第三天,我?guī)е淮蟀幱秩チ塑娪柣亍U前?,一大群孩子剛吃完晚飯隊列整齊地從食堂出來。看見我,女兒躥過來摟住我的脖子撒嬌。她的喉嚨痛已經(jīng)轉為扁桃體發(fā)炎,聲音嘶啞,卻止不住地對我說這說那:教官的嚴厲、睡眠的缺少、同學的笑話、老師的安慰……我叮囑她趕緊服藥,不舒服要及時打報告休息,可孩子卻大聲說:“不能老休息!不然會認為你有先天性疾病,不讓你軍訓啦!”呵呵,看來小家伙挺在乎軍訓的。
一個星期的軍訓即將結束,孩子將從軍訓基地返回學校。我本打算去接接,畢竟生著病的孩子要從五樓把那么多東西搬下來確實不容易,但轉念一想:軍訓不就是去鍛煉的嗎?大不了丟幾樣東西。下午4點多,我才趕到學校觀看孩子們的匯報表演。呵呵,不錯,東西一樣都沒落下,精神還挺抖擻??粗陉犖橹斜镏人?,一板一眼做著動作的孩子,滿臉稚氣,但我分明感受到有些東西在潛滋暗長,也許,那就是成長。而我要做的唯有:放手!
女兒文章寫得不錯,從小被老師表揚,作品集也整理了兩大本。作為一名有近20年教學經(jīng)驗的語文教師,對孩子的寫作,其實我只著重做了兩件事:閱讀與親近自然。
孩子年紀漸大,根據(jù)她的特點選擇書目成了我的日常功課。我將書目大致歸成三大類:人文思想、科學素養(yǎng)和情商培養(yǎng)。女兒從小喜歡閱讀人文類作品,如《史記故事》《楊家將》《隋唐演義》等,這讓我擔心她的科學素養(yǎng),于是《讓孩子著迷的77×2個化學游戲》《科學實驗王》等進入孩子的閱讀范圍??戳恕蹲尯⒆又缘?7×2個化學游戲》,一個暑假孩子都在動手做有關“鹽結晶”“摩擦起電”“導流管”等等的游戲。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孩子個性越來越強,“公主病”開始冒頭,《我的媽媽不是傭人》讓孩子反思自己的言行,明白付出才有收獲?!短K菲的世界》給孩子以哲學的啟蒙,《國家地理》雜志讓孩子渴望探究世界各地,《泰戈爾詩集》讓孩子嘗試用詩歌表達情感……
親近自然,感悟生活是我與孩子的另一門功課。屋后的山徑,我和孩子一起散步,識別各種野花野草;門前的大池塘,孩子與爸爸一起垂釣,靜待魚兒上鉤;每年暑假,帶著孩子出游是家庭的保留節(jié)目……于是,孩子的筆下,是家鄉(xiāng)小院的姹紫嫣紅,是鄉(xiāng)間小道的夕陽歡笑,是張家界的奇美詭怪;小狗初生,紅紅的小腳肉墊在她眼中是水晶果凍;春天到來,竹子拔節(jié)讓她感嘆生命堅強……
閱讀,讓孩子的作品有了骨骼;生活,賦予了孩子作品以血肉。兩者結合,才能讓孩子的作文內(nèi)容充實而有靈氣!
(編輯 藍 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