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
我們李家是千千萬萬家族中普通的一員,但我的祖父輩們用他們點點滴滴的行動詮釋出我們家的家訓,那就是:踏踏實實做人,實實在在干事。不信,下面我就來說說我們老李家的故事。
踏踏實實的藥鋪配藥工
我的阿太也就是爺爺?shù)陌职?,年輕的時候是中藥堂的伙計,專門負責配中藥。他對自己的工作精益求精,這一勺,那一碗,每份藥材都是分毫不差,且貨真價實。因為總是刻苦練習,他配藥的動作也很嫻熟,左手拉抽屜拿藥,右手調(diào)稱,配藥又快又準。時間久了,顧客都對他配的藥一百個放心。
有一天,阿太中藥堂里傳來的對話被放學回來的爺爺聽見了:“你這人這么實在干嗎?摻點假不成嗎?我給你加薪!客人都是外行,他們又看不出……”“既然在藥店做事,就要為患者著想,腳踏實地地為他們服務,怎能為了自己的私利,危害患者的健康呢?”阿太的話句句敲擊在老板心上,老板一氣之下,不要阿太做伙計了。阿太沒有氣餒,自己開了家中藥鋪,小小的店,大大的匾,誠實經(jīng)營。這家藥鋪讓阿太吃了不少苦,卻沒賺多少錢,可阿太不在乎。他經(jīng)常教育爺爺:做人做事一定要實在,所以爺爺就成了——
勤勤懇懇的社會螺絲釘
爺爺那個年代能上大學的人不多,爺爺作為為數(shù)不多的大學畢業(yè)生,應該有很多好的工作選擇,但他卻響應國家號召,去工廠當了一名化工工程師。這個工作特別辛苦,需要戰(zhàn)斗在生產(chǎn)第一線,每天跟鍋爐、生產(chǎn)原料等打交道,甚至回家還要設計,算數(shù)據(jù),基本沒有休息時間。爺爺?shù)暮芏嗤露寄筒蛔⌒羷?,離開了工廠。改革開放后有更多的人下海經(jīng)商或去國家機關就職。只有爺爺三十年如一日,在這個平凡又不起眼的崗位上踏踏實實地耕耘著,他靠自己的雙手為社會貢獻著微薄的力量,用行動講述了一個螺絲釘?shù)膫ゴ?。爺爺總說:“人不能只想著多賺錢或貪圖安逸,我這輩子不輝煌,不璀璨,我最大的驕傲就是在國家最需要的基建工作第一線堅守了這么多年,螺絲釘雖然普通,卻也是缺一不可的。踏實為本、堅守為身是很重要的。”這樣的話滲透多了,爸爸才成了——
實實在在的人民檢察官
和爺爺一樣,爸爸畢業(yè)的時候也有很多就業(yè)機會,干外貿(mào),去銀行……但他還是選擇了去基層檢察院工作,因為這個工作更適合性格踏實的他。我的爸爸不抽煙,不喝酒,平時話不多,可干起工作來絕對認真負責,一絲不茍,而且效率很高,領導們都夸他工作扎實穩(wěn)妥。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工作中,只要能幫到人民群眾的,爸爸總會竭盡全力為群眾爭取利益。
有一次,爸爸單位來了一對老年夫妻,他們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向爸爸講述了他們的兒子因為患有心理疾病,拿刀砍傷了他們,他們卻希望能從輕發(fā)落兒子。爸爸聽完后,安慰并送回這對老夫妻。隨即,他與領導商量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nèi),對年輕人做出最輕的處罰。爸爸還冒著酷暑,三番五次找這個年輕人談心,找心理醫(yī)生給他看病……在各個方面給他關心和照顧。一段時間后,那對老夫妻拿著錦旗來感謝爸爸給了他們兒子嶄新的生活。這樣的事還有很多,看來爸爸的確繼承了李家樸實厚道的家風。
良好的家風是肥沃的土壤,滋養(yǎng)身心。相信我這棵小苗在這么好的環(huán)境熏陶下一定能長成扎根深土、堅實可靠的大樹!
(指導老師:袁豐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