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釋疑解惑,拓展教學

      2016-05-30 06:36:03劉海東
      新校園(下) 2016年1期
      關鍵詞:海禁政策

      劉海東

      摘 要:“海禁”政策被許多人等同于“閉關鎖國”政策,實際上兩項政策在來源和含義方面有明顯不同,“海禁”政策的實施時間也并不局限于明清時期。本文試圖通過“海禁”政策與“閉關鎖國”政策的對比,對“海禁”政策開始出現(xiàn)的時間進行考察,還原歷史真相,以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教學能力的深度提升。

      關鍵詞:“海禁”政策;閉關鎖國;官本船制度

      一、疑問出現(xiàn)

      人民版高中歷史必修二第24頁中這樣定義“海禁”:“明清王朝禁止中國人赴海外經(jīng)商和限制外國商人到中國進行貿(mào)易的政策稱為‘海禁?!痹谥v授新課時,筆者這么解讀:這是一項對外貿(mào)易政策,時間——明清時期,禁止對象——國人,限制對象——外商,要注意區(qū)別“禁止”和“限制”兩個詞的不同含義,“禁止”即完全禁絕,“限制”即有限度地放開而不是禁絕。接著再指出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是對明朝政策的延續(xù)。課后有學生提出疑問:“‘海禁政策和‘閉關鎖國難道不是一回事嗎?”

      二、新的發(fā)現(xiàn)

      教材對這兩個政策的表述很模糊,筆者在課前也并未對它們進行仔細的對比,于是對學生說:“兩個政策內(nèi)容差不多,‘海禁政策主要是對內(nèi)的防范,側重于經(jīng)濟手段和政治目的,‘閉關鎖國主要是對外的消極防衛(wèi)措施,更側重于外交?!钡潞笙胂?,這樣的解釋未免有點草率。筆者為了更準確地把握兩個概念的區(qū)別,就去查找資料,還真的發(fā)現(xiàn)了兩者的不同之處,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

      1.概念的來源不同

      明清兩朝的歷史文獻中,有“通番禁令”“海禁令”或“遷海令”的記載,如《大清會典事例》記載了清順治十三年頒布“海禁令”:“今后凡有商民船只私自下海,將糧食貨物等項與逆賊貿(mào)易者,不論官民,俱奏聞處斬。”但在明清歷史文獻中并無“閉關鎖國”“閉關自守”之說。

      那么“閉關鎖國”這一說法從何而來呢?實際上,這個詞首次出現(xiàn)并不是在中國,而是西方列強對日本德川幕府對外政策的看法。為防止歐洲天主教在日本的傳播和擴大影響,從德川秀忠時起,幕府開始向鎖國政策轉變,在1633年發(fā)布第一次禁令:

      (1)除特許船只以外,嚴禁其他船只駛往國外。

      (2)除特許船只以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外國,如有偷渡者,應處死罪,偷渡船及船主,一并扣留。

      (3)已去外國并在外國構屋營居之日本人,若返抵日本應即處以死罪。

      ……

      這一禁令發(fā)布后,西方國家對日本幕府非常不滿,遂稱其禁令為“閉關鎖國”,帶有明顯的不敬之意,這是所能查閱到的最早的“鎖國”政策。后來西方國家又把“閉關鎖國”這種說法從日本轉引至中國,形容中國的“海禁”政策。深受西方文化影響的近現(xiàn)代中國學者在研究海禁政策時,由于“海禁”與“閉關鎖國”的含義極其接近,往往把它們看作是同一政策,久而久之,就出現(xiàn)了把兩個政策混為一談的群體現(xiàn)象。由此可知,“海禁”政策這一說法出自中國,“閉關鎖國”則最初來自于西方國家對日本對外政策的觀點。

      2.含義有區(qū)別

      由于兩個政策的來源不同,其含義也必然存在差異。誠如前言,“海禁”指的是禁止中國人私自赴海外經(jīng)商貿(mào)易和嚴格限制外國商人來華貿(mào)易,關鍵是“禁”字,它的重心是阻止和禁絕國人與外國發(fā)生經(jīng)濟聯(lián)系,以防沿海人民出海與外國人聯(lián)合,對封建王朝的統(tǒng)治構成威脅。例如:朱元璋時屢次宣布“通番禁令”,規(guī)定“濱海居民不許與外洋番人貿(mào)易”,“敢有私下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順治十三年頒布“海禁令”規(guī)定“片帆不得下海”。海禁政策主要是一項強制性的經(jīng)濟政策,卻側重于政治目的,即最大限度地降低沿海百姓和外國人聯(lián)合對付明清王朝的可能性,鞏固封建統(tǒng)治。

      “閉關鎖國”指的是不與外國往來,關鍵在“鎖”,既要鎖住自己,也要鎖住別人,但即便是日本的“鎖國令”,也沒有完全禁絕與外國的交往,當時日本至少保留了和中國、朝鮮與荷蘭的貿(mào)易往來。中國所謂的“閉關鎖國”是后人妄加的,假若該政策套用在清代,則表現(xiàn)為至少保留了粵海關,即廣州十三行(有些時候也開放了江、浙、閩海關)的對外貿(mào)易,從貿(mào)易額來看卻是與日俱增。也就是說,這個政策并沒有真正“鎖”住國人邁向海外的腳步,更沒有“鎖”住外國人來華的腳步?!伴]關鎖國”政策所涉及的范圍極廣,包括經(jīng)濟、政治、軍事、文化和科技等各方面,后人把“閉關鎖國”加之于清朝可能是為了說明封建王朝正在走向沒落,通過否定清朝的保守性,論證中國的落后主要就是由此政策造成的而已。但可以斷定的是,所謂的“閉關鎖國”,比“海禁”政策涉及的范圍更廣,管制更全面,它側重于把“自己”封閉起來,同時又盡量減少與外國的交往,更像是一項外交政策。

      在弄清楚了兩個政策的區(qū)別后,筆者又產(chǎn)生了另外一個疑問:“海禁”政策除了明清兩朝外,之前的王朝是否也實行過?這一政策真的是從明朝才開始的嗎?

      三、再解新疑

      筆者偶然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發(fā)現(xiàn)了陳樹志老師寫《官本船制度和元朝的海禁》,文中引用了《元史》中的資料,提到元朝時期曾推行“官本船”制度:“二十一年,設市舶都轉運司于杭、泉二州,官自具船、給本,選人入蕃,貿(mào)易儲貨。其所獲之息,以十分為率,官取其七,所易人得其三?!逼渥龇ㄊ怯晒俜教峁┐?,招募商人赴海外經(jīng)營貿(mào)易(可能類似于現(xiàn)代社會的招標),所得利潤按官七民三的比例分成。對比“海禁”政策與“官本船”制度,它們竟有驚人的相似之處:明清“海禁”政策的核心內(nèi)容應該是禁止國人私自出海貿(mào)易,而非限制外商來華貿(mào)易,所謂的“禁”,即禁止“民間”的海外貿(mào)易,而不是禁止“官方”的海外貿(mào)易;所謂的“限”,也表現(xiàn)為至少官方主導的粵海關一直沒有關閉過,其實質是實行官方壟斷性質的對外貿(mào)易。元代的“官本船”制度,雖未提到限制外商,但其做法實際上也是禁止商人“私自”出海貿(mào)易,商人出海貿(mào)易必須是在官方的統(tǒng)籌安排下進行,并且商人只能從利潤中拿到30%的“辛苦費”,所以“官本船”制度也是官方壟斷性質的海外貿(mào)易。由此可知,元朝早已實行過海禁,明清時期將這項政策進行了繼承和強化。

      還有學者認為在宋代就曾出現(xiàn)過全面海禁,他們的依據(jù)是《宋史·太宗本紀》的記載,雍熙二年趙光義“禁海賈”。又據(jù)《食貨志》記載:“太平興國初,私與蕃國人貿(mào)易者,計直滿百錢以上論罪,十五貫以上黥面流海島……淳化五年申其禁,至四貫以上徒一年,稍加至二十貫以上,黥面配本州為役兵?!笨梢?,在宋代已經(jīng)嚴格限制甚至禁止私下與外商貿(mào)易,若被發(fā)現(xiàn)將受嚴懲,雖未冠之以“海禁”之名,但從其操作內(nèi)容和對違反者的懲罰力度來看,與后來元明清實行的海禁實在沒有多大差別。史學界對“宋代是否曾經(jīng)實行海禁”這一問題存在爭議,本人認為不必拘泥于名稱,而應關注其實質內(nèi)涵。

      至此,對“海禁”政策的“追問”告一段落,在查閱過程的不斷肯定和否定中,筆者對“海禁”政策有了更深、更廣的認識,也彌補了人民版教材對“海禁”政策和“閉關鎖國”政策敘述模糊的不足。

      四、教師感悟

      古人云:“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睂W生有自己的想法,提出疑問,是值得教師鼓勵的好事。而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進行的對話式平等交流,是雙方思想的碰撞和精神的交流,是一種和諧有效的教學方式。教學絕不是單向的,絕不只是教師灌輸知識給學生。學生反饋和提出的問題,也同樣會引發(fā)教師的深度思考。對教師來說,這也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

      參考文獻:

      [1]朱漢國,馬世力.歷史(必修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4).

      [2]陳樹志.官本船制度和元朝的海禁[J].中學歷史教學,2012(10):34.

      猜你喜歡
      海禁政策
      政策
      政策
      政策
      助企政策
      政策
      華人時刊(2019年21期)2019-11-17 08:25:07
      有些政策為何淪為“萬分正確、十分無用”
      當代陜西(2019年18期)2019-10-17 01:49:02
      海禁政策究竟是怎么回事?
      明清“海禁”政策及其教學策略
      讀天下(2017年14期)2018-03-22 11:43:18
      我想改變“簡單化”的歷史敘述
      全球史視野下明朝“海禁”政策的再思考*——由2017年高考歷史江蘇卷第21題說起
      汾西县| 乐至县| 桂平市| 扎囊县| 徐闻县| 寿光市| 苗栗县| 无棣县| 宁都县| 长春市| 武乡县| 赤峰市| 邵阳县| 上犹县| 怀来县| 称多县| 太仓市| 蒙自县| 东乌珠穆沁旗| 阿克苏市| 浦江县| 宣武区| 山西省| 沾益县| 乐陵市| 德江县| 淳安县| 德安县| 汉沽区| 荆州市| 桐梓县| 侯马市| 汽车| 牡丹江市| 资溪县| 开阳县| 福建省| 龙山县| 固阳县| 山丹县| 永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