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積極飽滿的情緒是完美演繹作品的前提,聲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情緒的調控能力是檢驗教師教學效果好壞的一個方面。筆者結合實際,從教師與學生的角度闡述了積極情緒對聲音教學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激發(fā)和培養(yǎng)性格內向型學生產生積極情緒的三條有效途徑。
關鍵詞:聲樂教學 性格 內向型 情緒
人的性格分為外向型和內向型,外向型性格的人,對外界環(huán)境較敏感,應激反應較靈敏,情緒反應較積極,易喜形于色,易于與人交往,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較強,他們總是給人以一種快樂、輕松的感覺,個性積極、樂觀、自信,充滿活力。在聲樂教學中性格外向的學生居多,他們思維方式很活躍,更容易配合教師的要求,積極主動的完成教師的意圖,在聲樂表演中不容易怯場,能較自信的展示自己的個性,演唱時容易進入情境。缺點是容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情緒波動較大,穩(wěn)定性差。而性格內向的人,對外界環(huán)境的反應遲緩,給人一種較為沉悶的感覺,喜怒藏于心,不喜歡展現(xiàn)自己的心情,情緒較平緩,不易激動。在聲樂教學中,性格內向的學生思維較緩慢,膽子小,顧慮多,情緒平緩,積極性不夠,很難達到教師要求的狀態(tài)。優(yōu)點是,一旦習得知識、技能等,不易忘記,穩(wěn)定性好。針對性格內向的學生開展聲樂教學,教師要多下功夫,了解和把握其性格特點,合理調控其演唱狀態(tài),激發(fā)演唱情緒的積極性,這是達到優(yōu)質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
一、積極的情緒對聲樂教學順利開展的重要性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任何活動都是在心理即情緒、情感調節(jié)下完成的,心理活動直接關系到人的實踐能力。情緒的表現(xiàn)可以分為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積極情緒所表現(xiàn)出的是樂觀、自信,做事情大膽,敢嘗試,不怕失敗的狀態(tài)。消極情緒表現(xiàn)出的是痛苦、害怕、做事情消極怠慢、畏首畏尾、怕失敗的狀態(tài)。心理學家認為,消極情緒可通過有效疏導、適度調控等方式進行調節(jié)。人的情緒常常處在積極的狀態(tài)下會變得思維活躍,能動性強,有斗志,容易抓住機會,成功的幾率高。相反,人的情緒常常處在消極狀態(tài)下,人會變得呆板、僵化,沒有活力,容易失去機會,失敗的次數(shù)多。
聲樂教學不僅僅是對學生進行各種歌唱技能、技巧的傳授,還包括學生情緒等心理因素的調整和訓練。尤其是針對性格內向型學生,情緒的激發(fā)與調整是保證聲樂教學順利進行的關鍵。教師完全可以通過豐富的教學經驗,改變教學手段等方式調整學生的情緒,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完善人格魅力,健康快樂的成才。上好每一節(jié)聲樂,課調節(jié)學生情緒是關鍵。教師的課準備得再好,學生情緒低落,不配合也是不行的。因此,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良好歌唱情緒是提高聲樂教學質量的關鍵。
(一)有益于教師因材施教
在聲樂教學中,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性格特點、發(fā)聲特點,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就必須全面的了解學生,選擇適合學生的方式開展教學。而性格內向的學生往往不愛說話,不喜歡直接表達自己的心理意圖,很多時候的反應遲鈍是因為不愿意主動表現(xiàn),他們并不是不理解或做不到老師的要求。這種性格決定了他們做事情顧慮多,怕出錯的心理。其實他們更加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保守的自我保護意識使他們失去很多展示自己風采和讓教師了解自己特點的機會。尤其是一些聲音條件較好的學生,這種性格特點帶給他們的遺憾就更大。聲樂教學的開展,要求學生要大膽的展示自己的聲音特點和性格特點,創(chuàng)造教師了解學生的可能性。聲樂教學有其特殊性,因為看不見、摸不著、學生在發(fā)聲時產生的反應只有學生自己最清楚。教師只能靠多年的教學經驗來判斷學生的演唱是否合理、舒適,學生要主動的與老師交流,這樣方便教師進行調整。這樣的授課方式輕松、和諧,教師與學生會心靈相通,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又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只有學生以積極的情緒配合教師,大膽說出自己演唱的感受,找出最合適的狀態(tài)留存、記憶、反復訓練,聲樂教學的良好效果就會體現(xiàn)出來。教師不僅要自己了解學生,同時要教會學生了解自己的性格及聲音特點,并能夠采取合理、科學的方式調控自己的情緒,調理自己的發(fā)聲狀態(tài)。
(二)有益于學生掌握教學內容
激發(fā)歌唱的積極情緒,做到我想唱、我愛唱、我不怕被人聽到我的歌聲,這樣的歌唱情緒是良好、積極的,教師對學生情緒的調整,目的就是要達到這種健康的歌唱狀態(tài)。聲樂教學內容的完成,依托于積極飽滿的歌唱情緒、靈活能動的思維能力、健康結實的嗓音狀態(tài)等。積極的情緒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激發(fā)學生歌唱的欲望,提高學生發(fā)聲時各個肌體運動的協(xié)調性,增強學生歌唱的自信心,這種狀態(tài)持續(xù)出現(xiàn),久而久之學生會變得耳聰目明,心明手快。聲樂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互動的過程,教師提出發(fā)聲要求,如歌唱姿勢、腔體打開狀態(tài)、呼吸狀態(tài)、發(fā)聲狀態(tài)等等的要求,學生要以積極的情緒配合教師,完成要領,同時要不斷的根據(jù)教師的要求進行調整。當教師表示肯定時腦子要飛速的記憶,留存最佳狀態(tài)在心里的印跡,經過不斷的重復訓練,聲樂課的發(fā)聲技術就體現(xiàn)出來了。這種狀態(tài)所體現(xiàn)的是心理的感受、生理的反應、聽覺的效果。當自己調控聲音的能力建立后,課堂教學效果才算體現(xiàn)出來,學生才算是真正的掌握的教學內容。
(三)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
音樂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音樂可以讓人快樂,音樂具有治療作用,音樂對人身心的健康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歌唱本身就是一種科學的運動,它要求歌者運用嫻熟的歌唱技巧,運用各個腔體的器官整體協(xié)調的運動,達到良好聲音的產生。性格內向的學生在接受教師訓練時往往比較被動,情緒低落,容易造成教師的急躁情緒。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會越發(fā)的緊張,課堂教學氛圍緊張,教學進度將被迫停止或無效,反而會使學生喪失學習聲樂的興趣。久而久之,影響學生的性格,消極情緒常常會出現(xiàn),對學生的身心極不利。教師多以鼓勵的口吻,肯定的眼神對待學生,引導學生調整情緒,進入狀態(tài),積極反饋歌唱信息,學生會找到自信的方向和正確的方法。經過多次被認可,學生會逐漸樹立自信,敞開自己心扉與教師交流,與同學交流學習心得,在潛移默化中學生的身心都獲得了健康。這種健康、積極的情緒狀態(tài)會常常出現(xiàn),并且會在不同的場合,在做不同的事情時出現(xiàn)。隨之,學生對自我情緒的調控能力會不斷增強,性格會變得開朗、自信,人格魅力會更加完善。
二、激發(fā)、培養(yǎng)性格內向型學生積極情緒的途徑
(一)合理布置學習任務,保證課堂教學質量
首先,要做好課前準備。課堂教學質量的保證離不開課前準備工作。學生在沒有學習經驗時不知道怎樣安排學習時間,對于性格內向的學生來說,安排好課前準備工作是飽滿、自信上好課的前提。只有充分準備課上要將的內容,準備好上課需要的生理、心理狀態(tài),學生才會自信的在課堂上做出回應,完成課堂教學的要求。教師要嚴格要求學生,科學、合理的安排課前準備的教學任務。一方面是作品的預習,教師根據(jù)第二天課堂要講的授課內容,要求學生做好課前準備。如作品詞曲作者的簡歷,創(chuàng)造風格和特點,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音樂特點等。另一方面是良好歌唱習慣的準備,教師要求學生在上課前做好情緒飽滿的熱身準備。如上午上課前要提前一個小時吃好早餐,不能過飽,也不能是饑餓狀態(tài)。下午上課前要午休,有20分鐘左右即可,這樣可以保證學生有好的精神狀態(tài)完成教學任務。也可以要求學生課前進行一些體育熱身訓練,如高抬腿跑,上、下樓梯等等。這樣可以激發(fā)和調動學生肌體的積極性,容易達到情緒高漲、精神飽滿的狀態(tài)。
其次,要做好課后復習。聲樂教學的重復性較大,學生要主動復習課上教師所講內容,回顧教師對發(fā)聲的要求,加強重復訓練。對于音樂作品的把握,也要通過課下的練習來穩(wěn)定,這樣才能熟爛于心,打好基礎。認真對待課前、課后的準備和復習工作,才能保證課堂教學的高質量。只要學生提高了學習興趣,在聲樂學習的事情上多下了功夫,并能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學生的自信心就會大大增強,自信心的增強更有益于學生演唱時情緒的飽滿和到位,從而使其熱愛演唱事業(yè),提升教學的進度和教學效果。
(二)創(chuàng)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課堂是教師進行歌唱技巧傳授,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課堂氣氛的輕松活躍與否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好與壞。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高漲飽滿的情緒完成教學任務,授課教師必須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教學實踐創(chuàng)造輕松活躍和諧的課堂氛圍。
首先,聲樂教師應該面帶笑容、和藹可親、滿懷信心的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相信學生一定會做好,讓學生心情愉快。這樣,聲樂教學課堂氣氛才會變得融洽,師生之間才會容易交流。聲樂教師在這樣和諧的氣氛和良好的心境下教學,就會思維敏捷、表情豐富、態(tài)度和藹、聲音圓潤,教學具有吸引力。學生才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努力的接受教師傳遞的信息,體驗到與教師協(xié)同一致獲取聲樂知識和掌握聲樂技能的樂趣,從而有感情的發(fā)聲與演唱歌曲,使課堂教學進入佳境。當學生情緒緊張時,教師可通過多年的教學經驗幫助學生放松,如引導學生深呼吸的方式、為學生拍背等方式幫助放松身體及心理的緊張,如鼓勵學生放聲高喊,在減輕心理壓力的同時尋找到發(fā)高音的聲帶能力等。
其次,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肯定與鼓勵,增強學生學習情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對于內向型學生,教師的鼓勵和肯定是非常重要的。在進行發(fā)聲訓練時,只要學生努力去做了,哪怕是一點的進步,教師都要堅定的鼓勵他,繼續(xù)進行,用“好、不錯、就這樣”等肯定的語氣鼓勵學生堅持下去,大膽嘗試自己從未感受過的演唱狀態(tài)。運用重復訓練的方式幫助學生穩(wěn)定這種新的、好的發(fā)聲狀態(tài),習慣成自然。教師對學生的肯定會不斷增強他對演唱的自信心和積極性,日積月累,演唱技術會不斷進步,演唱心理也會日趨成熟。
(三)善于運用情境教學,激發(fā)學生演繹作品的激情
聲樂教學進入作品演唱階段時,教師要善于運動多種手段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以積極、飽滿的情緒將發(fā)聲練習的技術運用于作品演唱中。
首先,要選擇適合學生的作品。教師對學生作品的選擇要慎重,要根據(jù)學生的性格特點、演唱程度來選擇作品。選擇的作品不要過大、過難,學生難以勝任會打擊其學習的信心??梢詾閮认蛐蛯W生選擇曲調優(yōu)美,節(jié)奏舒緩、有故事內容的作品。這種類型的作品會給學生遐想和準備進入音樂的空間和時間。如德國詩人海涅創(chuàng)作的《乘著歌聲的翅膀》、趙季平創(chuàng)作的《女兒歌》等。這些優(yōu)秀的作品容易將歌者帶入音樂的情境中,難易適度,演唱起來較容易。
其次,可以借助音響效果將學生引入情境。教師還可以通過作品的情境引導學生進入角色,培養(yǎng)刻畫人物的能力。每一部優(yōu)秀的聲樂作品都有其優(yōu)美的音樂旋律、動人的故事情節(jié)或美好的情感寓意。在進入作品演唱前,教師可以通過音響讓學生了解原唱是如何演繹作品的,通過音響效果和優(yōu)秀歌唱家的演唱展現(xiàn)作品所要表達的意圖,體會聲樂技術的運用是如何在作品中展現(xiàn)的。在音樂的帶動下,學生的情緒高漲,表演熱情積極,在不知不覺中進入音樂作品的情境中。
再次,教師范唱作品激發(fā)學生演唱欲望。
教師可根據(jù)自己多年的對作品的演唱及教學經驗對作品進行演繹,以示范的形式為學生樹立榜樣,鼓勵學生大膽的完成作品中的人物塑造。教師可以跟著伴奏音響演唱作品,也可以自彈自唱,讓學生認識到,只要努力學習發(fā)聲方法,刻苦訓練,是可以達到完美演繹聲樂作品的。學生的歌唱欲望激發(fā)起來,身體的協(xié)調性和思維能力都會增強。在不斷的學習和進步中,學生性格越來越好,就會以積極樂觀、自信大膽的狀態(tài)沉浸于作品人物的塑造中。
總之,積極的情緒在聲樂教學中至關重要的,是依靠教師與學生共同努力來獲得。對待性格內向的學生,激發(fā)其積極的演唱情緒是提高聲樂教學效果的重點。聲樂教師作為美好聲音傳授者,要以平等的心態(tài)對待每個熱愛音樂的學生,改進教學方法,總結教學經驗,開發(fā)學生的潛能,讓歌唱的魅力傳播的更廣,真正達到音樂對人心靈的凈化。
參考文獻:
[1]鄒長海.聲樂藝術心理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
[2]鐘玲.聲樂教學中學生歌唱情緒情感的調控[J].藝術評論,2006,(12).
[3]顧萬超,褚婉彤.試論良好歌唱心理的培養(yǎng)[J].藝術研究,2006,(04).
[4]陳棟.聲樂教學中對沉重心理素質的調節(jié)與把握[J].中國音樂學,1996,(S1).
作者簡介:
[1]張燕:晉中學院音樂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