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春敏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題記
談起張愛玲總讓人心中不由生出些感慨來。在眾人眼中,她就像是從風(fēng)花雪月的民國里款款走出來的一個清瘦女子,身影孤寂,不沾一絲凡塵俗氣。但在我細(xì)細(xì)打開這一爐沉香,品味其中的故事,才明白,那冰冷堅硬的外殼,只是為了掩飾她的纖弱與敏感。
她出生在落沒的貴族家庭,雖不比先代,但日子總算是富裕舒適的,自小張愛玲就在閱讀寫作方面表現(xiàn)出巨大的天賦??上Р恍以馐芗彝テ扑椋质鼙M父親的虐待,使僅十二歲的小張愛玲表現(xiàn)出超出同齡人的冷傲與悲涼,那種涼是滲到骨子里的。所以才能說出“生命如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虱子”這樣的話來。
我想,所謂傳奇便不過是經(jīng)歷的比常人更多了。張愛玲亦是如此。好不容易逃出那個冷漠的家,與甚是崇拜的母親生活在一起,在校內(nèi)過著獨(dú)守一片寧靜的日子,若一直如此,其實(shí)也未嘗不是人生一大樂事,多出些老莊的意境來。但就在這時,傳奇又戲劇的人生又開始了——遇到了戰(zhàn)爭。戰(zhàn)爭使她不得不暫停學(xué)業(yè),但她又怎知道這一停竟成了悲劇的開始。
想必是人性所趨,使得人們總認(rèn)為鏡中花,水中月才是最好的。胡蘭成便是這樣。他深深地迷上了張愛玲的才氣,傲氣與伸手不可觸了。于是他想盡辦法望一睹她的風(fēng)采,深入她的生命中。孤傲的張愛玲心中總還是單純的,不出數(shù)月,她已對他卸下所有的兵器,而顯然他已沒有了當(dāng)初的熱情。其實(shí),聰明如張愛玲,心中怎會不知她就是他的一根煙,在盒子里躺久后,幸運(yùn)地被抽到。而待到最后一縷生命燃盡時,也就只剩下了厚而無用的煙嘴被掐滅在冰冷混雜的煙灰缸里了。然而她是不甘于平凡的,有顆熾熱的心讓她決定瘋狂一回,所以即使明了這一切,還是選擇義無反顧地愛著,直到被拋棄,被厭棄,被嫌棄。對此,怎能不發(fā)一句“唱不盡的浮世悲歡,道不完的風(fēng)塵悲涼”的感慨來呢?她當(dāng)年的一句“因?yàn)槎?,所以慈悲”至今仍在耳畔?/p>
之后,愛玲也曾再次打開千瘡百孔的心去接受?;。@個她生命中第二個男人。但結(jié)果終是不好的。
既然情場失意,那張愛玲也就不得不從其文思才情里尋找解藥了?;蛟S是受愛情的影響吧,使她的作品自此少了份孤傲,而多了份幽怨來。她不再從煙火里提煉出有深意的地方用如珠如玉的文字串成珠璣之文,而是多發(fā)對愛情觀的闡釋。其中一句我印象頗深——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成了墻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朱砂痣。其中深意,想必再沒有她自己更清楚的了。
說來也奇,談到張愛玲,腦中便不覺浮出李清照的影子?;蛟S是因?yàn)槎私杂袧M腹才情吧。然而比起李清照的家國恨來,張愛玲的兒女私情反倒顯得有些真實(shí),更有感觸寫了。一直覺得愛玲就像一朵盛開在廢墟里的花朵,太過艷麗,更顯悲涼。若要論其人生唯一的溫暖,恐怕就是這之后遇到的賴雅了。他對她來說是丈夫,更是父親,之間并沒有與胡蘭成般的熱烈,而這份平靜也正是這段婚姻得以延續(xù)直至賴雅去世為止的原因。
賴雅走后,愛玲的世界又只剩下冷色調(diào)了。終究還是與世隔絕了。她靜的厲害,若不是陸續(xù)有幾部作品的發(fā)表,世人早已遺忘了這位女才人的存在了。她靜的厲害,就連死也是那樣安靜,就睡在精致的地毯上,旁邊沁著墨香。她終于獲得自由了,怪不得嘴角會有一抹久違的笑意。
張愛玲的時代結(jié)束了,她的到來,如夏花之絢爛,她的歸去,又如秋葉之靜美。
我曾說過她是廢墟里的一朵花,那么愿她來世為蝶,回來尋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