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盼 馬強
【摘 要】在分析《標準》的實施對高校體育教學以及學生課外鍛煉影響的基礎上,對高校體育工作改革進行了一系列探索性研究,提出:加強《標準》的宣傳工作;進一步強化健康教育在教學目標中的地位;根據學生的體質變化趨勢,探索、制定教學內容;進一步完善《標準》的工作體系,建立及時、快捷的測試成績反饋通道等對策,旨在為高校體育工作的改革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高校;體育工作改革
《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以下簡稱《標準》)是《國家體育鍛煉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在學校的具體實施?!稑藴省肥谴龠M學生體質健康發(fā)展,激勵學生積極進行身體鍛煉的教育手段,是學生體質健康的個體評價標準,也是學生畢業(yè)的基本條件?!稑藴省罚ㄔ囆蟹桨福┳?002年在全國試行以來,取得了很多有效經驗。截止2005年底,全國實施《標準》的學校(以上報數據為準)達到15073所,合計受測學生人數達到1360多萬人?!稑藴省返念C布實施,其目的就在于使學校和廣大的學生以及家長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健康水平,督促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上好體育課,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進而全面增進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
1基于《標準》的實施,高校體育課學生學習評價的調整
體育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向學生傳授技術、知識、提高學生的運動成績,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體育成績應把學生對技術知識的掌握,運動成績的提高和檢查,與培養(yǎng)能力、提高素質結合起來。要特別重視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和考核??荚囍屑纫袑虒W中應掌握的知識,應培養(yǎng)的能力的考核,也應有對他們課外自學的體育知識、技術、特長項目或具有自創(chuàng)性的動作或鍛煉方法的測試。鼓勵學生發(fā)展特長、培養(yǎng)個性、促進其鍛煉習慣的養(yǎng)成。對學生體育學習的評價應該是動態(tài)的和相對的,應樹立“以人為本、以人的發(fā)展為中心”的現代教育理念,重新構建體育學習的評價體系。
由于《標準》在實施過程中與體育教學性質、內容形式及評價要求等方面存在著矛盾,使正常的體育課教學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出現了體育教學的應試化現象。同時測試項目選取不夠合理,測試項目本身也是一個運動項目,易導致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練什么的現象。而《標準》實行的是目標管理,重在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多種形式進行以健康為目的的體育鍛煉,測試只是促進學生鍛煉和檢查其鍛煉效果的手段,而不是施行《標準》的最終目的,從而避免了學校將測試項目作為主要的體育課教學內容來實施。但在身體素質評價時應考慮到學生的起點水平,對大學生體質評價和健康檢測,是學校體育評價的重要內容,但是絕不能將形態(tài)結構、生理機能和健康醫(yī)學檢測指標,直接取代或列人體育課學習評價的內容。
2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策略
2.1修改教學大綱、教學計劃
“體育與健康”教學體系,秉承“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緊密結合我校實際,針對當代大學生的年齡特征、心理特點、體質狀況及終身體育的需要對原有教學大綱教學進行修訂,改變原有教學形式。
2.2增加體育選修課(俱樂部模式)
體育教學俱樂部模式下學生可以自主的選擇上課內容、上課時間、上課教師,這對教師來說既是契機同時也是挑戰(zhàn),一方面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專業(yè)特長,提高教學質量,同時也對教師自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向一專多能型發(fā)展,要在自己的專業(yè)上更加拔尖,同時要提高非專業(yè)項目的技術水平和教學能力,因為同一專業(yè)的教師很多,所以存在很強的競爭,要想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必須不斷地充實自己,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有創(chuàng)新,不斷提高教學藝術,這樣才能贏得學生的尊敬。
3結語
學校各有關部門要充分發(fā)揮各自的職能和優(yōu)勢,按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實施意見》的要求和學校體育工作安排,確保學校體育各項工作落實到位。教務部門要加強教學行政管理,保證開足體育課,把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納入教學計劃列入課表,保證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
參考文獻:
[1]陳洪,姜建華,方愛蓮.浙江省大學生體質現狀的調查和干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5):642-644.
注:本論文為滄州市2015教育規(guī)劃課題《高職類醫(yī)學院校學生體質現狀調查與分析——以滄州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為例》成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