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毅,紀 蓉,劉玉玉,李媛媛
(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河北 張家口 075000)
?
改良WCUMS評分預測神經內科患者壓瘡的準確性及影響因素分析
蔣毅,紀蓉,劉玉玉,李媛媛
(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河北 張家口 075000)
[摘要]目的探討改良WCUMS評估預測神經內科患者發(fā)生壓瘡的準確性,并分析相關危險因素對壓瘡發(fā)生的影響。方法收集120例神經科內壓瘡患者的臨床資料,應用改良WCUMS評估表進行評分,選取性別、年齡、吸煙史、活動方式、意識狀態(tài)、血清ALB、血糖、體位等12個相關因素,分析該評估表對預測壓瘡的準確性及相關影響因素。結果120例患者中,WCUMS評分為極高危46例(38.33%),高危37例(30.83%),中低危3l例(23.33%),低危9例(7.50%);單因素分析顯示,血清ALB、Hb、意識狀態(tài)、皮膚類型、體位和活動方式是發(fā)生壓瘡的危險因素(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血清ALB、Hb、意識狀態(tài)、活動方式與壓瘡發(fā)生有回歸關系(P<0.05);相關性分析提示,血清ALB、Hb水平與WCUMS評分成顯著正相關(P均<0.05),意識狀態(tài)、活動方式、壓瘡嚴重程度與WCUMS評分成顯著負相關(P均<0.05)。結論應用改良的WCUMS評估表能準確地預測神經內科患者發(fā)生壓瘡的危險性,血清ALB、Hb水平、意識障礙及活動方式是神經內科患者發(fā)生壓瘡的獨立危險因素。
[關鍵詞]神經內科;壓瘡;WCUMS 評估表;準確性;相關因素
壓瘡即壓力性潰瘍,是由于機體局部組織長時間受壓或受摩擦力作用后造成血液循環(huán)障礙,局部組織缺氧、缺血、營養(yǎng)不良而導致軟組織出現破潰及壞死的病理性改變。據報道我國神經內科患者壓瘡發(fā)生率為30%~60%,成為壓瘡研究的集中人群[1],而預防壓瘡的發(fā)生是護理工作的重點,應用壓瘡危險評估量表(PURAS)對患者的狀況進行評估是壓瘡預防的關鍵[2]。目前臨床上應用的PURAS主要有Braden、Norton和Waterlow量表,但據相關報道顯示其對壓瘡發(fā)生的陽性預測值偏低,為8%~13%[3]。WCUMS量表是華西醫(yī)科大學在Narton評估表的基礎上根據我國患者實際情況修改設計的PURAS,我院參照WCUMS評估表結合我院神經內科患者現狀提出了改良的WCUMS評分系統,同時選取12個壓瘡相關因素進行觀察,旨在探討神經內科患者壓瘡發(fā)生的危險因素,指導預防壓瘡護理,降低壓瘡發(fā)生率,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選取2011年4月—2015年1月在我院神經內科住院伴壓瘡患者120例,男69例,女51例;年齡(65.1±11.5)歲;缺血性腦血管病48例,出血性腦血管病36例,中樞神經系統感染6例,脊髓疾病14例,帕金森病5例,肌肉疾病3例,其他疾病8例。
1.2方法①由責任護士對發(fā)生壓瘡患者入院情況及發(fā)生當日情況應用改良的WCUMS評分表進行計分,計分標準:對年齡、身體狀況(是否貧血、低蛋白、高血糖、心肺疾病等)、精神狀況、意識、活動方式、運動情況、疼痛與否、皮膚類型、大小便情況9項進行評分,每項評分1~4分,壓瘡發(fā)生極高危者WCUMS評分<9分、高危者9~11分,中危者12~14分、低危者15~17分、無危者≥18分。觀察12個壓瘡相關因素:性別、年齡、體質量指數、臥床時間、血清ALB、Hb、血糖、吸煙史、皮膚類型、活動方式、意識狀態(tài)、體位情況。②壓瘡登記表:根據美國壓瘡指導委員會(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NPUAP)使用的NPUAP 07版為標準,由責任護士在于每天8:00—12:00或15:00—17:00自然光線下記錄壓瘡發(fā)生的部位,如果同一患者發(fā)生多部位、有不同分期的壓瘡時,按皮膚破損最嚴重的1處記錄,對壓瘡的局部評估(部位、分期、大小、深度、顏色、滲液量、轉歸等)。壓瘡的分級標準參考《黃家駟外科學》6版。
1.3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 13.0軟件分析。計數資料采用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方差分析、Mann-Whitney 檢驗及Pearson相關性分析處理。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WCUMS評分結果120例患者WCUMS總評分為6~17(11.05±2.88)分,其中極高危46例,高危37例,中危28例,低危9例。
2.212個相關因素在不同WCUMS評分組觀察結果血清ALB、Hb、意識狀態(tài)、皮膚類型、體位、活動方式6個相關因素在不同危險程度組間經方差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余6個觀察因素在各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多因素回歸分析顯示:血清ALB、Hb、意識狀態(tài)、活動方式與壓瘡發(fā)生有回歸關系(P均<0.05);血清ALB、Hb與WCUMS評分呈正相關(P均<0.05),意識狀態(tài)、活動方式與WCUMS評分呈負相關(P均<0.05),其他因素與WCUMS評分無相關性(P均>0.05)。見表1及表2。
2.3不同壓瘡分級與WCUMS評分相關性不同壓瘡分級組WCUMS評分經方差分析F=4.139,P=0.006,經Pearson相關性分析r=-0.365,P=0.000。見表3。
表1 WCUMS評分組壓瘡相關因素分析
表2 WCUMS評分組壓瘡相關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表3 WCUMS評分與壓瘡嚴重程度相關性分析
3討論
目前臨床上應用的PURAS主要有Braden、Norton和Waterlow量表,較之于之前僅憑臨床經驗來判斷患者有無發(fā)生壓瘡的危險性,雖有很大進步,但相關報道證實其對壓瘡發(fā)生的陽性預測值仍偏低,準確性不足。我院參照WCUMS評估表結合我院神經內科患者現狀提出了改良的WCUMS評分系統,用于指導臨床預測壓瘡的發(fā)生[4-5]。
本研究對我院神經內科120例壓瘡患者應用改良的WCUMS評分法,結果提示極高危和高危者占69.16%,中低危者占23.33%和7.50%,證實改良的WCUMS評估表在預測神經科內科患者發(fā)生壓瘡的準確性和有效性,其不僅可以指導護理人員客觀評估壓瘡的危險性,而且能根據不同的危險因素采取個體化的預防措施,合理分配護理資源,降低壓瘡發(fā)生率。在循證醫(yī)學越來越占優(yōu)勢的今天,將評估結果作為護理病歷的重要內容納入病案,可以作為醫(yī)療安全的重要保障[6]。
血清ALB、Hb水平是預測壓瘡發(fā)生的危險因素。王義波等[7]通過對700例壓瘡發(fā)生高危人群進行壓瘡預測分析,結果顯示Hb<120 g/L、HCT<0.36是較好的檢驗預測水平。Fife等[8]證實血清ALB<35 g/L時壓瘡發(fā)生率為21.45%,而>35 g/L時僅為7.70%,提示血清Hb水平的降低是壓瘡發(fā)生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ALB、Hb水平反映機體營養(yǎng)狀況,蛋白質是機體組織修補所必需的物質,能促進慢性潰瘍的愈合,增強機體抗感染及修復的能力[9]。本研究WCUMS評分不同危險程度組間ALB、Hb值經方差分析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各危險程度組間兩兩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ALB、Hb與WCUMS評分進行Pearson相關分析,結果顯示兩者有顯著正相關關系,表明在WCUMS評分一致情況下,患者血清ALB、Hb水平越低,壓瘡發(fā)生的危險性越高。
意識情況是預測壓瘡發(fā)生的重要危險因素。關欣等[10]對1 056例重癥患者進行風險評估,結果顯示患者意識狀態(tài)于壓瘡發(fā)生明顯相關,考慮與意識狀態(tài)差,患者的活動方式受限,局部組織受壓力較高有關。本實驗顯示WCUMS評分不同危險程度組間的意識狀態(tài)情況經卡方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相關性分析顯示意識狀態(tài)與WCUMS評分呈顯著負相關,表明在WCUMS評分一致情況下意識障礙程度越差,患者發(fā)生壓瘡的危險性越高。
活動方式是預測壓瘡發(fā)生的重要危險因素?;颊唛L期臥床,活動受限,機體局部軟組織長時間受壓,局部血運較差,容易出現破潰、慢性炎癥[11]。本實驗顯示,WCUMS評分不同危險程度組間的活動方式經卡方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相關性分析顯示活動方式與WCUMS評分呈顯著負相關,表明在WCUMS評分一致情況下活動越受限,患者發(fā)生壓瘡的危險性越高。
以往文獻報道年齡、吸煙、臥床時間、皮膚類型、體位等亦是壓瘡發(fā)生的相關危險因素[12],而本研究表明:皮膚類型、體位在WCUMS評分不同危險程度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但與WCUMS評分無明顯相關性,這可能因為神經內科患者臥床病例多,活動受限,因而易受重視,預防較早,而強迫體位、助力、坐輪椅患者欠合作,皮膚受壓情況嚴重,活動時摩擦力大,易發(fā)生壓瘡。
不同壓瘡程度組患者的WCUMS評分經方差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呈負相關,提示WCUMS評分越低,潰瘍程度越嚴重。因而對WCUMS評分高度危險的神經內科患者應及時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對危險因素進行積極干預,預防壓瘡發(fā)生。
綜上所述,在神經內科患者壓瘡預防護理中,應用改良的WCUMS評估表量化評分,能客觀預測發(fā)生壓瘡的危險性,指導護理人員對不同危險程度者,采取有個體化的干預措施,因而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薛小玲,劉慧,景秀琛,等. 3種評估表預測壓瘡效果的比較研究[J]. 中華護理雜志,2004,39(4):241-243
[2]湯阿毛,葛學娣,潘艷,等. 影響老年患者Braden評分分級的危險因素分析[J]. 解放軍護理雜志,2015,32(6):6-10
[3]Roca-Biosca A,Velasco-Guillén M C,Rubio-Rico L,et al. Pressure ulcers in the critical patient:detection of risk factors[J]. Enferm Intensiva,2012,23(4):155-163
[4]徐建珍,錢瑞蓮,趙衛(wèi),等. Braden評分預測神經科患者壓瘡的準確性及影響準確性因素的分析[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3):42-45
[5]蔣毅,李媛媛,紀蓉,等. 3種評估表對住院神經內科病人壓瘡預測效果的比較研究[J]. 護理研究,2013,27(6):1849-1851
[6]Lupe L,Zambrana D,Cooper L. Prevention of hospitalacquired pressure ulcers in the operating room and beyond:A successful monitoring and intervention strategy program[J]. Int Anesthesiol Clin,2013,51(1):128-146
[7]王義波. Waterlow壓瘡危險因素評估表預防壓瘡的效果評價[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5):359-362
[8]Fife C,Otto G,Capsuto EG,et al. Incidence of pressure ulcers in aneumlogic imensive care unit[J]. Crit Care Med,2001,29(2):283-290
[9]江華容,廖健敏,彭敏,等. 住院患者壓瘡危險評分為中、低危壓瘡的臨床特征分析及對策[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4):61-63
[10] 關欣,王蕾,邵欣. 重癥醫(yī)學科10561例患者中壓瘡發(fā)生情況的調查研究[J]. 中華護理雜志,2014,49(7):840-843
[11] 郭春梅,趙旭,李紅月. 神經外科患者壓瘡的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干預[J]. 護士進修雜志,2015,30(2):180-183
[12] 陳曉唯,向承紅. 術中壓瘡的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1(10):1183-1184
[收稿日期]2015-10-20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8849(2016)12-1357-03
doi:10.3969/j.issn.1008-8849.2016.12.038
[基金項目]河北省張家口市科技局2011年指導性計劃項目(1101121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