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慶軍
摘 要:《電氣設備控制》課程是高職機電專業(yè)課程體系中一門非常重要的專業(yè)核心課,但是,多數(shù)高職院校在該課程教學中普遍存在理論課與實踐課脫節(jié)的現(xiàn)象,對此,文章從教學體制、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討論了開展《電氣設備控制》課程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一體化教學改革。
關鍵詞:電氣設備控制;理論教學;實踐教學;一體化
《電氣設備控制》課程是高職機電專業(yè)課程體系中一門非常重要的專業(yè)核心課,其基本內(nèi)容是各種低壓電氣設備及電氣控制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該課程的控制對象是電機,所以《電氣設備控制》課程既是學生學習后續(xù)專業(yè)課的先導,也是學生畢業(yè)后從事電氣類工作的基礎[1],《電氣設備控制》課程的實踐性較強,一般都配備相應的實踐課程,其教學內(nèi)容包括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兩大部分,理論教學重在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電氣控制理論知識,在掌握理論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只有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相互協(xié)調(diào)、密切配合,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技術創(chuàng)新能力。
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已經(jīng)認識到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但是,在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一體化方面,很多高職院校仍存在著很多不合理的因素,不適應現(xiàn)代社會對技能型人才的培養(yǎng)要求。因此,《電氣設備控制》課程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一體化問題值得認真研究。下面分別從教學體制、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討論《電氣設備控制》課程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一體化問題。
一、教學體制方面
同一門課程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是其的兩個方面,但在具體實施時,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兩者往往過于獨立,很難實現(xiàn)一體化。
要想實現(xiàn)真正的一體化教學,首先要從教學體制上改革,其中重要的是不再區(qū)分專業(yè)理論課教師和實訓指導教師,而是構建既是講師又是技師(或工程師等)的“雙師素質(zhì)”教師,這種“雙師素質(zhì)”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有深厚的專業(yè)理論知識、精湛的技藝和熟練的操作技能,能系統(tǒng)講授理論課、能熟練操作演示、解決現(xiàn)場技術問題。這樣就是實現(xiàn)同一課程的理論課與實踐課由同一任課教師來承擔,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統(tǒng)一安排和管理,這樣做的好處是,教師能夠根據(jù)學生課堂上的學習情況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過程中因材施教,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比如,在理論課上可以強調(diào)一下與實踐相關的內(nèi)容,而在實踐課上,根據(jù)需要適當補充一些理論知識,這樣可以使學生能夠更深入地理解理論知識,并且能較快地應用于實際。又比如,可以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將理論、實驗、實訓等教學內(nèi)容一體化設置;講授、聽課與實驗、操作等教學形式一體化實施;教室、實驗室與實訓場地等教學條件一體化配置;知識、技能與素質(zhì)等職業(yè)要求一體化訓練,由此形成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素質(zhì)教育于一體的教學模式,將“教學做合一"。
理論課和實踐課由同一教師承擔,將“教學做合一",無疑對任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既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也要有較強的實踐能力。
二、教學內(nèi)容方面
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理論課所占比重較大,就會出現(xiàn)一種重理論、輕實踐的現(xiàn)象,理論課程實施起來也相對較容易,而實踐課程實施起來難度相對較大,需要實踐教學場地、設備和管理人員,成本也較高。但當今社會對高職畢業(yè)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實踐課正是培養(yǎng)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主要途徑。
對于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理論課和實踐課要形成一個合理的搭配才能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實踐課程有驗證性實踐課、設計性實踐課和綜合性實踐課等,驗證性實踐課通常屬于隨堂實踐,對課堂所講的理論知識進行驗證,這就要求實踐課的內(nèi)容和進度一定要和課堂所講的理論知識相結合,要在理論知識講解后及時完成驗證,若相隔較長時間就達不到很好的效果,更不會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點的理解與記憶;設計性實踐課是指所學知識達到一定程度后,學生能根據(jù)所學知識自行設計達到一定效果的實踐;綜合性實踐課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實踐,是基于學生經(jīng)驗,體現(xiàn)對課程知識綜合應用的學習實,通常是一門課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完成后一般有一至幾周時間的綜合實踐。設計性實踐課和綜合性實踐課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所以,在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要合理分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比例。
因此,在教學內(nèi)容上,理論課與實踐課的比例問題以及不同性質(zhì)的實踐教學之間的比例問題值得認真研究,這種比例的設定需要考慮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畢業(yè)后的工作性質(zhì),然后進行科學的確定。
三、教學方法方面
在教學方法上要盡量實現(xiàn)“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如果有條件要將教室、實驗室與實訓場地等教學條件一體化配置。這種教室、實驗室與實訓場地等教學條件一體化配置除了能夠滿足理論教學的需要之外,還能夠滿足實踐教學的需要,使之具有實物展示、演練實訓、實驗等多種功能。在“理實一體化”教室中的硬件設施、功能作用、分布擺設、實訓操作流程等都與所進行的實訓項目吻合[2]。到這種理實一體化教室授課,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教學融合到一起,在講解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演示實踐過程,在課后師生進行技術交流討論,這樣可以加快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記憶。目前,很多高職院校《電氣設備控制》課程在課堂上沒有演示實踐過程,學生上完理論課后要等到實訓中心的安排,可能要等較長時間才能進行相應的實踐操作,其結果是理論知識不能及時得到實踐鞏固,沒有起到配合理論知識的目的。另外,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能逐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督促學生自覺自主學習。
在實踐教學中,特別是那些能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實踐教學,一定要通過實際的設備來完成。比如,在講解“三相異步電動機控制線路的裝調(diào)與維修”,“直流電動機的基本控制線路裝調(diào)與維修”,“機床電氣線路安裝、測繪、運行與維修”等典型內(nèi)容的教學活動時,最好在教學現(xiàn)場面對實際的設備進行,這樣才能使學生比較深刻地掌握相關內(nèi)容。
四、考核方式方面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將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作為不同的課程實施,各是各的分數(shù),即課程考核是完全獨立的。如果將兩者作為一門課程來實施,在考核方式上兩者結合考核將比單獨考核更加客觀。比如理論成績占60%,實踐成績占40%,理論課的考核將從學生出勤率、作業(yè)完成情況、上課聽講情況等方面綜合考核,實踐課除了看實訓報告還要看學生在實訓期間如何做、是否是親自操作等動手能力方面考核。將兩者的總和作為《電氣設備控制》課程的考核成績。
在《電氣設備控制》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實現(xiàn)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一體化,要從多方面考慮,要求教師既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又要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同時還要具備能實現(xiàn)理實一體化的授課教室。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素養(yǎng),要具備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同時,學校要改進教學管理模式,實行教學與管理一體化,制定相關政策和管理措施,共同進行改革。
參考文獻:
[1] 張愛紅,羅海方.《 電氣設備及控制》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2,(14):31-32.
[2] 鄭信朝.《基礎會計》課程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科技信息,2010,(4):236-237+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