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行旅書

      2016-05-31 15:45柴薪
      文學(xué)港 2016年2期

      柴薪

      一、沙 丘

      四周是一望無際的沙丘,沙丘的頂端都有一條流動的沙丘脊線,在風(fēng)的作用下,悄悄地游動。這種沙脊線像是一條細(xì)線,一座沙丘連著一座沙丘的連接線,像魚脊背一樣的沙脊線。

      沙丘,那么寧靜。沙丘表面,給昨晚的風(fēng)吹皺了。幾乎看不見石子,好久才能在寂靜里見到半露著的一塊,但都極小,奇怪的是,顏色只是黑與白。撿在手里,久了,想扔掉,四周卻太靜,靜得讓人無法把石子扔出去。唯一的聲音是我的雙足,柔柔地陷在沙子里,又柔柔地消失。

      沙丘上不時可以見到動物足跡,稍稍厚一些的沙地,還可以看出動物蹄子陷在沙子里又帶出來的痕跡。痕跡大都是一條線,只偶然才有一種蹄印稍稍錯開的。蹄印稍稍錯開和沒有錯開的,都是些什么動物,不知道。

      沙丘上的痕跡,讓人知道一個生命從這里過去了,它們比人類更深地觸摸著大地,用它們的四肢和腹部親近自然,但我不知道它們會不會回來?什么時候回來?

      我向西望去,那邊是哈薩克斯坦的國土,秋天的樹林似乎比我們這邊的茂盛,黃昏的炊煙裊裊升起,像狼煙一樣筆直地伸向天空。哈薩克斯坦高高的木頭做的哨卡上,似乎有人影在活動,這是天地間絕美的景致。這一刻,也仿佛只剩下天與地的風(fēng)景,和我腳下那無邊無際的沙丘。

      二、額爾齊斯河

      從布爾津出來車子沿著荒漠戈壁中的柏油路前行,我乃能看見或隱或現(xiàn)的額爾齊斯河,她像一條深藍(lán)色的帶子,在天地之間蜿蜒。我的心仿佛也跟著深藍(lán)色的額爾齊斯河在蜿蜒。兩邊的群山,一抹黛色,在下午向黃昏漂移的光亮中起伏不定,向更遠(yuǎn)的地方延伸。我們的車子很快地穿過了南北走向的列則克河,這是額爾齊斯河在中國境內(nèi)的最后一條支流了,這條河流仿佛是從戈壁深處流淌出來的,水流很小,水卻很清,在黃昏的光線中閃爍著憂郁的光芒。

      這里好像更加荒涼了,幾乎看不到人煙。連牛羊的影子也不見了,一些頹敗房子倒在路邊,已經(jīng)被流沙掩埋了一半。殘垣斷壁好像更能震撼我的心,這的確是觸目驚心的,流沙將房子掩埋了,人在流沙面前退卻了,房子的主人不見了。

      這時太陽快要落下去了,它的亮光金黃,柔媚,強烈又不刺目,我們正迎著它前行,它把我們的眼睛照得一片金黃,我的眼睛直冒金星,這是大自然美好的瞬間,我的心中有一種驅(qū)除憂郁的溫暖。

      三、白樺林

      哈巴河在金黃的陽光照射下,喧騰地流淌著。哈巴河是發(fā)源于阿爾泰山脈的一條河流,河水清澈,和布爾津河差別不大,也是從北向南流,注入額爾齊斯河時成為了額爾齊斯河的支流,再向北流和額爾齊斯河一道流向北冰洋。河的兩邊長滿大片大片的楊樹、柳樹和白樺樹,秋天的顏色在大山里給人的感覺是濃郁,但在這里似乎卻剛剛開始。

      哈巴河縣是個很小的縣城,小到了似乎只有幾個十字路口,人口只有幾萬人。城外卻有一片白樺林,很大的一片白樺林,據(jù)說綿延幾十公里。

      秋天的白樺林,在下午靠近黃昏的柔和光線下,顯得非常安靜。我們在白樺林中穿行,柔和的光線從樹林之間透漏下來,打在地上,打在我們身上,十分迷人。我走在這巨大的白樺林里,仿佛看到或感受到幾十年前第一次見到俄羅斯畫家畫筆下的風(fēng)景和心情。

      四、大地之美

      車子離開哈巴河縣城再一路向西行,眼前的場景讓我震驚,在這里,我似乎可以看到方圓幾百平方公里的地方,仿佛整個薩吾爾山的所有的山峰都呈現(xiàn)在我的眼前,而木斯套冰山更就在眼前。大地完完全全在我的面前展開了它的山巒,以及這條山巒的溝溝壑壑。它的紋理是那樣的鬼斧神工,那樣的細(xì)密和神奇。有些地方就是我們和哈薩克斯坦的邊界線,遠(yuǎn)遠(yuǎn)望去,可以看見騎著馬的邊防戰(zhàn)士在河溝里巡邏。在山體的縫隙里,生長著遠(yuǎn)看如同雜草一樣的楊樹和樺樹,它們的葉子金黃,在河溝里添加了秋天的聲音。

      這一段路是我在阿勒泰地區(qū)看到的最美麗的地方。公路兩邊都是一望無際的平坦的大草原,成片成片牛羊,在草原上埋頭吃草,這一段路特別開闊,遠(yuǎn)山、草原、大地、云團(tuán)、樹木、風(fēng)、光線,我當(dāng)時能夠想到的就是這些詞。這一段,我們在遼闊的大地上行走,遠(yuǎn)遠(yuǎn)地乃能看見若隱若現(xiàn)的美麗的額爾齊斯河。這一段,天地之間,一切都是蒼茫空曠的,很少見到人家,只見到牛羊群。這真是大地之美,自然之美,我?guī)缀踟澙返赝巴獾木吧?,極力想把它們盡收眼底,記在心里,永不忘卻,也不會忘記。

      五、黑水河暮游

      達(dá)來庫布鎮(zhèn)邊緣的沙地上,正慢慢走著,忽然間有人指著腳下的河床說,這就是古老的黑水河。說話的人語調(diào)平常,但卻讓我腳步有幾分敬畏地慢下來。這才注意看腳下的河道,很闊,即便是河床退縮了,也有五六十米?;秀遍g,有水的感覺,彌漫而來,似乎一瞬間就冷凍在我的肩膀上。

      黑水在《穆天子傳》和《楚辭·天問》里已有記載。也有人認(rèn)為,黑水只是一個古老的傳說。但這條太過于著名的河,早已沒有水了。沿著河床走,不時見到駱駝糞,十分干燥,有一種木質(zhì)的感覺,敲起來聲音空空的。偶爾可以看見河床那邊沙丘一側(cè)有一頭駱駝,想過去看看,倏忽就又看不見了。

      暮色很快降臨,河床一側(cè),微弱的光線里,不時遇高大的胡楊,周圍一片寂靜,走著總覺得少點什么,一會兒才猛然想起,行走這么長時間竟沒有聽見一聲鳥鳴。太奇怪了。那么大的一片樹林,竟然沒有見到一只鳥。

      灰暗里似乎有些什么,林間一閃就不見了。我知道那是幻覺,極度寂靜里的幻覺。那幻覺和這暮色一樣灰暗,形狀奇特,讓人想象無限。

      六、風(fēng)中的駱駝

      幾十公里過去了,都沒有人煙,只有耐旱的草,幾棵枯死的樹。尺把高的草叢,要在走了好久以后才看見,從形狀顏色看,有些是紅柳,有些則不知名。在這偶然存活的少量植物周圍,不時見到駱駝,散亂,四頭,三頭,兩頭或一頭,或遠(yuǎn)或近。以為是野駱駝,當(dāng)然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有人在一邊說,那是家養(yǎng)的,不過是出來吃草。淡灰色的沙漠,無邊無際,稍稍有一點風(fēng),極細(xì)的沙就抖著,輕飄飄,幻夢一般。褐色的駱駝在這樣背景下,顯得沉重,夸張,笨拙,不太真實,像海市蜃樓。

      一百公里過去了,該有人家了,可還是沒有。牧駝人要多久以后才會來接這些屬于他們的駱駝呢?這些駱駝獨自在野外過日子,不但是白天,還有風(fēng)聲蕭蕭的令人害怕的極其空闊、寂靜的夜晚。不知道駱駝在夜晚會不會害怕?是單獨臥著,還是聚在一起。對于自然,不露聲色的動物也許有著更多的理解。在動物園里曾認(rèn)真看過駱駝寧靜平和的眼睛,一束干草也可以吃得如此甘甜,這種情景是什么感覺,我說不上來。

      后來當(dāng)?shù)厝烁嬖V我,駱駝在野外只是吃草,每七八天回主人家喝一次水。主人有事,就在駱駝回家喝水的時候留下它,待干完了活,依舊放駱駝去野外自在。這幾天駱駝去了哪里?主人是不知道,也并不想知道的。這樣的人和駱駝的關(guān)系,是非常有意思的。駱駝和人各自生活,只是因為某一件事情走在了一起,做完了,相互拍拍手,各走各的。主人平常是不大想起這些駱駝的,只惦念著他的羊群,老婆和孩子,只是偶然才會想起這些屬于他的駱駝。

      我不知道這些駱駝的歸宿,在以后的行程里也并沒有再見到駱駝。像一粒沙子一樣,在悄悄的風(fēng)中出現(xiàn)又悄悄在風(fēng)中隱沒。

      七、枯死的胡楊林

      一片無盡的灰白,仿佛無數(shù)散落的灰白尸骨,令人惆悵。這一片枯死的胡楊林有多大?不知道。只知道已經(jīng)死去兩三百年了,不禁有些敬畏。在別處看起來明媚的陽光,在這里不知怎么變得似乎有些冷峻,似乎太陽本身就是冷色的。

      從遠(yuǎn)處可以看出胡楊是整片整片死亡的。水位下降時,樹根一定是在拼命延伸。有些裸露的樹根,可以循著它在幾十米以外找到它的樹干。樹在沒有水的時候,也許也是會感到驚慌的,但這些樹是沒有可能像人那樣離開的。樹在生命的最后,也許比起人是要坦然的。

      枯死的大片胡楊,樹皮早就沒有了,直露著樹干。大約樹皮是容易朽的東西,猶如人的衣裳。干縮后的樹干,由于沒有水分,一束一束的樹木的纖維歷歷在目。樹木的纖維并不是直著向上,而是旋轉(zhuǎn)著沿了樹干上去。不知道什么緣故,也許是這里風(fēng)太大。在另外一個地方,曾經(jīng)見過完全伏在地上的樹,樹枝齊齊地向前伸著,就像一把梳子。這里的胡楊大約從小就給風(fēng)吹著,不斷受力使得樹扭曲著生長。以手摸著干燥得完全就是本身重量的樹干,知道了繁華落盡,知道所謂的繁華有著多少虛飾。而我們?nèi)?,除去人充滿了水分的肉體,大約人的那幾根骨頭也是沒有多少分量的。

      枯死的樹也并不相同的,也許樹也有著各種各樣的性情,沒有一棵枯死后的樹是一模一樣的。天漸漸暗下來,有人總是疑心,遠(yuǎn)處的樹林里藏有什么鬼怪?不知道為什么會有這樣感覺?大約是樹木的死亡吧!有太多死亡的地方,也許會有一些怪異的生命存在?

      八、殘破的土塔

      從額濟(jì)納往南,有些地方甚至連枯死的樹也看不到,只見相隔很遠(yuǎn)的山坡上似乎有塔的殘骸。待遠(yuǎn)遠(yuǎn)看見一座略完整土塔,心里竟有些激動,似乎終于有了人煙的樣子。問導(dǎo)游,說就叫土塔。西夏時期,這里有許多土塔。許多土塔該是有名的,但并沒有留下來。

      近了,才看到土塔還是有些殘損,不過仍然有近三丈高。土塔建的時候該是很用心的,地下是有地基的,挖下去數(shù)米,插入結(jié)實的樹樁,和現(xiàn)在鋼筋的作用異曲同工,再用石頭、磚等東西一層層固定好,周圍用大的土坯立著,一層層砌上去。從磚縫看,當(dāng)時是用了泥粘和的。

      有人喊著要照相,只好退出幾米,并不高大的土塔竟然顯得十分宏大,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大約在視覺里,空蕩蕩的什么都沒有,唯一的一座孤零零孤塔就有它特別的分量??梢苍S,是另外一些什么?我也說不清楚。

      再往前走,遇到兩座土塔。和先前見到的土塔略有些不同的是,另有一些小的土塔,從一些殘跡看,是有些墻的,是當(dāng)時的寺廟?還是人居?看不出來。土塔不完全是土塔,可以看到有一些燒的溫度非常高的青磚,長有一尺三四,闊有七八寸,磚分二色,青黑、暗紅,敲之聲如鐘磬,分量和質(zhì)感都有金屬的感覺。土塔四周不時可見碎的陶片,亦有釉色極美的。小塔則小得多,散落著,好像寂寞的僧人。土塔大約都是古代僧人的歸宿。

      許多東西消失了,甚至是堅如磐石的城堡,但這些大部分是用土坯堆起的塔卻奇怪地留了下來。也許是有些人為的因素。在塔上可以找到當(dāng)?shù)厝苏f的“擦擦”,那是一些三寸高的在模子里用泥壓出來的小塔,泥里和了人的骨灰。里面有小紙片,據(jù)說寫著死者名字。

      九、孤墳野塋

      一路上,不時見到孤寂的墳塋。一個,兩個,散散落落,并不相連。但它不是,我知道它不會是,只是一片死去了的胡楊樹的根。水消失了,不知去了什么地方?大片的胡楊樹死去,上面的枝枯,落葉朽了,給風(fēng)吹去了,表層的土也給風(fēng)吹去了,就露出這些盤根錯節(jié)的樹根。

      真正的墳塋就應(yīng)該是這樣的,孤零零的沒有墓碑。許多年過去了,風(fēng)一年年地吹,肉身腐朽了,墳塋風(fēng)化了,倒塌了,露出了給沙子洗得潔白的象牙般的骨殖,而大部分的骨殖還都在沙子下面,嬰兒一般,在溫暖的沙子里長眠著。

      我只是一個偶然路過的旅人,靜靜地在這兒坐上一會,信手用沙子埋了幾塊露出的骨殖。不知為什么?可我相信,你要是路過,也會和我一樣做的?在風(fēng)微微停下來的一瞬,我走了,再也不會回來了。

      十、烽 燧

      間隔不遠(yuǎn),大約三四里,就有一個烽燧。不知為什么?看到烽燧就使我想起古戰(zhàn)場。想起秦皇、漢武、大唐,想起馬蹄如風(fēng)似雨,烽火連天蔽日,號角吹破夕陽。想起大漠、孤煙、長河、落日、大風(fēng)、黃沙、飛雪、兵士、旌旗、戰(zhàn)馬,刀光、劍影,關(guān)隘、月光。大概是烽燧在歷史上的負(fù)荷太沉重了,吸納了太多的含量。

      烽燧連同外設(shè)御敵的門道,大約有一百平米。墻厚實,門道不寬,且拐來拐去,易于防守。一個烽燧,設(shè)一個燧長,一般要駐扎二十到三十個(戍卒)士兵,歸燧長管轄。士兵大都聚住在一間房間里。燧長居住的地方,是個單間,有六七個平米。燧長的居室還可以隱約看出當(dāng)年的情景。進(jìn)門是一塊空地,右邊是一張桌子,兩邊可以放置椅子,左邊則是床的位置,似乎寬一些。因為寬一些,有人就開玩笑。沒想到是真的。導(dǎo)游說,燧長比士兵要自由一些,可以招女人來過夜。床寬一些,就是為了使用上的方便。燧長的餉銀要多一些,大約就有這樣的開支。這樣荒涼的地方,自然是沒有一般女人,所能招來的女人都是刑徒的妻女。士兵也可以去找這樣的女人,但是不能帶回來。那些漢代刑徒的妻女,那些同樣命運苦難的女人們,給這些男人帶來了怎樣的溫暖??!

      烽燧里有灶房的遺跡,墻壁依舊是煙熏的黑色。甚至還有黑朽了的葦稈。據(jù)說當(dāng)時大都是用葦稈燒火做飯的。環(huán)顧四周,我甚至想象在墻的夾縫里或從某一個地方找出點過去某個士兵遺留下的什么,哪怕一片木簡牘也行,讓我看看上面記載著什么,讓我看看那些隱藏了兩千多年前的生活,看看那些燧長和士兵血腥的和寂寞的歲月。

      十一、回 家

      我所看見的這一切景致深深地留在我的腦海里留在我的記憶里留在我的心中。因為我知道,今后我不太可能再來這里了。往回走的路,一片漆黑,大地一片漆黑。我憂郁地看著車窗外,向前延伸的漆黑似乎無邊無際,沒有盡頭。忽然,車燈一閃,似乎看見一個徒步的行人正向我們相反的方向行走。不覺心頭一熱,并不是只有我們在路上。有時候,公路中間匆匆閃過的動物的眼睛被車燈一照,閃爍著綠光,讓我們一驚。在黑暗中,在這一片寂靜的大地上,仍有一些人和一些不知名的動物在匆匆回家?并不是只有我們在回家。

      十二、弱 水

      弱水河是我見到的第二條沙漠之中的河流,另一條是塔里木河。我曾徜徉在這條著名河流的岸邊,想發(fā)現(xiàn)她澄明之極的秘密。因為我的淺薄,沒能發(fā)現(xiàn),卻在不知不覺中被她洗滌,使我變得干凈,純潔,一如自己的童年。

      弱水河是浩瀚的巴丹吉林沙漠的組成部分。她與巴丹吉林沙漠的景象是協(xié)調(diào)的。祁連山雪峰慷慨地擠出她的乳汁,匯流成河,用以滋潤這片曠古的沙漠。而弱水河在大漠中,在一種悲壯的氣氛里,保持著自己的品性。只有褐色的巖石漫漫的黃沙與她相伴。深藍(lán)的河流得不到大地的呼應(yīng),只有黃羊偶爾去飲幾口水,只有走單的狼不經(jīng)意間到了河邊,在水里一照自己孤獨的臉面,呼應(yīng)它的只有湛藍(lán)的天空——白晝里的天空和有月色星光的天空。

      在這無邊的荒涼的沙漠中,流動的河是唯一能使人感覺到生命存在的物象。她在鷹飛翔的高度,以其蜿蜒的身姿,孤寂的流水及被沾染的源自天空的深藍(lán),讓人感動并得到安慰。

      在張掖,弱水河走了千里之后,穿過殘破的長城,她的身體在堅硬的戈壁灘上開拓出一道明亮的峽谷。至天倉一帶,河面漸寬,水勢減緩,或許她已疲倦,連一朵浪花都不曾泛起。我在河邊掬起一捧水來,慢慢飲下,然后把涼而濕的雙手捂在臉上,水潤著我的肌膚,肺腑,清醒著我的頭腦,而我的口中留下了河水憂郁的味道。此時我的耳邊仿佛聽見一個古老的聲音在說,“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剎那間,我感到肉體輕盈起來,像一片白色的羽毛,在幽藍(lán)的天空中飛翔……而杜牧的矯情讓我感到可笑,“昭君墓上多青草,弱水河畔盡飛舟”。詩人的浪漫向來是不合時宜的,“水弱不能載舟,鴻毛不浮,不可越也,是名弱水”。(《山海經(jīng)》)是什么不可越?我想,那絕對是弱水河本身。弱水河最終要流向哪里呢?巴丹吉林洶涌的黃沙橫在面前,像一個巨大的屏障,她的另一個名字就是死亡。我不知道是覆滅,還是超越,我只知道她細(xì)小的聲音將日夜響徹在我的心間。

      十三、馬蹄寺幻寫

      陽光像是從玻璃紙折出來的那樣,閃著刺眼的光。我看見馬蹄寺的上方,是藍(lán)得空奧的天空,天空更深處,幾顆不可視的星辰排列出非人間所能詮釋的白日圖案。幾只小鳥在百丈高的崖壁上的石窟的檐角上嘰嘰喳喳地叫著跳躍著劃破馬蹄寺上空的寂靜。一個紅衣喇嘛進(jìn)入我的鏡頭,我想走過去和他合個影,可須臾之間就消失在白墻僧房之中不見了蹤跡。馬蹄印石窟內(nèi),天馬留下的“蹄印”仍然清晰可見,一條山澗喧響著傍寺而下,誰又能分得出其中有多少佛的聲音?多少水的聲音?

      十四、在甘南草原

      望不到頭的綠,開著各種顏色的小花,白色像銀,黃色像金,紅色像火,藍(lán)色像是易碎的青花瓷。風(fēng)太急雨太大,我擔(dān)心藍(lán)色的小小的瓷器如果碎了,雨過天晴,天空太多的藍(lán)盛放在哪里?還有一種紅色的小花,當(dāng)?shù)厝私兄讣谆ǎ恋募t指甲,仿佛美人伸出的纖纖細(xì)手。

      天太藍(lán),藍(lán)得仿佛是假的。一只翅膀一動不動的鷹好似剪下來貼到藍(lán)天上去的??諝庵兄挥械那嗖菸秲???床恢?,可聽見一高一低兩只鳥的叫聲,像是躲在什么地方正在談戀愛,一高興,聲音就大了。風(fēng)使一大群羊擠在一起,遠(yuǎn)遠(yuǎn)看去好像一大堆戀人擁擠在舉行一個什么儀式,或者就是類似于人類的集體婚禮吧!

      有人喊著關(guān)上車窗,說是風(fēng)太大了,把人吹感冒了??绍噹镫任短螅灰銏猿置悦院龘u晃著一會兒,再睜開眼睛也就不覺得膻腥了。只是一聞到新鮮的空氣,馬上又覺出膻腥了,而且更膻腥。

      大巴車拐過一個山口,遠(yuǎn)遠(yuǎn)看見山凹開闊處一片金頂紅墻,恍若一大群朝拜的僧侶趴在那兒。這是甘川交接處的一個著名的寺院——郎木寺。我沒有下車走近看一看,只是我想,如果有可能再來的話,我大概會多了一份老朋友重逢的感慨吧。

      十五、塔爾寺

      塔爾寺的太陽仿佛專為那些紅衣僧人而暖和起來的,那些坐著的走動的僧人,像一冊冊經(jīng)卷一樣有股被太陽曬出來的味道。我是在這個季節(jié)雨雪混雜的間隙來到這里的。站在塔爾寺呼吸著的白塔前,能聽見白塔間或輕微的哮喘聲,這也是長年生活在高原的老人最常見的一種呼吸道疾病。大金瓦殿小金瓦殿一片黃燦燦鎦金的飛檐,像是高原經(jīng)年累月強烈的陽光從其中泌出來一樣。而僧人們一成不變地裹著一襲紅袍衣,我凝視著大經(jīng)堂內(nèi)宗喀巴大師的銅像時,想到的是,那么深奧的教義就是從這平常的嘴中說出來的嗎?

      從大金瓦殿走向小金瓦殿,就像從某個大月的最后一天直接走向某個小月的最后一天,一種神秘的幻象之后,又開始了正常的日歷時間。建筑物上背陰的積雪是一種隱喻,潔白、刺眼。它所處的暗影就像是它自身的陰影一樣,如同“不可思議”這個形容詞所表現(xiàn)出來的含義。塔爾寺所居的魯沙兒鎮(zhèn),整整一條街上都是賣磚茶,骨頭項鏈,瑪瑙串,印度香,孔雀翎以及各類宗教飾物的店鋪。我不清楚孔雀翎與宗教的關(guān)系,但我感覺到孔雀翎就像是我印象中的千眼佛美麗睿智的眼睛折疊在一起,看著世俗人間。

      一輛小毛驢車上乘著兩只細(xì)聲叫喚的羊,像是黑皮膚的車夫拉著吹口哨的白皮膚客人,而那跟在車旁邊走著的藏族女人,似乎一步一步丈量著某種或許——人間以外的距離。天空缺少一種鷹,可以被仰望,可以成為某些靈魂最后一聲嘆息的存在形式。塔爾寺空空蕩蕩的天空有著小小的缺憾。

      十六、綠松石

      綠松石在我寡陋的珠寶知識中是孤絕的。多年以前第一次見到綠松石是在青海的塔爾寺一尊高高佛像的眉心。一種空奧,一種抽象的意義或無意義,使物質(zhì)的人間變輕,所以必須仰視的角度。據(jù)說,綠松石在夜空一顆神秘的星星運行到某一固定軌跡的時候,就會發(fā)出異光。

      九月之夜——像是佛空寂博大的心臟而適于諦聽——在一座臨山的寺院,一片宗教的陡坡上。

      十七、飄蕩的經(jīng)幡

      幻覺告訴我這是神的頭發(fā)在飄蕩。我們對于神的理解和想象,也應(yīng)該在風(fēng)中完成。經(jīng)幡飄蕩,借助翅膀鷹縮短了大地與天空的距離,借助風(fēng)經(jīng)幡縮短了人與神的距離,而黃昏的經(jīng)書則被風(fēng)一頁頁吹亂,再由一座座金頂寺院中的一群群紅衣喇嘛有序地亮聲祝禱和誦念。經(jīng)幡飄蕩,經(jīng)幡是藏民族靈魂風(fēng)景中最見輕盈飛翔品質(zhì)的一部分,同時具有神的鹽分和人的脈絡(luò)。

      十八、雪蓮花

      這是一朵干枯的雪蓮花,在魯沙兒鎮(zhèn)一個賣磚茶的攤上,失去了生命,只剩下抽象的精神和象征。這是一種憂郁而孤寂的花朵,在5000米以上雪山深處小心地靜靜地美麗地開著,仿佛一位前世就美麗過而少年時突然夭折的央金或者卓瑪。

      雪蓮花,如果有一種可能你也會代表某些心靈,代表從肉體向靈魂過渡——好似一所驛站——以花的建筑形式,而我踏踏的馬蹄恰好從你身旁路過。

      十九、地 域

      當(dāng)我再次醒來,重新端正坐姿,列車已經(jīng)穿過陜西在四川境內(nèi)行駛了。

      我分明感覺地貌的不同,在新疆,在內(nèi)蒙古,在甘肅,在青海,我走在草原、沙漠、戈壁上,浩大而寬闊。列車一進(jìn)入四川,進(jìn)入視野的景致分明不同了,土地的顏色由黃色呈褐色或黑色,或時黃時綠。在渭河平原看到麥子方在青青拔節(jié),在這里卻發(fā)黃可收割了,成片成片的油菜花,在山間田地里蜿蜒相連,我以為來到了江南。這是不是地域的不同景象?而時光在我身上和內(nèi)心留下什么痕跡?仿佛是一闕詞的上下兩闕,中間這種跳躍、間斷、所形成的空白,為閱讀者提供了聯(lián)想空間,促使其參與對詞曲的闡釋與解讀及領(lǐng)悟。

      在地域和地域之間,旅人和地域之間,不同的地域給予旅人不同的咀嚼,不同的地域會不會引發(fā)旅人無邊的想像?不同的地域會不會觸及靈魂使旅人的思維閃爍出光芒?會不會使旅人因此而寫下有幸流芳的詩詞,而他有幸寫下的詩詞又將會是什么呢?

      二十、四川的明月

      中國的明月,被蜀人寫盡。如李白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蘇東坡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而我此時正被李白、蘇東坡故鄉(xiāng)的月色照著。江油的月色,唐朝的月色,眉山的月色,宋朝的月色。依然在花間、床前、江邊、金樽、菖蒲、翠薇、玉階、欄桿、羅幔、漁歌等等之間,朗照、氤氳、流連、浸潤……讓今天的詩人望月興嘆,廢筆無言。

      在四川境內(nèi)行走,被曾經(jīng)滄海,被除卻巫山,被不知今夕何年的明月照著。在四川境內(nèi)行走,你必須有謙卑的姿態(tài),才能獲得明月的青睞。

      二十一、成都望江樓的竹子

      在成都我游覽了武侯祠、青羊?qū)m、杜甫草堂,后來我又去了望江樓看望唐代女詩人薛濤。在成都望江樓,平生第一次看到那么多品種的竹子。有:楠竹、小琴絲竹、鳳尾竹、寒竹、湘妃竹、冷箭竹、唐竹、泰竹、大泰竹、粉單竹、牛耳竹、方竹、龍拐竹、車筒竹、青皮竹、粉單竹、短穗竹、黃竹、花稈黃竹、巨龍竹、拐棍竹、光巨竹、水銀竹、人面竹、毛竹、花毛竹、花竹、紫竹、斑竹、龜甲竹、淡竹、剛竹、苦竹、金竹、龜紋竹、銀鏈竹、玉邊竹、茶稈竹、矢竹、泡竹、羅漢竹、苗子竹、鵝毛竹、刺竹、菲黃竹、墨竹等等。它們的風(fēng)姿和名字的動聽讓我驚嘆不已。

      我一直認(rèn)為,竹子是最中國的草木。一個角落,漏花窗前,寥寥幾竿,便帶了瑟瑟風(fēng)聲,含了瀟瀟雨意,有了無限想象的水墨空間。

      在古代,竹子用來做簡,用來刻字,一烤會出汗的,所以史書又叫“汗青”。后來竹子又用來造紙,經(jīng)過砍竹、削竹、做漿、翻灘、操紙、榨紙、抽紙、曬紙就成了輕盈綿細(xì)的紙了。

      竹子是太有用的草木了。竹子的用途太多了,竹筍不但可以食用而且可做成多種美食。竹子可編物件,東陽竹編,名震中外??梢越ㄖ裎?、竹樓,傣族的竹樓就很有風(fēng)情的。還可以扎筏子,漂游在江河上。貴州茅臺有一種大竹子,一個人站在一根毛竹上,手拿一支竹竿,左右劃水,就可以輕松渡江了。

      還可以做家具,竹椅、竹床、竹屏風(fēng)。再看看許多帶“竹子頭”的漢字:筍、竽、笠、籬、竿、籠、筐、篩、筷、簡、簽、箋、箭、箱、籃、簍、籮、籠、筽、篷、第、笳、篝、篇、篆、筵、箴、箏、籟等等,都在告訴我們竹子的用處。還有簟,就是竹席,覺得它風(fēng)雅。是因為李清照的“紅藕香殘玉簟秋”,即使已經(jīng)從竹子淪落為席子,依然有資格與荷花一樣充當(dāng)節(jié)令的使者。

      最風(fēng)雅的自然是:簫、笛,還有笙,就是中國人夢想的“夜夜笙歌”的笙啊。

      最有詩意和創(chuàng)意的是做成毛筆,毛筆——簡直成了中國的“符號”。一管在手,坐看風(fēng)云,冥思八荒,鋪開紙張,就可以寫錦繡文章了。

      二十二、行走在長江

      在重慶朝天門碼頭,天空以一種蒼茫、遼闊,長江以一種壯美、雄渾的氣勢覆蓋著我,覆蓋著大地。讓我感到天地的深廣,有種曠遠(yuǎn)無邊的感覺。我乘大巴自成渝高速公路到重慶,為的就是走一趟思念已久長江之旅。輪船,如同搖籃。在某一個地點,在某一片水域,我會不會與某個古代詩人相遇、重疊,抑或擦肩而過?我們是不是走在還鄉(xiāng)的路上?天漸漸入夜,我走出艙門,我憑欄凝望,船上的燈光照亮附近激情澎湃的江面,而遠(yuǎn)方,水天一片如墨。偶然有一簇簇?zé)艋鸶‖F(xiàn)凸于視野的盡頭,那也許是一座城市或鄉(xiāng)村吧!

      今日,我以自己的渺小、卑微感受長江的幻美、盛大。今夜我以自己的淚滴、血液應(yīng)和著長江的心律、謠曲。江風(fēng)徐徐,兩岸的美景與傳說在夜?jié)暫臀业南胂笾型埔?。威風(fēng)凜凜的長江,溫情脈脈的長江,滾滾東去的長江,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流淌著,流出過滿江紅、臨江仙、念奴嬌、西江月、漁家傲、浣溪沙、菩薩蠻、沁園春、水調(diào)歌頭……流出過屈原、項羽、王昭君、李白、杜甫、張若虛、蘇東坡,流出過曹操、孫仲謀、周瑜、諸葛亮、關(guān)羽、張飛……

      長江,你因博愛而包容,因包容而斑斕,因斑斕而博大,因博大而無窮。

      長江,浩浩蕩蕩,比自身漫長,在白天與黑夜之間,在你的滔滔陣痛之中,我越過豐都、忠縣、萬州、云陽、奉節(jié)、巫山、巴東、秭歸、宜昌、荊州、石首、岳陽、武漢,越過鬼城、石寶寨、張飛廟、白帝城、三峽、小三峽、屈原祠、葛洲壩、洞庭湖、岳陽樓、三國赤壁、黃鶴樓……

      我伏在船艙中,用筆記錄下同時在地理、心靈兩個層面親歷長江的感想,我更感覺自己從地理意義上融入了這誰也不能與我相匹奪的江河!面對它們,除了一個“大啊”的感慨,我發(fā)覺自己內(nèi)心的一切詞匯都變得蒼白無力。我在長江四天四夜的航行中,我發(fā)現(xiàn)江兩岸的景象大致對稱。岸上的百姓,與長江是否擁有共同的夢境。他們出生、戀愛、勞作、死亡,在江上或通往江邊的路上重復(fù)著輪回。從重慶到武漢,在船上四天四夜的生活中,與長江親近、共處的時光里,長江攜帶著高山、江風(fēng)、云雨、霧嵐、泥沙、鳥羽、種子、燈影、枯枝、落花、槳聲、魚鱗、陶瓷、民謠、殘劍、棧道、懸棺、猿啼、古跡、名勝等等元素進(jìn)入我的身體之中。

      長江,我有幸在一年之中與你獨處數(shù)日,說出我的記憶、悲哀、夢想和光榮。無論在船上,在岸上,長江總以變幻的姿態(tài),以滾滾的濤聲拓展著我的視野和內(nèi)心。

      二十三、青磚·黑瓦·烏石墻

      像薄嘴唇一般說出雨聲的黑瓦,微雪覆蓋的黑瓦,魚鱗一般在碎銀似的月光中移動的黑瓦,生長著一棵棵瓦松的黑瓦,倚伴著麒麟等神秘動物磚雕屋脊的黑瓦,在我的現(xiàn)實生活中渺無蹤影了。只有春霧一般的回憶和漿果一般的夢境,依舊維護(hù)著黑瓦及其覆蓋外婆的煤油燈,表姐的小銅鏡,外公的陶藥罐和我的少年時光。在今天的城市甚至許多鄉(xiāng)村,鋼筋、水泥、鋁合金、玻璃等等取代了木頭、青磚、石頭以及黑瓦,取代了我及許多人的童年和故鄉(xiāng)。

      制磚瓦的工匠,技藝和燒磚瓦的土窯不再交相輝映,一起遭到廢棄。那種傾斜的屋頂,躺在床上就可以聽到鳥鳴,風(fēng)聲,雨滴,雪子踩在黑瓦上的足音的大瓦房,如今只能在一些偏遠(yuǎn)的山區(qū)小鎮(zhèn)或民俗保護(hù)區(qū)才能見到。同樣,像片片黑瓦疊加而成似的,鄉(xiāng)村少女拖到腰間以下的長辮子,如今也只能在某些電視劇或某些油畫中偶爾窺其反光。而今天,我有幸在磐安的山村小鎮(zhèn)上見到如此之多保存完好的青磚、黑瓦、馬頭墻的古建筑古民居,尤其是在尖山鎮(zhèn)管頭村看到用烏石砌墻的古民居,而且墻壁上烏石和烏石之間一點粘合劑也沒有。這些古樸精美原汁原味古民居令驚嘆驚奇。我的心房已成了用一萬條辮子,一萬行黑瓦,一萬塊烏石編織疊加而成的大瓦房啊,潮汐一般的雨水日夜喧嘩。

      二十四、瀑布的近鄰

      瀑布很小,也無名,卻很美,位于浙中磐安山區(qū)某峽谷中。其近鄰有無邊的植物、樹木,許多種鳥鳴及零星的幾家農(nóng)戶。初冬的某一天,我與“浙江作家看生態(tài)”一行的作家朋友們漫游于山中并借宿于某一家農(nóng)戶??窗自?,走棧道,觀瀑布,聽水聲,沐山風(fēng),吃野菜,食香菇,嗑香榧,說閑話,無比幸福。

      從某種意義上說,水,躺下來是河流,站起來就是瀑布,瀑布是站立的河流。瀑布使平靜的河流噴珠濺玉,煙紫霧白,如同一個少女源源不斷地生長中的又粗又長的辮子。她在深夜才會轉(zhuǎn)過身來,山轉(zhuǎn)過身來,讓我目睹她山那邊的容顏?瀑布周圍長滿了河邊常見的蘆葦,使我感到驚奇。大概它們預(yù)見到并促使這一瀑布在許多年后開辟出一條新鮮河流吧?!風(fēng)中的蘆葦蒼蒼起伏,令我想起《詩經(jīng)》中的白露、蒹葭、秋水、伊人。晚上,住農(nóng)戶家,朋友們一起用餐,用大碗喝酒,喝那種當(dāng)?shù)刈灾频墓葻>坪?,堪比茅臺。熱辣辣的瀑布般直瀉肺腑,我的胃部也應(yīng)該生長出一兩枝蘆葦吧?恍恍惚惚地倒在床上,睡去。睡夢中或許夢游著到瀑布中去給一個少女梳辮子吧。

      二十五、玉山古茶場

      走進(jìn)古茶場,一遍遍撫摸古茶場粗大的圓柱,斑駁的墻壁,茶場廂房樓層的回廊,我仿佛聞到古時“婺州東白”的幽香。古茶場內(nèi)鵝卵石鋪就的天井落滿明媚的陽光,茶場廂房樓層地板上陽光被欄干柵欄的陰影一塊塊分割,像是丈量那些遠(yuǎn)去商人的腳步。古茶場外,一條新鋪的水泥路默默地靜臥著,掩蓋了原來黃土路上匆匆過路的車轍,故事、傳奇和傳說,還有古人從這里出發(fā),一去不復(fù)返的腳印,隨著茶葉去了遠(yuǎn)方。

      這個暖洋洋的冬日,我坐在古茶場內(nèi)一張四方桌旁喝著一杯磐安云峰茶,茶香四溢,齒間留香,沁人心脾,加上磐安的朋友好客,讓人舒暢,有一種靠近溫暖的氣息。這個冬天,在這個全國唯一現(xiàn)存的國寶級的古代茶葉交易市場內(nèi),由茶開始,讓我進(jìn)入歷史,進(jìn)入一種思考:茶如人生,人生如茶。

      二十六、大皿古風(fēng)

      磐安雙峰鄉(xiāng)政府所在地叫大皿,大皿四面環(huán)山,中間有一條清清的溪水緩緩流淌。居民大都沿溪水兩岸而居。大皿古風(fēng)依然,有許多古老的民居。最有名的有節(jié)孝坊,進(jìn)士第,二十四間民居等等。還有一幢奇異的古建筑,叫前園三層樓。該樓建于清末民初,由大皿一個在外行醫(yī)的名醫(yī)所建。樓房坐東朝西,正廳為三層,廂房二層,天井內(nèi)有花壇和長形魚池;樓房雕琢精美絕倫,人物花鳥山水,栩栩如生,四柱牛腿雕有馬、羊、虎、狗表示中國文化的“忠、孝、節(jié)、義”。樓外墻壁采用許多西式建筑的元素作裝飾,中西結(jié)合。這在當(dāng)時這個大山里絕對是一個新鮮的事情,也由此可見主人的喜好或者說主人是個見過世面的人,他把他在外面世界的見聞帶回了故鄉(xiāng)。聽鄉(xiāng)長介紹,雙峰大皿在抗戰(zhàn)時還設(shè)有后方醫(yī)院,寧波中學(xué)也輾轉(zhuǎn)整體搬遷到這里。在學(xué)習(xí)和教學(xué)之余,學(xué)生和老師和當(dāng)?shù)氐木用窠?jīng)常幫助醫(yī)院搶救、護(hù)理傷員。據(jù)說,蔣介石先生當(dāng)年曾親筆手諭嘉獎辭給予嘉獎,可惜歲月流逝如今找不到了。

      我沿著溪邊慢走,路邊堆著一堆堆剛剛挖出的中藥材——玄參。玄參是當(dāng)?shù)氐奶禺a(chǎn),和磐安其他地方產(chǎn)的白術(shù)、元胡、浙貝母、白芍俗稱“磐五味”。著名的“浙八味”中有五種產(chǎn)于磐安,可見磐安“中國藥材之鄉(xiāng)”并非虛名。溪水淺淺的,不動聲響,只有偶爾的起伏處,才見著它的流動。這里的寧靜,沉郁和安詳讓我迷戀。但我只能匆匆拍一些有代表意義的古建筑古民居和一些風(fēng)景,合了張影,黃昏來臨前離開了。

      二十七、櫸溪孔氏家廟

      盤峰有被譽為“婺州南宗,第三圣地”的櫸溪孔氏家廟。我曾到過曲阜的孔氏家廟,我定居在衢州,衢州的孔氏家廟和我居住的小區(qū)只隔了幾條街,而櫸溪孔氏家廟卻在今天才有幸拜謁。八百多年前,孔若鈞及其長子大理寺評事孔端躬,聞知孔端友業(yè)已定居衢州,便辭駕從臺州章安鎮(zhèn)赴衢會合,不料途經(jīng)永康櫸川(今磐安縣盤峰鄉(xiāng)櫸溪)時,孔若鈞不幸病亡,客死異鄉(xiāng)。長子孔端躬為守孝道,又因戰(zhàn)亂連年,時局動蕩,決定去職為民,留在櫸溪,從此孔氏一脈在櫸溪延續(xù)下來。開始了“孝悌為本,耕讀為生”的生活,并傳播儒學(xué),教化鄉(xiāng)民,以至后代人才輩出。在櫸溪孔氏家廟里,我看見門樓、檐角、木雕、彩繪、大廳、圓柱、天井、匾額、對聯(lián)、牌位、遺像等等保存完好,令人引發(fā)思古懷幽之情。我想櫸溪孔氏家廟的存在印證了洪鐵城先生提出的孔氏家族不但適于城市發(fā)展,而且也適合在鄉(xiāng)村生存生活的論斷。

      孔氏家廟側(cè)門外有一條鵝卵石鋪就的小道蜿蜒而去,走在上面讓人想起遠(yuǎn)去的背影和時光。

      二十八、美麗的夾溪

      夾溪就在我這種不經(jīng)意里出現(xiàn)了,但于我卻似乎又有某種必然。

      當(dāng)我看到狹窄的溪澗碧綠的溪水,夾岸的樹木、藤蔓、灌木交相糾纏;當(dāng)我看到十八鑊、冰臼、怪石、棧道、索橋、拱橋、古道、古道邊樹齡上百年的馬尾松、零星分布的民居。我明白我絕不會錯過與它的相遇。我離開故鄉(xiāng)多年,故鄉(xiāng)只在我心中,錯把他鄉(xiāng)當(dāng)故鄉(xiāng),在我心里是常有的事。夾溪有我故鄉(xiāng)的元素,它的氣息、水聲、石頭、清風(fēng),我相信在某一個夜里,這清澈的溪水會隨著我一起入夢。夾溪美麗的山水,已經(jīng)引來了好幾部電影電視劇來取景、拍攝。和我同行的有小說家龍一、陳宗光、顧志坤,詩人陳繼光、何斌、鄭天枝、孫和軍、陳章壽,散文家蘇滄桑、鄒園,我不知道他們當(dāng)時的心情?但他們都留下了笑聲和贊美聲。這就是夾溪——美麗的夾溪,有山、有水、有石頭、有清風(fēng)、有拍攝電影的景點,我們一起合了張影,定格的瞬間留下我們的身影。

      二十九、藍(lán)印花布

      在烏鎮(zhèn),我看到了藍(lán)印花布。一塊藍(lán)印花布,樸素得令我癡迷。就像一碗陽春面:清湯,白底,數(shù)段小蔥,又像一碗小蔥伴豆腐,明朗清爽,一清二白。

      藍(lán)印花布上的圖案,或者花紋,似乎散發(fā)著平穩(wěn)的鄉(xiāng)土氣息。似乎恍惚讓我回到了那個陳舊的年代。蚊帳、被面,床單,包袱、頭巾、枕頭巾,門簾,圍裙,仿佛油燈旁邊一張清晰的臉,以及觸手可摸的樸素與吉祥。藍(lán)印花布,就像一個藍(lán)色的世界溫暖過我的童年。

      藍(lán)印花布,這幾十道手工精心制作散發(fā)著東方文化魅力的芳香,這棉花與蓼藍(lán)的奇妙神奇與美妙智慧的組合。讓我想起蜜蜂與花朵,想起大自然的繁復(fù)與神奇,想起荀子的那句“青,取之于藍(lán),而青于藍(lán)”的思想火花。

      一塊藍(lán)印花布,簡潔的讓我看見時間的水和質(zhì)樸的心靈?那些陌生與熟悉的花紋與圖案,那些花鳥蟲魚,那些民間故事喜劇人物;那些象形文字,那些我?guī)缀醪徽J(rèn)識的字,石鼓文?鐘鼎文?甲骨文?那些溫潤的字,血肉飽滿;那些溫暖的字,鐵畫銀鉤,那些美麗的字,質(zhì)樸大氣,渾然天成。帶著祖先遠(yuǎn)古的氣息和記憶,穿越了秦漢的風(fēng)雪唐宋的風(fēng)雨,猶如一貼溫和的中藥,調(diào)理溫補著我的精神病體,讓我依稀辨認(rèn)出自己的膚色和來歷。藍(lán)印花布,它和絲綢無關(guān),那藍(lán)色的光芒讓我想起“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的中國之美。

      “終朝采籃,不盈一襜”是《詩經(jīng)》里思夫女子的低吟,常常有細(xì)密的憂郁和憂傷縈繞。

      一塊藍(lán)印花布裝下的一尺江南,于今天也是如此,就如往日的星空早已沉睡這藍(lán)印花布之上。

      綦江县| 伊川县| 白朗县| 山西省| 思南县| 白水县| 白朗县| 汾阳市| 台江县| 博白县| 仙游县| 灵寿县| 来凤县| 陕西省| 南靖县| 宽城| 西贡区| 嘉善县| 攀枝花市| 鹤岗市| 苍梧县| 循化| 资阳市| 新巴尔虎右旗| 华蓥市| 陵水| 宜川县| 团风县| 阿图什市| 沈阳市| 扎囊县| 九龙坡区| 清丰县| 黎城县| 宝清县| 辉县市| 南昌市| 钟山县| 兴化市| 博白县| 廊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