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楊帆
在埃及大商場里并不少見的英國服飾品牌,一度讓筆者欣喜若狂。然而本土化后的大牌服裝,對筆者來說只能遠觀,因為寬松的剪裁、鮮艷的色彩,夸張的配飾,非筆者所能消費。
在開羅筆者驚喜地發(fā)現(xiàn)英國第二大百貨公司——Debenhams的分店,這里匯集了不少熟悉的英國品牌。然而筆者在開羅看到的Coast裙子,裹身的鏤空紗與蕾絲的搭配令人敬而遠之。開羅TedBaker的風格接受度還算高些,筆者找到一條裙子準備試一試,一查號碼,最小的英標10碼,最大的18碼。在這個國度,筆者注定要買童裝。
在開羅逛了Zara、H&M、Mango等品牌店后,筆者大概總結出這些歐美品牌在北非本土化的一些特點:布料偏多、剪裁寬松、顏色鮮艷、配飾夸張。一些打扮新潮的女青年的衣著,也符合這些特點。在非洲大陸,這些元素都是時尚標配。
有朋友問,你有沒有嘗試過當?shù)胤??黑紗遮面、黑袍裹身,只露出一雙眼睛。這種打扮在40多攝氏度的高溫下是何感受,筆者不敢嘗試。一次筆者在開羅市區(qū)的一處商業(yè)區(qū)逛街,經(jīng)過Burberry、Boss等奢侈品牌直營店,轉角突然遇到一家店面金碧輝煌、櫥窗又很哥特風的兩層專賣店。難道這是英國“鬼才”設計師亞歷山大·麥昆的同名品牌?筆者心里暗喜。走進一看,才發(fā)現(xiàn)店里掛的全是黑袍。有的胸前有金色刺繡、有的領口有蕾絲設計,應該都造價不菲。
走在開羅街頭,除了傳統(tǒng)的黑袍,大部分婦女,特別是年輕女性都穿普通的現(xiàn)代服裝——基本都是長衣長褲,不會裸露肌膚(如圖)。埃及是世俗國家,加之非穆斯林的少數(shù)族裔比例也不低,對于婦女服飾,如包頭,并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制。大部分婦女都包著頭,顏色圖案各異的包頭巾也是時尚的重要元素。頭巾店很常見,大小商場、甚至超市里都有。棉麻、絲質都有,顏色眾多,價格也各異。據(jù)筆者觀察,年齡越長,頭巾顏色越深。作為一個外國人,包頭還是不包頭,這真是個問題。剛來的幾周,為了入鄉(xiāng)隨俗,筆者每次出門都戴。后來發(fā)現(xiàn),作為不多見的亞洲人,戴不戴頭巾,別人都會看你,有時候戴了,還可能多看幾眼,索性放棄了,不過參觀清真寺等宗教場所,筆者通常會備一條頭巾,以示尊重。
當?shù)赜刑厣姆椨幸环N深得筆者心——穆斯林婦女專用泳衣:分體式,長褲、長款上衣、帶包頭。對于筆者這種怕冷怕曬怕羞的人,真是極好的。
在埃及夏天,其實四季都比較實用的衣服是棉麻襯衣和長褲:輕薄、通風、無腰線、不露肉。棉麻圍巾可以當頭巾用,晚上溫差大還能保暖。防曬衣除了防曬,在室內空調太冷時也能防凍,要是嫌不夠時尚,牛仔襯衣、薄風衣、針織衫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