苒 苒
大話小說
苒 苒
一部小說,讓你哭紅了雙眼,擦干眼淚,你卻說,這不是一部好小說;
一部小說,如你所期望的,結(jié)局皆大歡喜,你也說,這不是一部好小說;
一部小說,人物形象鮮明,情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主題十分突出,你還說,這不是一部好小說;
…………
那么,到底要寫成什么樣子,才稱得上是一部好小說?
讓我們看看在這本很多人會讀錯書名的書里,能不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稗”,音同“敗”,本為稻田里的雜草,常作“細(xì)小”“卑微”解。而視小說為半生志業(yè)的作者,對于小說總是“不被當(dāng)成個東西”,自然忍不住要說兩句。
如果你以為這是一本枯燥的文學(xué)理論,空談寫文章的程式章法,那你就錯了。
比如文中有一段,談到魯迅先生的《秋夜》 中那個著名的開頭——“在我的后園,可以看見墻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為什么不能寫成“墻外有兩株棗樹”呢?因?yàn)椤耙坏┬藜粝聛?,讀者將無法體貼那種站在后園里緩慢轉(zhuǎn)移目光、逐一審視兩株棗樹的況味”。
三言兩語,一針見血。
所以,這本書應(yīng)該算是一道“開胃菜”,書中沒有長篇大論,只用一則則基于一篇篇小說的富有真性情而又深刻獨(dú)特、妙趣橫生的品評,引領(lǐng)我們興致勃勃開啟神秘的探索之旅。
妙的是,一部真正的好小說,又很可能如稗草一樣野蠻生長,不能讀出它的好,恐怕是讀者自己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