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學研究與文化研究僅一字之差,但是文學研究與文化研究并沒有必然的內在聯(lián)系,只不過是相互影響,而且文學研究也不是在學科研究上轉向文化研究,但二者究竟是花開兩朵各表一枝還是可以在發(fā)展中相互融合?本文就文化與文學研究二者的關系作簡要分析。
關鍵詞:文學研究;文化研究;文學批評;審美
作者簡介:魏祎,女,籍貫:遼寧錦州,出生日期:1989年11月17日,研究方向:文藝學,單位:遼寧師范大學文學院,專業(yè):文藝學,2013級文學碩士研究生。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17-0-01
文學研究,以文學為對象,圍繞文學的審美而展開的批評分析,傳統(tǒng)的文學研究是以文學審美為基礎,以其意識形態(tài)為手段,對傳統(tǒng)的經(jīng)典進行解讀批評。而文化研究,是探討文化本身的價值、對文化認同文化身份進行研究。分析反思文化理論,對傳統(tǒng)的文學研究者所不屑的亞文化消費文化大眾傳媒進行的研究,對當今的后現(xiàn)代、女性女權主義、民族話語進行研究,這里的文化不是經(jīng)典文學和高雅藝術里的文化思想,而是林林總總的日常生活方式,如此說來,文化研究可以包括文學批評和文化研究,包括文學在內的文化現(xiàn)象,也包括文學批評的文化價值取向,不僅能表明文學與文化的關系,也能說明文學的價值取向。就其字面意義看,即運用文化的理論、方法手段對文學進行研究分析,研究對象是文學,為文學研究提供的概念、理論、方法,促進文學研究的發(fā)展進步。
但是,文化研究本身目前并不是系統(tǒng)的學科,也沒有形成固定的流派,只是一種學術的發(fā)展趨勢;如果將種族主義、女權主義、宗教制度、殖民主義等看做是早期文化研究的理論基礎,那么它也只是提供了一種文學研究的新角度和新方法,因為這些理論有著自身的研究方向和宗旨,并不是為文學研究而存在,這時的文化理論已變?yōu)檠芯繉ο蟊旧?,而文學只不過提供了研究材料。盡管,很多文學研究者運用種族主義、女權主義、宗教制度、殖民主義的理論方法分析研究文學作品,但并沒有取得突破性的新進展。因此,我認為,文化研究并沒為文學研究提供概念、理論、方法,也未在具體實踐中促進文學研究的發(fā)展。
《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一書中關于文化研究的文章,只有其中一篇是用文化理論解讀分析經(jīng)典文學作品的,其余研究的都是廣告?zhèn)髅?、網(wǎng)絡文化等方面。而且書中也指出,所謂的大眾文化研究,是文化研究的主要形態(tài),是學術度低、時尚化、隨意化的話語。那么作為文化研究主要形態(tài)的大眾文化研究和文學研究有何關系呢?運用文化研究的理論方法研究文學,可以稱之為“文學的文化研究”,那么與之相對應,運用文學理論、方法研究文化,可以稱之為“文化的文學研究”,可以將文學的文化研究看做是傳統(tǒng)文學研究的轉變和發(fā)展,但卻不能將文化的文學研究看做是傳統(tǒng)文學的轉變、發(fā)展,文化的文學研究的著眼點和立足點已不再是文學。文化的文學研究被等同于其他的文化現(xiàn)象,其精神性早已被忽略,剪破的牛仔褲、廣告宣傳、微商文化等文本都可看做是大眾文化的一種,但我認為,事實上,文化的文學研究說法本身并不可靠,盡管文化研究與文學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有聯(lián)系,但并非必然的、內在的聯(lián)系。無論是文學的文化研究還是文化的文學研究,都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文學研究,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如果非說其二者有聯(lián)系,那么也只是文化研究者們先前從事過文學研究,所以強行將文化研究稱為文學的文化研究,將自己的研究穿上學術的外衣,文學研究者研究文化、關注文化時,不能牽強的將其合二為一,認為文化研究是文學研究新的研究領域,不僅不利于文學研究學科建設的嚴謹性,而且也會使文化研究的社會批判性減弱。
總而言之,文化研究就是研究文化,是對研究文化之種種的總稱,文化研究可以用于支撐那些與政治、經(jīng)濟、文化、社會、歷史等泛文化相關的研究與批評。而文學研究可用于傳統(tǒng)的文學文本的批評研究實踐,文化批評,可以作為文學研究的一種視野或范式,用作文學的文化學批評;這樣,二者就可以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分工明確,也可以更好地為文學研究與批評的發(fā)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英】巴克著,孔敏譯,《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