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延云
在廣大少識字或不識字的民眾中,舍生取義、見義勇為的“春秋戰(zhàn)國風(fēng)”,縱使千年過去仍未泯滅,而中華民族的方剛血氣、錚錚鐵骨,很多時候在峨冠博帶中尋覓不著,反倒于村野民夫中得以存保。
這期的龍門陣,我們就從清代著名筆記《小豆棚》中,看一看那時的“魯智深”們是怎樣見義勇為、扶危濟困的?
專打“秦檜”的常運安
有個名叫常運安的,是永平府(今昌黎、樂亭一帶)人,性格極其剛猛,“與人談古今不平事,輒里憤,終日不懌”,讀《精忠傳》這本講岳飛抗金的書,凡是看到“秦檜”二字,都用手摳掉。有一天他進城,正好看到演秦檜害岳飛的一出戲,“常大怒,躍登臺上,痛擊假檜幾斃”。飾演秦檜的演員挨了一頓暴揍,訟于官,官府一審,方知常運安是限極了秦檜這陷害忠良的巨奸,便放了他。但從此戲班子再也不敢演出相關(guān)劇目了,尤其那個演秦檜的演員,聽到“?!弊謬樀美@道走,常運安“猶悻悻尋毆不己”。
村里有個叫邱三的人,“邪無行”,經(jīng)常騷擾一個姓吳的寡婦。有一天這寡婦去集市買東西,邱三尾隨著她,不停地唱淫穢下流的小調(diào),突然,他的脖領(lǐng)子被人一把薅住,定睛一看,卻是常運安,常運安怒罵邱三道:“是個人就知道恤孤矜寡,你卻敢公然欺凌他們!”邱三還沒來得及分辯,常運安揮拳便打,邱三鼻梁被打斷,眼珠子也被打瞎了一只。
邱三回到家,過了好一陣子才爬起了床,糾集了一群地痞無賴,群毆常運安,常運安一虎難敵群狼,“亦顱破而臂傷”?;氐郊遥拮觿袼f:“琴不對驢鼓,力不與牛斗,奈何與無賴獪爭強弱?”常運安說:“我與邱三沒完!”傷好后,常運安每天走街串巷找邱三算賬。有道是橫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邱三托人找常運安,愿意磕頭認錯,請他放過自己,常運安不答應(yīng),邱三萬般無奈,干脆逃到其他地方去了。
沒過多久,常運安出門,突然見到姓吳的寡婦跪在面前,十分驚訝,問她什么事,寡婦說:“前幾天遭到邱三侮辱,多虧你仗義相救,非常感謝,但是今天我又遭遇一事,不知該怎么辦?!背_\安問她什么事,寡婦只是哭泣,說不出話來,旁邊有個鄰人道:“老常你還不知道嗎,這寡婦一直守節(jié),可是她的小叔子吳喬,想要謀奪她的家產(chǎn),滿世界污蔑她不貞潔,想將她趕出家門?!背_\安“眥睛暴裂,氣沖于冠,攘臂尋吳”。
恰好吳喬正在集市上跟一大群人繪聲繪色地誣陷他嫂子如何不貞,有人喊了一聲“常運安來了”,嚇得吳喬撒腿就跑,卻被常運安攔住去路,吳喬說:“這是我的家事,你管不著!”常運安吼道:“為了霸占財產(chǎn),你居然污蔑你嫂子的名節(jié),天下人都管得!”說完一巴掌就把吳喬扇翻在地,然后踏在吳喬胸口問:“你是不是吳喬本人?”吳喬肝膽俱裂,一面承認一面告饒,常運安說:“既然你不是戲臺上的假貨,今日便不能饒你!”一頓拳腳,竟將那吳喬活活打死!
集市上圍觀的人都驚呆了,聞訊趕來的吳姓寡婦也嚇得手足無措,常運安喊道:“殺人者常運安也,管它疾風(fēng)暴雨,與這位女子無關(guān)!”說完昂首挺胸到縣衙自首去了。
常運安得到民眾求情獲輕判,他后來回到家,家徒四壁,老婆抱著他痛哭,希望他不要再惹事,常運安口頭上答應(yīng),卻依舊天天聞雞起舞,操練武藝,一副要把見義勇為事業(yè)進行到底的架勢,把他老婆嚇得不行。這時,一件奇特的事情發(fā)生了。
有一天深夜,兩口子正在屋子外面乘涼,突然見到半空中降下一串金光燦燦的火珠子,火珠子落到場院里,滿地亂滾,最后“累累行入墻隅中”。
常運安和老婆掘開墻隅,居然發(fā)現(xiàn)那里埋藏著一窖金子!常運安非常高興,他對老婆說,有了這么多金子,今后做好事不就更加方便了嗎?從此他再遇到他人危困,就仗義疏財,不再用拳頭解決問題,終于平平安安度過了下半生,得享高壽。
“禿梁”救棄嬰
常運安打吳喬,像極了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guān)西,如果說這則筆記令人解恨的話,那么《小豆棚》中“禿梁”的故事則令人潸然淚下。
禿梁是一個自幼獨身行乞的乞丐,“其頂無發(fā),自呼為‘禿梁”。禿梁身材魁梧,力大無窮,“聲粗猛,一呼徹巷無不知為禿梁至”。他乞討到錢就買吃的,多余的錢就分給其他窮人。偶爾禿梁也去幫傭,但是如果傭工的性質(zhì)是修繕橋梁道路,則分文不取。
有一年,突然發(fā)生了大饑荒,“人相食,棄嬰兒滿道”。禿梁見這些嗷嗷待哺的嬰兒很快就要餓死,找了兩個大筐,遇到棄嬰就裝進筐里,一共裝了十幾個孩子,然后用扁擔(dān)挑著這兩個筐逃荒,只要乞討到食物就給孩子們吃,自己寧肯挨餓……這樣過了整整五個月,終于熬過了饑荒,十幾個棄嬰得以活命,禿梁瘦得不成樣子,但臉上“無怠容”。
一條粗莽的大漢,為了十幾張稚嫩的小臉不喪失生氣,在五個月的時間里,用一條扁擔(dān),擔(dān)著兩個大竹筐,櫛風(fēng)沐雨,踏遍鄉(xiāng)野,挨家挨戶地叩門乞討,用粗糙的大手撫養(yǎng)一個個哭泣的嬰兒,最終讓他們得以活命,這是怎樣崇高的義舉??!
禿梁的善心也得到了上天的回報,他后來得享高壽,七十多歲才善終。
左手的棍子和右手的金子
《小豆棚》成書于清乾隆年間,作者曾衍東,曾經(jīng)在湖北江夏當(dāng)過知縣,“眭落拓不羈,工詩及書畫,筆墨狂放”。他因斷案與上司發(fā)生分歧,被罷官流放溫州,后來雖然被赦免,但因為貧困潦倒,竟然連回家的路費都沒有,最終客死溫州。
這樣的人生經(jīng)歷,勢必讓曾衍東對封建統(tǒng)治的黑暗更加了解,因而在記述官僚系統(tǒng)中的“另類”時別有一番感情。
在《小豆棚》中,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在廣東揭陽,有個名叫沈清的衙役班頭,“修髯大耳,為人憨直”,家里十分貧窮。沈清似乎不知進取,每次從縣衙下了班,就知道喝酒,一旦喝醉了,不管外面發(fā)生了什么事,都醺醺然,陶陶然,天塌下來也自得其樂。妻子看不起他,說別的衙役通過收受賄賂,在行刑時或者重打,或者輕打,都能收到不少的錢,你這天天的除了喝酒,難道就不能學(xué)學(xué)別人,想點辦法賺些“外快”嗎?沈清笑道:“‘杖頭錢是不可以收的,我收了錢,至多是添一杯酒,但很可能給別人造成萬劫不復(fù)的冤獄啊!”妻子氣得跑回娘家去了,沈清一個人過日子,反倒更加自在。
有個姓李的土豪,看上了鄰居霍家的女兒,霍家雖窮,卻不愿意把女兒嫁給李家為妾。李土豪讓人推了一車銀子做聘禮,霍家婉拒:李土豪又差人上門去威脅,霍家窮有窮骨氣,還是不吃他這一套。李土豪怒了——土豪之怒,雖不能伏尸百萬,流血千里,但是流氓行徑還是耍得出來的。第二天,霍家人要出門,發(fā)現(xiàn)大門被磚石堵上了。霍家人不知道土豪的下限在哪里,害怕惹出更大的禍端,舉家要搬到外地去避難。李土豪干脆去縣衙告狀,誣陷霍家人欠他錢潛逃,并私下賄賂縣官??h官差人將霍家人抓了回起來。李土豪找到沈清,送他一錠金子說:“過堂時,縣令審問霍姓女孩的父親,他一定不肯承認欠我錢,這時縣令會讓人動刑,拜托你重重下手,將之打死,事成后我會再送你更多金子?!?/p>
審判這天,堂下圍了不少百姓聽審??h令問霍姓女孩的父親承不承認欠李土豪錢,霍父果然不承認,縣令當(dāng)即下令杖脊。這時,沈清突然從旁邊走了出來,左手拿著水火棍,右手拿著一錠金子說:“大人,這金子是李土豪賄賂我的,讓我重杖擊殺霍父。然而這一棍水火棍雖然普通,也是國家公器,我不敢隨便出售,請縣令大人明示,我當(dāng)如何是好?”
縣令一聽,頓時感到非常慚愧,立刻釋放了霍父,將李土豪賄賂自己的銀子也退還了他。沈清將那錠金子也還給李土豪,回家接著喝自己的酒去了。
圍觀這一幕的百姓們被深深感動了,他們沒想到在污濁不堪的官場,一個普普通通的下層衙役居然有這樣高潔的品行,沈清拒賄的消息立刻流傳開來。
多年以后,沈清去世了,揭陽百姓按照他的模樣塑了一尊像,放在城隍廟的東廊,“猶左杖右金,青衣爪牙之態(tài),宛肖其生”,鄉(xiāng)親們遇到為難的事情,買一壺沈清生前愛喝的酒供于像前,祈禱說:“沈二班頭,某某事請你保佑?!本尤皇朱`驗。
《小豆棚》將常運安、禿梁和沈清的事跡列入“義勇部”,三個故事都是普通人見義勇為,結(jié)果也一樣的是好人有好報。清康熙二十九年刑部曾經(jīng)規(guī)定,見義勇為受傷:“頭等傷賞銀五十兩,二等傷四十兩,三等傷三十兩,四等傷二十兩,五等傷十兩。”這說明,想讓社會的風(fēng)氣“正”起來,“好人有好報”的保障也必不可少。
(摘自《暢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