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位: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參謀長兼第28團團長;犧牲年齡:25歲
在井岡山時期,人們曾一度將驍勇善戰(zhàn)、雄姿英發(fā)的紅軍青年將領王爾琢、伍中豪、黃公略、張子清和林彪5人,并稱為“朱毛”手下的“五虎將”,而王爾琢居于首位。
英勇剛正
王爾琢,字蘊璞,1903年1月生于湖南省石門縣官橋村一戶小康人家。他13歲開始在本村讀私塾,4年后考入湖南省甲種工業(yè)學校,1924年又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此后,曾參加平定廣州商團叛亂,同年底經(jīng)周恩來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4年11月,王爾琢在黃埔軍校畢業(yè)。鑒于他各科成績都名列前茅,在平叛戰(zhàn)斗中又表現(xiàn)出色,被校長蔣介石和政治部主任周恩來點名留校,并委任他連續(xù)擔任第2期、第3期學生分隊隊長和黨代表。在此期間,他曾參加討伐陳炯明的東征、鎮(zhèn)壓滇桂軍閥楊希閔、劉震寰的叛亂。每次戰(zhàn)斗,都表現(xiàn)出超人的大智大勇,深受蔣介石的青睞和周恩來的器重。
1926年3月20日,蔣介石一手制造了“中山艦事件”,公開迫害、打擊共產黨人。王爾琢義憤填膺,遂與同學蔣先云、陳賡一道,和蔣介石展開三次舌戰(zhàn),并借用學校和社會上的輿論工具,披露這一事件真相,氣得蔣介石大罵“娘希匹”。
同年夏,王爾琢隨部北伐,先后任國民革命軍第3軍第3師黨代表、東路軍先遣軍黨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和26團團長。
1927年春,王爾琢正率東路軍先遣隊向上海挺進,中途趕上來蔣介石的兩位親信。原來,他們受蔣介石委派,以擢升軍長之高官相許,企圖誘使王爾琢脫離共產黨、加入國民黨。王爾琢當即拒絕,并表明永遠做一位共產黨員的堅定信念。蔣介石聞訊,氣得咬牙切齒,遂密令特務對他下毒手。王爾琢獲悉后,立即帶領所部部分共產黨員一同出走。4月底,他們來到上海,向周恩來匯報了有關情況。
這時,由于“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的腥風血雨正烈,上海處于白色恐怖之下,王爾琢被迫轉入地下工作。5月下旬,他與周恩來一同趕赴武漢。同年7月,他隨周恩來奔赴南昌,秘密從事起義前的準備工作。
轉戰(zhàn)四方
1927年8月1日,王爾琢參加了舉世聞名的南昌起義,并擔任起義部隊第11軍25師74團參謀長。在那場劃時代的戰(zhàn)斗中,王爾琢猶如猛虎下山,所向披靡,受到周恩來和總指揮賀龍的高度贊揚。
后來,在起義軍遭受重大挫折的情況下,王爾琢立下誓言:“革命不成功,不剃頭、不刮胡子。”從此,他帶著一捧長須,跟隨朱德南征北戰(zhàn)。他們經(jīng)福建、江西、廣東三省邊境,巧妙地穿過敵人的封鎖線,向湘南進發(fā),并于1928年1月智取宜章城,“打響了湘南暴動第一炮”。隨后,部隊按照中共中央以前所給的番號,稱為工農革命軍第1師,朱德任師長,陳毅任黨代表,王爾琢任參謀長。
接著,王爾琢又先后參與指揮巖泉墟和坪石戰(zhàn)斗,全殲敵許克祥部兩個團,擊潰了許克祥的獨立師,占領了他的司令部和后方倉庫。隨后,他們在中共湘南特委的配合下,發(fā)動了遍及10余縣的湘南起義。其中,在攻克郴縣、資興、永興、耒陽等縣城時,王爾琢又都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
4月底,王爾琢隨部上了井岡山,開始參與創(chuàng)建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的斗爭。
名揚井岡
1928年5月4日,朱德、毛澤東在寧岡礱市舉行了兩軍會師大會,會上宣布成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不久改稱“工農紅軍第四軍”,簡稱“紅四軍”。
“四軍”取意北伐戰(zhàn)爭時期葉挺所在的四軍,當時又被稱為“鐵軍”。紅四軍由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王爾琢任參謀長,陳毅任政治部主任。下設第10師、11師、12師,每個師又下設3個團;第10師的師長由朱德兼任,第11師師長由毛澤東兼任。第10師下設第28團、29團和30團,王爾琢兼任第28團團長。
會師不久,國民黨軍湖南吳尚第8軍5個團、江西楊池生第9師和27師一共5個團又開始對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進剿”和“會剿”。面對來勢兇猛的敵人,王爾琢總一馬當先,率28團接連迎戰(zhàn),并取得了一個個重大勝利,為根據(jù)地的鞏固和發(fā)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從此,28團被譽為“飛兵”,王爾琢則被譽為“飛兵團長”。
1928年7月,湘軍兩個師圍攻井岡山。紅四軍前委決定由朱德、王爾琢率領28、29兩個團襲擊湖南酃縣,抄敵人后方,以解井岡山之圍。兩團雖然一度攻入郴州城,但在強敵的反攻下很快又被迫撤了出來,29團幾乎全軍覆滅,28團也受到創(chuàng)傷,從而釀成“八月失敗”的悲劇。在這危急關頭,王爾琢冒著殺頭的危險抗拒命令,將部隊撤至桂東縣,并在沿途收編了一些29團的散兵,從而避免了更大的損失。
當毛澤東得知28團轉至桂東后,親率31團的伍中豪營趕來接應,并于8月23日在桂東與朱德再次會師。毛澤東一見到王爾琢,就緊緊抓住他的手,激動地說:“你王爾琢保存了28團,功不可沒??!”朱毛二次會師后,又一同返回井岡山。
將星早殞
在28團隨朱、毛重返并岡山的途中,該團2營營長袁崇全乘人不備,竟煽動炮兵連及第5連少數(shù)官兵叛變革命,率隊逃走了。
面對這一緊急情況,軍委中多數(shù)人主張就地消滅叛軍,時為28團1營營長的林彪還當即拔槍欲追。王爾琢卻揮手制止說:“大部分人是受蒙蔽的好人,應爭取過來,更好地為革命保存力量?!边€反復強調:“如果內部再打,損失更大。我了解他們是受了欺騙所為,真正的罪魁禍首是袁崇全。還是我親自去,把他們接回來?!苯又?,他帶少數(shù)兵力乘上快馬,向叛逃方向追去。
8月25日半夜時分,王爾琢行程近百里,追到崇義縣思順圩。袁崇全帶走的戰(zhàn)士們以為有敵情,紛紛拿起槍準備迎戰(zhàn)。這時,沖在最前面的王爾琢大聲喊道:“不要開槍!我是你們的團長王爾琢,是專門來接你們的,快跟我回去吧!”士兵們一聽是王團長的聲音,又驚又喜,混亂的局面也便很快平息下來。
王爾琢向戰(zhàn)士們問明情況后,布置警衛(wèi)排從兩側包圍了袁崇全住處,自己則叫著袁崇全和杜松柏的名字,邊走邊喊:“你們回去吧,既往不咎,我擔保!”而袁崇全一見王爾琢到來,頓感不妙,為逃避軍法懲處,遂沖出房門,朝著王爾琢“砰砰”兩槍……
深受戰(zhàn)士們愛戴的“虎將”王爾琢,就這樣英勇犧牲了!時年僅僅25歲!
青史留芳
王爾琢的遺體被官兵抬回28團后,戰(zhàn)士們都圍著泣不成聲。朱德聞訊趕來,以極其悲痛的心情,在王爾琢身旁肅立默哀很久,接著揮淚長嘆:“我軍失去一位能將??!”
毛澤東聽到王爾琢犧牲的消息,頓時淚流滿面,哽咽道:“王爾琢的犧牲,換回了兩個連,穩(wěn)定了紅軍,挽救了革命?!?/p>
陳毅聽到這一噩耗,也流著淚,說:“王爾琢犧牲,是紅軍的極大損失!”
根據(jù)毛澤東的提議,紅四軍軍部于10月中旬在礱市草洲上為王爾琢舉行了追悼大會。
戰(zhàn)士們臨時搭了座小臺子,中間掛著大橫匾,匾上用棉花精心綴成“赤潮澎湃”4個大字,兩旁掛著毛澤東起草、陳毅書寫的挽聯(lián):一哭爾琢,二哭爾琢,爾琢今已矣,留卻重任誰承受?生為階級,死為階級,階級后如何?得到勝利方始休!
追悼會由陳毅主持,朱德致悼詞。隨后,在朱德的親自操持下,戰(zhàn)士們把烈士的遺體安葬在思順圩外的虎形嶺上……
值得一提的,一是王爾琢犧牲后,朱德不得不心痛地兼任起28團團長,一直到當年年底才把這副擔子放到林彪身上;二是王爾琢犧牲不到半個月,即9月13日,紅四軍生擒了袁崇全這個可恥的叛徒,28團全體官兵召開公審大會,處決了這個敗類,為老團長報了仇;三是建國初期,周恩來總理視察籌建中的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時,發(fā)現(xiàn)沒有王爾琢的照片,十分焦急地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要千方百計征集王爾琢的照片?!焙笤诟锩鼩v史博物館內的那張王爾琢遺照,就是在周恩來的關懷下找到的;四是2009年舉國評選“雙百人物”時,王爾琢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之一。
(摘自《中華魂》,李春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