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華玲
[摘 要] 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國高職學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內容也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如何提高高職學生思政理論課教學的有效性,成為思政教師關注的焦點課題。PBL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中心、體現其主體作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它對全面培養(yǎng)、發(fā)展高職學生思政理論水平以及綜合素養(yǎng)具有較理想的促進作用。就PBL教學法在高職思政理論課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系統(tǒng)闡述,以期為提高高職思政理論課教學的有效性提供更多的參考。
[關 鍵 詞] 高職;PBL教學法;思想政治理論課;主體性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6)28-0056-02
隨著時代的變遷以及我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高等職業(yè)教育也發(fā)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其基本特征就是由傳統(tǒng)的精英化教育逐漸轉向大眾化教育,單一化職業(yè)教育逐漸轉向多元化職業(yè)教育,為社會發(fā)展需要提供更多的高素養(yǎng)復合型應用人才。高職院校思政理論課教學是高職院校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提升高職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為促進高職學生社會化發(fā)展奠定思想基礎。但是,長期以來,我國高職思政理論課多采用傳統(tǒng)的“講授式”“灌輸式”教學模式,易造成學生對原本枯燥、乏味的思政理論課失去學習興趣,加之師生互動少,學生的積極性也相對較低。PBL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中心、體現其主體作用的一種教學手段。本文就PBL教學法在高職思政理論課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系統(tǒng)闡述。
一、PBL教學法在高中思政理論課教學中的適用性分析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學法是1969年由學者Master率先提出,后由學者Brrows加以系統(tǒng)化的;該教學方法最初是以問題為基礎(即問題導向學習)的醫(yī)學教學方法,后逐漸在國際范圍內得以廣泛應用。1984年,我國也引入了PBL教學法,并率先在醫(yī)學類院校加以嘗試,取得了較理想的成效。PBL教學法是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其知識的獲取源自于對問題的認識與解決的過程,即學習者在開始學習并遇到問題后,由問題本身推動其解決問題,激發(fā)學習者自主探究、查找相關信息,并最終解決問題。因此,PBL教學法的教育目標就是利用問題強化學習者對基礎知識的記憶與理解;培養(yǎng)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其非認知能力的職業(yè)素養(yǎng);該教學方法也可以幫助學習者建立自己的學習體系,培養(yǎng)其獨立的批判性思維。故此,PBL教學在高中思政理論課教學中的適用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PBL教學法可以滿足思政理論課的教學目標。PBL教學法側重“從問題中學習”。思政理論課屬于意識形態(tài)性質的課程,其教學目的就是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理論知識,提高學生自主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PBL教學法恰恰可以滿足學生“從問題中學習”,并有效解決“問題”的需求,同時,這也滿足了思政理論課程的教學目的。
其次,PBL教學法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其職業(yè)素養(yǎng)。高校思政教育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使其在學習與未來工作崗位中能夠以自主或合作互助的形式完成工作任務。而PBL教學法的教育目標就是利用各種問題學習強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記憶與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其非認知能力的職業(yè)素養(yǎng),鍛煉其獨立的批判性思維。
二、PBL教學法在高職思政理論課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目前,高職院校學生就業(yè)壓力逐年上升,更多的學生對專業(yè)課的學習較為重視,但對思政理論課的學習興趣較低,也多處于被動學習狀態(tài)。針對該現象,筆者結合我校學生實際情況以及課程安排,著手在思政理論課教學中進行了PBL教學實踐,以探究PBL教學法在高職思政理論課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具體來說,PBL教學組織過程與步驟如下:
1.組建PBL學習小組。由學生自行組成PBL學習小組;每小組人數控制在6~8人之間;以民主形式選取組長1名;由組長根據PBL學習任務進行組內分工,小組成員負責資料收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事宜,同時,組長監(jiān)督組內各成員的學習活動;期末對組內各成員進行評價(該評價占學生成績的10%)。
2.創(chuàng)設學習問題。由教師根據高職思政理論課教學大綱與教材,提出問題。如,以“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教學為基礎,開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的隨拍微視頻實踐討論活動,教師講明此次實踐討論活動的要求。
3.制定計劃。由PBL學習小組組長組織,組內成員共同研討,制定此次實踐討論活動計劃。
4.計劃實施。PBL學習小組成員按照組內的計劃分工,通過共同合作,完成本次實踐討論活動。
5.組內研討。在規(guī)定時間內,由各學習小組組長提交各組的微視頻以及討論結果。教師則指出各組存在的問題,并安排各學習小組進行組內研討、修正。讓6組PBL學習小組對隨拍微視頻中引發(fā)的“真、善、美”等諸類問題進行組內討論,將遇到的問題在組內進行討論解決;組長則將問題解決方案加以系統(tǒng)分析,將不同問題的解決方法予以整合、統(tǒng)一;對于不足之處,可由組內其他學生予以補充。在各小組討論期間,教師則及時、適宜地予以引導,鼓勵各組學生能夠積極地、大膽地提出自己的想法與見解。對各小組在“真、善、美”闡述不清或缺乏理論支撐時,教師可適時、適當地給予相應的引導,使PBL學習小組進行自主的探究性討論、學習,讓學生進一步收集、整理相關理論資料、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該討論、學習過程的重點,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問題的能力。
6.課堂研討。由6個PBL學習小組組長,將自己小組的研討結果在課堂上逐一闡述。教師根據每組的研討結果或不同的理論闡述給予及時的點評,并就相關錯誤予以及時修正。同時,教師還須組織各學習小組對相關錯誤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改進的意見或方向。同時,在小組闡述、研討結束時,教師需要及時將相關的知識要點、難點給予指導性的歸納和總結,令每一個PBL學習小組成員均能明確地理解、掌握問題的難點與關鍵點,并獲得與該問題相關的系統(tǒng)知識。
7.總結與評價。首先,教師需指導各PBL學習小組成員在此次實踐討論活動結束后,及時將研討過程中學習、理解的相關重點知識進行“樹”型總結,以此培養(yǎng)、鍛煉學生自我總結的能力。其次,各PBL學習小組對組員完成問題、自主學習情況進行客觀評價。第三,教師應結合PBL學習小組成員在實踐討論活動中的具體研究、學習、實踐等情況進行評價。評價時,還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自主學習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等;然后再結合各小組的整體完成情況給予組內的綜合性評價。
三、PBL教學法在高職思政理論課中應用的優(yōu)勢分析
與傳統(tǒng)高職思政理論課教學方式相比,PBL教學法在調動學生學習、參與積極性方面更加有效;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在合作中相互學習,并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理解、掌握更多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知識,進而有效地提升教學效果。PBL教學法在高職思政理論課中應用的優(yōu)勢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有效改善了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PBL教學法既提高了學生的出勤率;同時,在學習過程中,其學習態(tài)度、自主學習意識也有了極大的改善與提高。另外,在組內互相的研討過程中,也能夠強化學生對思政理論的知識點、要點的理解,這對提高學生思政理論知識的學習也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其次,有效提升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PBL教學法可以促使學生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激發(fā)其學習積極性,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探究意識;使學生由以往的被動學習逐漸變?yōu)橹鲃訉W習。另外,學生還在合作學習、互相配合的過程中,鍛煉了自己的學習能力,培養(yǎng)了自己的思辨能力、溝通能力以及講演闡述能力。
最后,有效激發(fā)了學生對思政理論課的學習興趣。PBL教學法極大地激發(fā)、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進一步激發(fā)了他們強烈的求知欲與學習興趣;同時,學生為了能夠參與組內、班級內的研討活動,他們往往能夠自主地鉆研教材、精心收集相關資料,這對全面提升學生思政理論課的學習效率也同樣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四、在高職思政理論課中開展PBL教學法的幾點建議
調查發(fā)現,雖然PBL教學法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精神,激發(fā)其學習興趣,但在高職思政理論課開展PBL教學法過程中尚須注意以下問題:
首先,提高教學設計水平。教師在進行PBL教學法的問題設計時,一定要明確教學目標,不要在設計問題時偏離教學目標,進而導致“學無所用”的現象。另外,教師還應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組織水平,通過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將知識傳授者的身份逐漸轉變?yōu)橹笇д呱矸?,指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自主探究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進而提高學生的質疑、釋疑能力。
其次,加強過程指導。PBL教學法主要是依靠小組活動完成的,雖然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只是一個指導者、輔助者,但是,由于一些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相對較差,或是無法進行有效的探究,此時,教師應給予及時的指導,指導其抓住問題的核心,利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進而達到有效提升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另外,個別PBL學習小組組長組織能力較差,導致出現組員權責不清、討論冷場等現象,教師應予以及時的指導,使之能夠改善組員權責問題,提高組員的參與度。
綜上所述,PBL教學法自始至終貫穿于整個“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教師在開展PBL教學法時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以及自身的指導性;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能力為目標,通過提高其質疑、釋疑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提高思政理論課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偉,蒲麗娟.應用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PBL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J].南昌工程學院學報,2011(2).
[2]杜志章.論PBL教學法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應用: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為例[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