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龍
摘 要:抓住中職語文教學的特點,充分挖掘整合資源,在拓展延伸中向學生傳遞正能量。從資源拓展,傳遞“正能量”;因“材”拓展,傳遞“正能量”;拓展延伸傳遞“正能量”的注意事項三個方面進行研究。
關鍵詞:大語文教育;中職語文;拓展延伸;正能量
中圖分類號:G712;G7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13-0052-01
現階段的中職校園,有些學生或沉迷網絡游戲,或沉迷網絡小說,或盲目追星交友。在這少數學生身上,缺乏“正”的能量。語文教學作為母語教學,源于生活,貼近生活,在傳遞“正能量”上有著獨特的優(yōu)勢。在語文教學中巧設拓展延伸有助于突破課堂、教材的限制,把學生的語文學習與他們的生活結合起來,把語文學習與他們的做人結合起來,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向學生傳遞正能量,培養(yǎng)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
一、資源拓展,傳遞“正能量”
語文教學源于生活,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努力貫徹大語文教育觀,處理好語文學習和教材的關系,拓展各種資源,在豐富語文課堂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向學生傳遞“正能量”。比如在新年后的第一堂語文課,為學生朗讀隨州二中校長王桂蘭以“不吃苦,你要青春干嘛”為主題的演講,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并寫下自己的體會。通過將這一資源引入課堂,既鍛煉了學生聽、說、寫的語文能力,又成功向學生傳遞了正的能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資源,如教授辛棄疾的《京口北固亭懷古》時,可以讓學生去觀看百家講壇欄目中的“金戈鐵馬辛棄疾”;可以安排學生推薦自己讀過的充滿正能量的文章;在母親節(jié),可以安排學生與母親對話??傊?,“要把眼光放大,組織和動員社會的可能爭取到的一切條件開展語文教育,才能真正奏效”。
二、因“材”拓展,傳遞“正能量”
語文教材內容豐富,包含了各類文質兼美的文章。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用好教材,從教材中巧妙拓展延伸,向學生傳遞“正能量”。
(1)課文教學中的拓展延伸。教材中的文章,不管是詩歌、戲劇、散文、小說等文學類文章,還是說明文、議論文各種文體,都蘊含著豐富的內涵。在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進行拓展。首先,以小說、戲劇為例。小說、戲劇都是為人生的藝術,與生活密切相關,可以多角度引申。以《警察與贊美詩》為例,在學習了小說的內容后,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蘇比成為流浪漢的不幸和現在啃老一族的“幸運”,還可以引導學生以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華人神探李昌鈺為例去探討“美國夢”,從而在拓展延伸中引發(fā)學生對人生的思考。其次,以說明文、議論文等實用文體為例。這些文章在教學中往往容易局限于文本,其實,作為實用文體,在教學過程中更應聯系實際拓展延伸。比如教學《南州六月荔枝丹》《蟬》《景泰藍的制作》等說明文時,可以引導學生多關注自然、關注生活,而不是將大量的時間用于玩手機等。不管是什么樣的文章,只要認真分析,聯系學生的特點,一定能找到拓展延伸的方向,并在拓展延伸中向學生傳遞正的能量。
(2)口語交際中的拓展延伸。口語交際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在口語交際教學中,不能僅僅滿足于讓學生在課堂上去寫,去說,更應該向社會、向生活去拓展延伸。比如,在教學答詢、協(xié)商等內容時,要求學生利用周末設法到一定的社會場合充當一定的真實角色,在現實生活中去學習、體會,引導學生去認識知易行難的道理,引導學生明白相互理解與尊重的重要性。
(3)應用文寫作、綜合實踐中的拓展延伸。應用文寫作、綜合實踐都是語文教學中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在教學中可以充分拓展延伸。如教學應用文求職應聘信時,不能僅僅教會學生怎么去寫求職應聘信,更應拓展到求職應聘的各方面條件,條件具備時可以讓學生去實地體驗招聘會的現場,從而引導學生去認識自己,規(guī)劃自己,提升自己。比如“低碳環(huán)保,綠色出行”等綜合實踐活動,一定不能局限于課堂的應付式學習,如寫寫標語、設計調查問卷等,而應該切切實實地讓學生走進社會去實踐,去組織這樣的一次活動,從各方面鍛煉學生的能力,讓“低碳環(huán)保,綠色出行”理念深入到學生的內心。
三、拓展延伸,傳遞“正能量”中的注意事項
語文教學中拓展延伸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語文課堂向學生傳遞“正能量”的重要性也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很多時候卻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拓展延伸要選擇恰當的時機,營造一定的氛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特殊日子、生活中發(fā)生的一些大事等等,都可以成為語文課堂拓展延伸的契機。在課文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借助信息化教學手段,通過圖片、音樂、視頻等手段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進入情境,對學生潛移默化地進行教育。其次,拓展延伸要貼近學生生活。拓展延伸,傳遞“正能量”不是說教,不是講大道理。要想達到目的,就必須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比如講團結互助的話題,拓展延伸時,可以聯系當前現實生活中的人和事,特別是同齡人的事例,這就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增進學生的理解。
四、結束語
總之,職校學生需要“正能量”,社會需要“正能量”。語文教學要在用好教材的同時,積極拓展延伸,發(fā)揮好母語教學的優(yōu)勢,向中職學生傳遞“正能量”,促進中職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林新義.創(chuàng)新性中專語文課堂教學探微[J].寧德師專學報,2006(01).
[2]阮秋娜.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淮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