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禾
公司業(yè)績增速已然出現大幅下滑,且其與供應商披露的采銷數據存在較大的出入。
4月8日,北京格林偉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格林偉迪”)首次進入證監(jiān)會預披露大名單,公司主要面向電信運營商及行業(yè)客戶提供綜合接入、寬帶接入設備及專業(yè)解決方案,最終用戶包括企事業(yè)單位、公眾用戶以及電子等行業(yè)用戶。
此次IPO,格林偉迪擬募集資金3.79億元,分別投向“軟件定義接入網絡產品升級與產業(yè)化項目”、“固定移動融合網關產品研發(fā)及產業(yè)化項目”、“行業(yè)物聯網智能通信產品研發(fā)及產業(yè)化項目”和“補充運營資金”。
需要投資者注意的是,格林偉迪業(yè)績增速已然出現大幅下滑,且還患有政府補助“依賴癥”,盈利的持續(xù)性存疑。
2014年,格林偉迪的營業(yè)收入、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3.98億元和5436.16萬元,分別同比增長了39.19%和69.25%。
2015年,格林偉迪營業(yè)收入、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增速分別降至2.74%和7.07%,分別下降了36.45個百分點和62.18個百分點,金額分別為4.09億元和5820.52萬元。
格林偉迪產品主要包括綜合接入設備和寬帶接入設備兩大類。2014年、2015年,格林偉迪“綜合接入設備”銷售收入分別為1.71億元和1.9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了34.99%、11.73%;而“寬帶接入設備”銷售收入分別為2.14億元和1.82億元,增速分別為55.73%和-14.82%。
問題不止于此,格林偉迪披露的采購數據與供應商披露的銷售數據還有數百萬元的差異。
2013-2015年,深圳市雙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雙翼科技”,836301.OC)一直是格林偉迪第一大供應商,金額分別為8913.54萬元、9160.71萬元和1.11億元,占比分別為36.36%、37.29%和41.54%。
雙翼科技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集通信產品的研發(fā)、生產、銷售于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yè),致力于向全球各大通信系統設備集成商和通信解決方案供應商,提供專業(yè)的OEM/ODM服務。雙翼科技于2016年2月份掛牌新三板。
雙翼科技年報信息顯示,格林偉迪是雙翼科技2013年、2014年第二、第三大客戶,銷售金額分別為8070.91萬元和8978.15萬元,占當期營業(yè)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6.26%和17.21%,上述金額分別較格林偉迪披露的采購額少了864.63萬元和181.56萬元。
年報信息還顯示,2015年末,雙翼科技對格林偉迪應收賬款金額為5526.50萬元,占應收賬款期末余額合計數的比例為10.58%。
格林偉迪招股書申報稿則顯示,2015年應付賬款第一大供應商為雙翼科技,金額為6268.32萬元,占比為44.13%,較雙翼科技年報披露的5526.50萬元多出741.82萬元。
雙翼科技還在公開轉讓說明書(等同于A股招股說明書)中表示,公司主要向烽火通信(600498.SH)銷售光接入設備系列和寬帶互聯網視聽終端產品,向中興、格林偉迪、DASAN、上海博達及瑞斯康達銷售光接入設備系列產品。
此外,格林偉迪毛利率遠高于行業(yè)巨頭烽火通信和中興通訊(000063.SZ)20-30個百分點。
2013-2015年,格林偉迪的毛利率分別為49.02%、53.70%和56.55%,中興通訊“運營商網絡”業(yè)務的毛利率分別為37.36%、38.53%和37.06%,而烽火通信“通信系統”業(yè)務的毛利率分別為25.18%、23.97%和25.74%。
最后,一組數據需投資者警惕。2013-2015年,格林偉迪對前五大客戶銷售額合計占當期營業(yè)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6.77%、82.66%和80.68%。其中,僅第一大客戶鵬博士(600804.SH)銷售金額占當期營業(yè)收入的比例就分別達37.19%、44.61%和35.75%。
Wind資訊數據顯示,2015年,鵬博士營業(yè)收入增速出現下滑,當年的營業(yè)收入為79.26億元,同比增長13.83%,較2014年19.67%的增速下降5.84個百分點。2015年,格林偉迪向鵬博士銷售金額為1.46億元,同比下滑17.65%。
格林偉迪也表示,未來如果公司不能滿足客戶需求的變化,不能在電信運營商招標中持續(xù)中標入圍,將對公司的經營造成重大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