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偉
摘 要:數學學習困難是中學普遍存在的問題,現今這個問題越來越受到廣大學者的重視。因此,探尋初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尋求解決的策略和方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將形成初中數學學困生的因素分為學校因素、自身因素和其他因素三個方面,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策略,以期為其他教師提供一些可行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學困生現象;對策解析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6-01-11
一、初中數學學困生現象
1.初中數學學困生的概念
“學困生”,通俗來說即學習困難的學生,是指在知識基礎、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能力、心理品德等方面存在偏離常規(guī)的結構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開發(fā),能力目標、知識目標均不能達到教學大綱或課標基本要求的學生。
2.初中數學學困生出現的原因
學困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社會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但我認為大部分學困生都是后天形成的。學困生缺乏學習上的主動性,嚴重地阻礙了其自身在學習上的進步。大量研究表明: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不僅取決于他的智商,還取決于他情意的發(fā)展。情意包括求知動機、理想和抱負、意志的堅定性、興趣和情緒的穩(wěn)定性、獨立性、好勝心和自我意識七個方面。掌握這些知識對我們實施學困生轉化研究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綜合來說,我認為,造成數學學困生現象的原因有學校因素、自身因素和其他因素三個方面。學校因素主要為學校沒有從德、智、體、美、勞多方面全面培養(yǎng)學生,只重視優(yōu)等生,忽視了學困生,學校教學質量一般等。自身因素主要為不能自律意識差,學生個人品德、思想等發(fā)育不全面,缺乏正確引導,學習理解力較差等。其他因素主要為家庭方面影響、社會風氣影響等。
二、對策解析
1.學校因素
學校因素是造成學困生現象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學校因素中影響最大的因素是教師。學校方面除了學校應該重視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外,更多的應該注重對教師、對學生的培養(yǎng)。
學校應全面培養(yǎng)學生。新課改下的數學教學應該堅持“以人為本,以人的終身發(fā)展為本”,學校應該以促進學生持續(xù)、全面、健康發(fā)展為出發(fā)點和歸結點;以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為主要學習方式;以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自主實踐能力、探索創(chuàng)新能力和數學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目的,對學生進行全面培養(yǎng)。
教師應注重教學方法。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可以采用普雷馬克原理來進行教學,可以用學生喜歡的方式作為一種強化手段,以刺激學生做出教師期望他做出的行為。此外日常工作中教師應該注意積累,與別的教師進行溝通討論等,尋找其他合適的教學方法。
教師應尊重、鼓勵學困生,增強學困生的自信心和安全感。在日常數學教學活動中,優(yōu)等生幾乎處處受到優(yōu)待;而學困生則處處受到冷遇,部分教師還會對學困生進行人格上的侮辱。這些做法都是非常不對的,教師宜采用心理教育的方法,對學困生,應更多地關注,尊重、信任、鼓勵他們,用愛心消除學困生的自卑感。學困生的心理十分矛盾,他們常常對學習表現得滿不在乎,但內心卻很自卑,總覺得低人一等,和老師之間總有一層隔膜。因此,教師要從生活上關心他們,學習上幫助他們,用愛心叩開學生的心靈。
2.自身因素
數學學困生自身的因素比較多,個人覺得行之有效的應對方法是教師、學校、父母相互配合,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針對學困生個人制訂科學的、專門的教學計劃使其發(fā)生轉變。
3.其他因素
父母應該對自己的教育方式進行反思,與孩子交心,家長之間可以針對自己的教育方式相互交流討論等。父母對學困生孩子要多給予贊許,及時予以鼓勵、肯定并強化這一行為。
初中數學學困生是現代教育中客觀存在的一個群體。新課程要求教師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因此,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應有的發(fā)展和提高,是落實“以人為本”理念的具體體現,是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的發(fā)展的要求。對數學學困生的轉換是一個長期、艱苦而又細致的工作,需要教師充滿愛心,摸清學困生的心理特點,深入了解主客觀原因,因勢利導,對癥下藥,幫助學困生實現轉化。
參考文獻:
[1]常 磊.如何備好一堂數學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周偉麗.初中數學“學困生”學習困難成因分析與化解[J].教學月刊(中學版下),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