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才素
摘 要: 朗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一環(huán)。培智學生應具有一定的朗讀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適應社會群體生活。本文通過對培智學生的朗讀奠定基礎(chǔ)、激發(fā)興趣、模仿入境、多形式朗讀、及時評價并鼓勵表揚等方法,多方面培養(yǎng)其朗讀能力。
關(guān)鍵詞: 培智學生 朗讀能力 培養(yǎng)方式
朗讀是語文教學中最常見的基本訓練方式,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點訓練項目。朗讀是多種感官參與的以聲釋意的活動,其表現(xiàn)形式為用響亮、清晰的用聲語言轉(zhuǎn)換書面的文字語言。在教學中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可通過朗讀獲得感知,掌握文章的語氣、節(jié)奏、句式、格調(diào),揣摩作者蘊涵的情趣和意旨,充分感知課文準確的用詞,生動的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趣等,使課文內(nèi)容立體化、形象化,進而對文章的內(nèi)容產(chǎn)生真切的感受,產(chǎn)生學生情感的共鳴,提高語言的感受能力。正如古人所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笨梢娎首x在語文學習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對培智學生進行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顯得更重要。
培智學校教育的最終目標是使智障兒童適應社會生活,自食其力,回歸社會主流。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培智學校根據(jù)智障兒童智力程度的不同,設(shè)置了不同的科目,如為智障兒童設(shè)置了語文課、常識課和勞動技能課等科目。培智學生(本文研究的培智學生是輕度智障兒童)要適應社會群體生活,必不可少的是掌握口語交際能力。要掌握好口語交際能力,必須培養(yǎng)朗讀能力。
在朗讀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培智學生在朗讀時存在以下問題:朗讀錯字、丟字、添字、重復、唱讀、讀破句子、缺乏感情不流利有口吃現(xiàn)象、聲音不響亮、怕別人笑找借口不讀等,這些問題影響朗讀教學的進展。要解決以上問題,切實有效地提高培智學生的朗讀水平,就要從培智學生的朗讀基礎(chǔ)抓起,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做好朗讀指導,以收到預期效果。
一、加強識字教學,奠定朗讀基礎(chǔ)
只有發(fā)音準確的朗讀才能引起人的美的享受。培智學生由于智力水平的限制,常常忘記字的讀音。心理學家認為,只有通過反復練習才可以同遺忘做斗爭。那么,如何做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首先要強化生字的拼讀。培智學生與普小學生一樣,不認識和不懂意思的字詞不能只問老師,只有向字典學習才行。在學習生字的時候,加強生字的拼讀。如對學生進行個別讀、集體讀、輪讀等多種形式的拼讀,使學生牢牢記住生字。其次,幫助學生擴大識字量。培智學生學習比較被動,老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學習。比如學習生字后,組織學生查字典比賽,或者組織學生看有文字敘述的圖書,在圖畫解釋中尋找學過的生字,加深學生對生字的認識,同時豐富詞匯。
二、重視聽讀,激發(fā)興趣
有位教育名家指出:“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興趣?!迸嘀菍W生的智商普遍較低,感覺遲鈍,難以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情感,更難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因此,要使培智學生對即將感知的對象充滿濃厚的閱讀興趣,就要注重在課文“初次見面”時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特別是在學習自然景物、革命故事、寓言等類型的課文前,充分利用示范朗讀,發(fā)揮無形的情感效應。如在教學《春天在哪里》一課時,帶領(lǐng)學生通過視頻欣賞春天的美景,范讀課文,在有感情地朗讀中,讓學生感受春天的優(yōu)美,激發(fā)學生要一讀為快的欲望。同時,老師還可以播放一些音頻文件,讓學生反復聽讀,刺激學生的聽覺器官,使學生全面感知課文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范讀領(lǐng)路,模仿入境
學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達到有感情,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范讀。模仿是兒童的天性,培智學生也是如此。范讀能使學生很快入境,學生模仿久了,就會形成知識的積累,那么讀書的能力也就形成。老師聲情并茂、富有情趣的范讀,定會撥動孩子們的心弦,他們肯定會產(chǎn)生“老師為什么能讀得這么好”的念頭,并且會表現(xiàn)出躍躍欲試的樣子,而有的學生已經(jīng)在底下小聲讀著。這時,我會不失時機地告訴他們,朗讀時要學會把自己當做課文中的人物,進入角色,富有感情地朗讀,并注意臉部表情,這樣就能把一篇文章讀得有聲有色,妙趣橫生。
范讀一般有三種形式:一是講前范讀,一般適合于情境教學的文章。二是講中范讀,適合于范讀課文中精彩的或重要的句段,多在理解課文的基礎(chǔ)上進行。三是講后范讀,具有一定的欣賞性、品位性,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
四、運用多種手段,引導學生感受朗讀的樂趣
培智學生的有意注意持續(xù)時間短,容易受周圍事物的影響。單調(diào)的朗讀方式只會使學生讀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因此,教師要適當變換朗讀形式,引起學生朗讀的興趣。在閱讀教學中可以采用的朗讀形式有導讀、領(lǐng)讀、個人讀、集體讀、分組讀等,但最能引起學生的朗讀興趣。感受朗讀樂趣有以下幾種朗讀形式。
1.分角色朗讀
即讓學生讀課文里描述的不同角色。如《小鴨子學游泳》一課,讓學生戴上頭飾,變成鴨媽媽、小黃毛小鴨、眾多小鴨子,各自朗讀對話的語句。此時,學生已把自己當做是課文里的一員去感受、去理解,所以讀得入情入境。
2.表演式朗讀
即在分角色朗讀的基礎(chǔ)上,加上自編的動作,邊讀邊演。學生走進課文,用繪聲繪色的朗讀,形象貼切的表演,把課文所描述的情境展現(xiàn)出來,讓人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一邊做動作,一邊讀,在做做讀讀中,深化對課文的感悟理解。如《聰明的馬小明》和《司馬光》等課,可以采用這種朗讀方式,以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
3.競賽式朗讀
培智學生雖然缺乏好奇心,但是他們喜歡參加競賽活動,希望自己在競賽中獲勝。因此,我在班上開展“誰是最佳朗讀員”的活動,并貫穿每一課的朗讀教學中。競賽式朗讀最能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參與性,從而促進學生朗讀水平的提高。
4.配樂朗讀法
音樂作用于人的聽覺,啟動人的想象與聯(lián)想,它是渲染情境、營造氣氛的重要手段。配樂朗讀就是讓學生伴隨樂曲朗讀。培智學生喜歡聽音樂,對音樂很感興趣。配樂朗讀最能激發(fā)他們的朗讀興趣。配樂朗讀訓練是一種既經(jīng)濟又方便的創(chuàng)設(shè)情境的方式,教師不必花很大的人力和時間準備,只要在平時注意搜集一些適合配樂朗讀的樂曲就行。如選用悅耳動聽、悠遠古老的古箏樂曲,那舒緩、輕悠的旋律撥動學生的心弦,喚起學生豐富的想象,使他們?nèi)缗R其境。
五、及時評價,多鼓勵表揚
朗讀評價,應采用激勵性的評語,盡量從正面加以引導,在評價時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聆聽,善于發(fā)現(xiàn)每一個學生的不同優(yōu)點,多給予恰當表揚,少一些批評,多一些微笑和鼓勵,少一些單一的評價及評判,學生樹立讀好的自信心,會讀得更精彩。在教學中,教師們評價時經(jīng)常愛說的是“你讀得非常好”、“你讀得真不錯”之類的話。其實,教師應用心聆聽學生的朗讀,切實發(fā)現(xiàn)他們朗讀中的優(yōu)點,即使是一個詞、一句話也給予肯定。培智學生會在教師的鼓勵中消除膽怯心理,樹立自信心,讀的興趣就會濃厚,朗讀水平就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