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福利會幼兒園 楊 娟
?
加強膳食管理提高營養(yǎng)效力
中國福利會幼兒園楊娟
經過六十多年的研究與積淀,我園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及營養(yǎng)需求,形成了一整套科學管理幼兒營養(yǎng)膳食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幼兒需要全面、均衡地攝入各種膳食營養(yǎng),為此,我們聚焦幼兒菜譜,科學制訂每日進餐方案,合理配制各種飲食,保證幼兒營養(yǎng)攝入。
1.提供少量多樣蔬菜。我們觀察幼兒進餐情況發(fā)現(xiàn),多數幼兒不喜愛吃蔬菜,對綠葉菜尤為抗拒。為改變這一狀況,我們在制訂食譜時,特地把“兩菜一湯”的配置升級到“三菜一湯”。在蔬菜供應總量不變的情況下,提供兩種蔬菜,將每種蔬菜的供應量減半。對于幼兒不太喜歡的胡蘿卜、黑木耳、香菇、蝦皮等,則在每次燒菜時適當放入少許。通過增加蔬菜品種、減少同一品種蔬菜分量的方式,幼兒每月進食的蔬菜品種由原來的130多種增加到150多種,攝入的營養(yǎng)更為全面和均衡。
2.增加魚蝦的攝入次數?!吨袊衅凇⒉溉槠趮D女和0-6歲兒童膳食指南》中明確指出,幼兒魚蝦類攝入量每日為40~50克,禽畜肉類每日為30~40克。由于魚蝦類食材加工處理煩瑣,且魚刺等容易導致安全隱患,因此,幼兒園更愿意讓幼兒食用禽畜肉類。為了讓幼兒吃到更多的魚蝦,我們根據魚蝦的特性,在剔骨、粉碎、烹調等一系列工序中,研發(fā)出多種特殊的加工手法,把食用魚蝦的次數由每周2次增加到4次,均衡了葷菜中各營養(yǎng)素之間的搭配,使蛋白質、脂肪的攝入量得到有效調整和優(yōu)化。
3.開發(fā)堅果食品補充微量元素。營養(yǎng)分析時,最讓我們煩惱的是鋅的攝入量常常難以達到指標。在查閱了各種食物營養(yǎng)含量后,我們把部分食用油改為花生油,這樣一來,幼兒鋅的攝入量明顯提高。進一步檢索發(fā)現(xiàn),堅果類食品的鋅含量較高。為此,我們根據堅果的特性,在保證幼兒進食安全的前提下,研究開發(fā)了一系列堅果食品,不僅有效提高了幼兒一餐兩點中鋅的攝入量,還逐步改善了幼兒因為缺鋅而產生的食欲減退和挑食偏食等問題。
幼兒期,各年齡段的幼兒動手能力、咀嚼能力、消化功能等都存在較大差異。我們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將同一種食材加工制作成不同的菜肴,幫助幼兒消化吸收。托班幼兒的咀嚼功能較弱,我們把食材切成碎末,燒透做軟;小班幼兒咀嚼能力逐漸提高,我們把食材切成絲、片、丁等形狀,鼓勵幼兒進行咀嚼;對于中、大班幼兒,我們逐步提供一些切成塊狀的食物,適當促進其口齒運動,鍛煉咀嚼功能。
在實踐過程中,我們逐步研制出一系列使用同一食材、面向不同年齡幼兒的個性化菜譜。以“蝦譜”為例:托班寶寶年幼,乳牙尚未長全,我們把蝦仁攪成蝦茸,蒸熟后切成蝦茸粒,輕輕一咬,蝦茸粒即可嚼碎下咽;小班寶寶乳牙基本長全,咀嚼能力逐漸發(fā)展,我們把蝦切成蝦仁粒,讓小班寶寶適當進行咀嚼;中、大班幼兒,我們準備的是剝去大半個蝦殼的基圍蝦、對半切開的開片蝦,甚至是整只大蝦。這不僅給幼兒提供了咀嚼的機會,更在美食的同時鍛煉了動手能力。
幼兒對于一些質地堅硬、纖維素長的食物往往咀嚼不了、消化不良、吸收不透;對于一些營養(yǎng)價值很高,但有特殊氣味或特殊滋味的食材,常常會排斥和拒絕。經過多年實踐研究,我們總結出一套高難度的食材加工制作辦法,讓幼兒接受并愛上“特異”食物,充分發(fā)揮各種食品的營養(yǎng)效力。
1.變嫩。以牛肉為例,牛肉中含有十分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組成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但是,由于牛肉的肌肉纖維韌性強、肉質老,難以咀嚼吞咽,許多孩子不愿吃。為此,我們專門研制出一整套烹飪牛肉的攻略:一是攻堅,把牛肉去除筋膜打成牛肉泥,讓難以咀嚼的牛肉變嫩;二是優(yōu)化,把牛肉泥制成肉茸,蒸熟后切成小牛排、牛肉丁等不同形狀;三是美化,根據牛肉的形狀,配上不同顏色、不同口味的時蔬,如山芋、洋蔥、青椒等,讓牛肉“秀色可餐”,激發(fā)幼兒的食欲。
白玉餃
2.去腥。以鴨肝為例,鴨肝富含維生素A和鐵、鋅等元素,具有養(yǎng)血、明目之功效??墒?,鴨肝特有的腥、臊、膻味嚇退了絕大多數孩子,因此,去除腥、臊、膻味成為烹調鴨肝的關鍵。在烹調鴨肝前,我們先把鴨肝徹底清洗干凈,加入料酒浸泡,讓鴨肝內的血水充分滲出后再洗凈。用刀背去除筋膜和苦膽,用刀面不斷碾壓將鴨肝制成肝泥,然后蒸成肝糕。再把肝糕切成不同形狀,搭配上獼猴桃、草莓、哈密瓜等時令水果,快速翻炒,制成美味的水果鴨肝。經過巧妙加工,不僅去除了鴨肝難聞的異味,而且,水果的酸甜可以蓋住鴨肝的苦味,水果中的維生素C又可以促進鴨肝中鐵質的吸收。
3.剔骨。以魚為例,魚具有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但因不易剔骨(刺),幼兒食用時存在一定安全隱患,不少幼兒園選擇不吃或少吃。我園經過長期實踐,總結出一些剔骨的方法。對于骨、刺較大的魚類,如青魚、黑魚等,先剔除魚的大骨、大刺再去除魚皮后切成小塊,放入絞肉機中反復絞成魚肉末,然后再放入攪拌機中,加入調味料,繼續(xù)攪打成細膩光潔的魚肉泥。此時的魚肉沒有任何細小的骨頭,且更具有彈性。將攪打好的魚肉泥做成魚肉丸子,或放在容器內蒸制后切成魚糕片、魚糕丁,便可放心讓不同年齡段幼兒食用。對于一些骨、刺相對較少的魚類,如鯧魚、鱖魚、鱸魚等,剔除大骨、大刺后,將魚肉切成小塊或者小粒。或用醬油腌制45分鐘左右,待入味后,放入烤箱中烤制;或用少許黃酒、細鹽、淀粉上漿后滑炒;或用茄汁翻炒;或紅燒。
4.混搭。以堅果為例,堅果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但不宜大量攝入。我們根據不同堅果的特質,陸續(xù)研制出一系列堅果點心:一是把堅果打碎制成餡料。如分別把板栗、核桃、花生等磨成粉,再加工制成點心餡料,做成板栗小雛菊、核桃棗泥卷、蓮心酥皮派、花生核桃酥等誘人可口的點心。二是把堅果碾碎拌入面粉。如將夏威夷果、腰果等各種堅果碾磨成粉末或打成碎粒,和在面粉中制成各式餅干等。玲瓏的造型、可口的味道、可愛的色彩,能使幼兒忘記堅果特有的氣味,食欲大增。三是將小粒堅果外嵌于點心表面。如將顆粒較小的松仁、瓜仁等堅果直接鑲嵌于點心表面,或將大顆堅果打碎后鑲嵌于點心表面,制成松仁馬拉糕、瓜仁麥芬、腰果蜂糕等,使原本軟糯的面點平添一種奇妙的口感,深受生性好奇的孩子們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