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
摘 要 文章采用文獻資料、觀察、歸納分析等方法,對散打擊打力度的含義做出分析,并根據(jù)分析含義內(nèi)容來提高擊打力度以及影響擊打力度的因素進行探討,旨在為散打運動員的教學和訓練提供參考依據(jù)。
關鍵詞 提高 散打 擊打力度
中圖分類號:G85 文獻標識碼:A
0前言
散打它以踢、打、摔為主要技擊內(nèi)容,是兩個人按照一定規(guī)則進行斗智較技的對抗性體育項目。它是武術運動對抗形式之一,是武術運動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散打做為格斗項目在與世界接軌的過程中必須保持中華武術特點的情況下不斷借鑒外來格斗術的優(yōu)點。而擊打力度是所有格斗運動員競技水平的體現(xiàn),只有提高擊打力度才能表現(xiàn)出散打技擊的威力。本文對提高散打的擊打力度相關的幾個問題探討分析,旨在為散打運動員訓練提供參考依據(jù)。
1散打攻擊力度的含義和提高攻擊力度的方法
散打擊打力度是指運動員在攻擊意識的支配下對對手攻擊的動作頻率和動作力量。由此可見散打的擊打力度主要就是指動作頻率與動作力量,而提高擊打力度實際上也就是提高這兩項。而提高動作頻率是前提,提高動作力量是基礎。
1.1提高運動員的動作頻率
動作頻率指是指單位時間內(nèi)完成動作數(shù)量的能力。散打要求以最短時間完成一套動作組合,發(fā)揮最大動作頻率。動作頻率的提高會縮短作用的時間,在拳腿質量不變的情況下,其頻率越快則擊打力度就越大。動作頻率訓練的方法學要素:
(1)練習強度 :練習強度的選擇和安排必須使運動員機體產(chǎn)生適應性的變化。 練習強度合理,有助于動作頻率的適應性變化。博母帕認為,為了有效地提高動作頻率,練習強度應在次最大強度和最大強度之間。普拉托諾夫進一步認為,運動員以最大速度能力的90%-100%完成較短時間的運動,有利于提高動作頻率。低于這種速度,會大幅度降低訓練效果。
(2)練習的持續(xù)時間和練習量 :配對反應練習的持續(xù)時間,只要運動員處于適宜的興奮狀態(tài),練習就可繼續(xù)進行。訓練實踐中,做 30-60 秒鐘的拳、腿法速度性組合練習,保持極限強度和次極限強度動作的狀態(tài)。練習量的控制以保持最大速度能力為準則。當疲勞出現(xiàn),不能繼續(xù)保持最大速度時,應停止練習或轉向其他內(nèi)容的訓練。
(3)組間休息:散打動作頻率成組練習之間的休息時間一般為2-3分鐘,休息時間過長會導致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興奮性降低。
1.2提高散打的動作力量
動作力量散打的力量練習根據(jù)散打運動的特點,可分為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三種?,F(xiàn)在我們研究的對動作力量主要指的是最大力量和速度力量,而力量耐力的好壞主要不是提高或降低攻擊力度而是作為影響攻擊力度發(fā)揮的因素,所以暫且先不談這個。
1.2.2快速力量的訓練(爆發(fā)力的練習)
所謂的爆發(fā)力是快速力量的一種,是指張力已經(jīng)開始增加的肌肉以最快的速度克服阻力的能力。爆發(fā)力是散打運動員能否重擊對手的關鍵。爆發(fā)力是力量與速度的結合。散打運動員爆發(fā)力的訓練,一般根據(jù)散打運動的特點進行練習,如“空擊”練習,一般以最快的速度不留余力的單個散打動作或組合動作進行空擊練習;也有借助于外力,如用膠帶拉力器等,綁在手上或腿上克服彈性阻力做沖拳、邊腿等動作進行散打專項爆發(fā)力練習;還有手抓啞鈴沖拳等進行爆發(fā)力的練習。以上練習都應該模仿散打動作進行,這樣才能把爆發(fā)力直接應用到散打的實戰(zhàn)中,直接提高散打運動員的擊打效果。
2影響擊打力度的因素
2.1耐力素質對擊打力度的影響
耐力下降則擊打速度就下降,也就打不出有威力的拳腿,新規(guī)則要求每局凈打3分鐘,這對耐力要求更高,體力消耗也更大,故提高攻擊力度,耐力也不容忽視。
2.2柔韌性影響擊打力度的提高
柔韌發(fā)展不充分,不僅踢不出爆發(fā)腿擊,而且會影響整個身體動作的協(xié)調、靈活,影響技術動作的準確流暢。
3結論與建議
中國散打在實踐中不斷的發(fā)展、成熟,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擊打力度還不夠。為了能和世界接軌,必須提高擊打力度,增加比賽的商業(yè)價值和觀賞性。在規(guī)則上也要做一些適當?shù)母倪M支持和鼓勵以提高擊打力度。
參考文獻
[1] 李春波.對散打攻擊力度的分析[J].搏擊·武術科學,2008(9):56.
[2] 王憲忠.影響散打運動中沖拳力量的因素[J].體育世界·學術,2006(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