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玲云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和城市化的發(fā)展,新生代農民工正在成為城市化建設的主力軍,他們在現代化建設中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新生代農民工的素質水平和受教育程度不僅影響到了他們自身的就業(yè)水平和勞動質量,同時也影響到我國整體人口綜合素質的提升,因此,對新生代農民工的繼續(xù)教育需求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才能加快城市化進程,才能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關鍵詞】城市化進程;新生代農民工;繼續(xù)教育;教育需求
【中圖分類號】G7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18794(2016)06005803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fā)展,全球已經進入了知識化時代。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地擴充新的知識,滿足適應社會的新的教育需求,才能夠更好地生存。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但是人力資源的綜合素質并不高,在城市化進程中,新生代的農民工作為核心力量,肩負著建設的重要責任,因此,探究新生代農民工的繼續(xù)教育需求,并提出一些解決的辦法,不僅有利于城市化進程中建設任務的完成,同時也可以提高我國人力資源的綜合水平。
一、新生代農民工基本情況
1新生代農民工的人口規(guī)模
據我國統(tǒng)計數據資料顯示,到2009年,我國的農民工總人口數達到了2.3億,其中1.5億為外出農民工。1980年之后出生的新生代農民工人口總數占到了外出農民工的60%以上,這也說明了,到目前為止,我國的新生代農民工人口數量至少在1億以上。從地區(qū)的分布來看,新生代農民工主要集中到東部經濟發(fā)達的地區(qū),在中西部地區(qū)數量相對較少。
2新生代農民工的受教育水平
在新生代農民工中,普遍還是初中文化水平。據國家統(tǒng)計局的統(tǒng)計,新生代農民工的受教育水平高中以上的占很少的一部分。雖然與我國的第一代農民工相比,他們的文化水平要高一些,但是仍然是以初中文化水平為主,甚至有一些初中都沒有畢業(yè)。
3新生代農民工的成長經歷
所謂新生代農民工,也就是出生于上個世紀80年代之后的農民工。而從當時的背景來看,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因此,他們大多數為獨生子女,兄弟姐妹的數量較少,這一點明顯不同于第一代農民工。由于當時我國的經濟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發(fā)展,因此,他們的童年時期也都是在學校中度過,但是他們的父母外出打工的情況比較常見,所以青少年時期并沒有務農的經歷,所以畢業(yè)后會選擇到城市打工。
4新生代農民工的群體特征
新生代農民工同其他80后一樣,對未來有著美好的憧憬,他們年輕有活力,并且有著獨立的個性。他們受教育程度要高于父輩,雖然還屬于農民,但是他們并不懂得如何務農,而是對城市生活充滿了期待,因此,他們追求到城市中進行工作和生活。正是由于農民工對自身的不滿,他們需要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實現改變,所以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較強,他們渴望通過學習來創(chuàng)造更多的財富,希望政府能夠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與此同時,在他們身上,還有著吃苦耐勞的精神,但是由于出生于計劃生育的年代,在小時候受到的關愛較多,因此,對于挫折往往沒有體現出耐受力。
二、城市化進程中農民工的生存狀況
1邊緣化的居住分布
新生代農民工始終披著“農民”的外衣,因此,他們的經濟條件較差,思想文化素質不高。在城市中,他們往往居住在房租較低、消費水平不高的地區(qū)。所以,一些貧困的地區(qū)和城鄉(xiāng)結合地區(qū)是新生代農民工居住較為集中的地區(qū)。在這里,不僅所需的生活成本比較適合,而且居住在這里的人群基本和他們有著相同的境遇,因此,能夠在生活中較好地相處,產生相互認同的感覺。
2邊緣化的社會地位
新生代農民工仍然屬于農村人口,雖然他們居住在城市中,一些行為方式都與城市人比較接近,但是由于他們所接受的教育水平不高,綜合素質等都要明顯低于城市人,所以并不能夠得到非常穩(wěn)定的工作,工資待遇也都相對較低。在社會地位上,他們明顯低于城市居民,他們很少有能夠擠入上流社會的機會,并且由于新生代農民工的法律意識較為淡薄,即使自身利益受到侵犯也很少會保護自己,所以他們的社會地位處于邊緣化。
三、農民工在城市化進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自從實行了改革開放的政策,我國的經濟得到了巨大的發(fā)展,農民工的不斷涌入為城市發(fā)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新生代農民工作為我國產業(yè)工人的核心力量,在建設中做出了突出貢獻。在我國東部沿海等發(fā)達地區(qū),許多工廠企業(yè)的主要工人多數為年輕一代的打工群體,其中的新生代農民工占到了80%以上,是我國制造業(yè)的主力軍。不論是城市中林立的高樓大廈、還是城鎮(zhèn)中便利的柏油馬路,輝煌中都凝聚了農民工勤勞的汗水。農民工低廉的勞動力也促使我國很多行業(yè)在國際競爭中有著先天的優(yōu)勢,為行業(yè)的國際化發(fā)展,奠定了良好開端。即便是近些年來,全球范圍內爆發(fā)了經濟危機,但是,我國的經濟仍然保持了高速增長的趨勢,對全世界的經濟復蘇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新生代農民工勤勤懇懇的勞動值得充分肯定。
四、新生代農民工繼續(xù)教育需求分析
1農民工市民化所帶來的繼續(xù)教育需求分析
所謂農民工市民化,也就是指農民工離開自己的農村家鄉(xiāng),到城市中務工或是經商,并且通過自身不斷的努力,最終融入城市生活,成為城市市民的形象。新生代的農民工要想實現自身的市民化,需要從四個方面來對自身進行逐步的改變。首先是轉變自身的勞動地位,逐步轉變成為正規(guī)化的勞動力。并且,農村戶口也要轉變成城市戶口,實現身份上的轉變。同時,新生代農民工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最后,還要對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一些行為進行改變,以使自己更加城市化。
新生代農民工在城市中處于邊緣化的地位,因此,要想能夠進入上一層的社會,他們必須要通過教育來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生產技能。素質和技能水平的高低影響著他們在工作中的待遇水平,從而對他們在城市中的生活和競爭力產生了影響。跟城市居民相比,農民工的整體素質都不高,他們僅僅是完成了國家的義務教育,而城市中的居民由于處于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中,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更多,所以,這種教育上的差異,也導致了農民工在社會地位上要處于弱勢。因此,新生代農民工如果只依靠自己,很難打破現有的這種情況,低收入、低技術、低地位的境遇會一直循環(huán)下去,這也會嚴重影響到和諧社會的建設。因此,新生代農民工必須要繼續(xù)接受教育,才能夠實現自身的市民化。他們對于繼續(xù)教育的需求不僅僅是體現在專業(yè)技能方面,同時也要不斷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綜合素質,要讓新生代農民工習得先進的生產知識,同時要讓他們獲得城市的尊重。
2從綜合素質角度考慮新生代農民工的繼續(xù)教育需求
從整體上來看,新生代農民工的素質明顯高于第一代的農民工,因為他們接收了國家的九年義務教育,自身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文化知識,初步具備了學習的能力。但是,由于他們出生于農村,經濟條件的限制和生長環(huán)境的影響,導致很多新生代的農民工幾乎沒有接觸到高等教育,多數新生代農民工是在初中畢業(yè)之后就選擇了到城市中進行打工,所以造成了他們獲得職業(yè)教育的機會很少,在激烈的競爭中,由于文化水平低,又不具有一定的職業(yè)技能,因此,無法滿足日益發(fā)展的社會對于人力資源的需求。所以,在城市中的工作不穩(wěn)定導致了收入不高,生活狀態(tài)難以繼續(xù)改善。新生代農民工與第一代的農民工相比,他們的需求有了更多的發(fā)展,他們希望能夠通過在城市中工作,提高經濟收入的同時,逐步適應城市化的生活,最終成為城市居民。但是,他們缺乏職業(yè)技能,綜合素質較低,導致了他們的生存局面尷尬。甚至有些新生代農民工在城市中因為感受不到溫暖,自己無法融入到城市的生活當中,同時也受到城市喧囂和紛亂世界的影響,自己逐漸失去了一些農村淳樸、誠實的品格。因此,必須對新生代農民工進行再教育,要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提高他們的職業(yè)技能,幫助他們去改變現狀,讓他們更好地為城市化服務,從而實現他們的人生價值。
五、實現新生代農民工繼續(xù)教育的途徑
1制定新生代農民工繼續(xù)教育的管理制度
通過對新生代農民工進行調查,我們發(fā)現,他們愿意通過支付一定的費用來實現繼續(xù)教育。但是,由于他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中的日常開銷因素,使他們的教育費用承擔能力有限,阻礙了他們再次接受教育。所以,對新生代農民工進行繼續(xù)教育,必須要發(fā)揮政府的作用。農民工渴望接受教育,政府應該制定相關的政策,對農民工實行免費的教育培訓,或者是收取少量的費用,由政府進行補貼的方式來進行,這樣降低了他們的學習成本,也使得新生代農民工接受繼續(xù)教育更加現實。同時,在學習期間,他們無法繼續(xù)工作,造成的收入損失問題政府也應該考慮到,對他們給予一定的財政幫助,解決他們的生活費用問題。
2制定相關的政策鼓勵各利益相關者幫助農民工進行再教育
對新生代農民工進行再教育,不僅僅關乎到農民工個人的發(fā)展問題,同時對于構建和諧的小康社會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國家也出臺了一些相關的文件,要求重視新生代農民工的問題。為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舉措。首先,政府部門應該積極鼓勵一些教育機構參與新生代農民工的教育培訓,如果能夠取得顯著的效果,政府部門可以給與一定的財政補貼或者減免其賦稅。其次,政府也要樹立一些新生代農民工優(yōu)秀榜樣,并且通過多種媒體進行宣傳。榜樣的力量是偉大的,有了榜樣之后,新生代農民工也會產生積極學習的心態(tài),增加學習的熱情。最后,政府也要對社會中的一些出版物進行引導,請一些專家編著一些適合于農民工學習的書籍,同時對出版社進行補貼,降低書籍的價格,讓新生代農民工能夠買得起學習用書,進行自我培訓和教育。
【參考文獻】
[1]劉壽堂.繼續(xù)教育:成就新生代農民工發(fā)展的必由之路[J].繼續(xù)教育研究,2009,(11):70—71.
[2]嚴翅君.警惕:新生代農民工成“職業(yè)枯竭”早發(fā)群體[J].江蘇社會科學,2010,(1):125—131.
[3]陳文龍.現代化視野下新生代農民工繼續(xù)教育問題研究[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0,(9):10—12.
[4]吳漾.論新生代農民工的特點[J].東岳論叢,2009,(8):57—59.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urbaniz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s becoming the main for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ization, and theyre playing a great role in the modernization. The quality level and education level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do not only affect their own level of employment and labor quality, but also affect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whole population. Therefore, studying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demand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then educating them pertinently could help to promote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Key words】process of urbanization;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continuing learning; demand of education
(編輯/樊霄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