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摘 要】要建立高效的初中思想品德課堂,不僅需要老師給學生建立一個和諧融洽的課堂,還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和高度參與,學生懂得高效的學習方法和掌握對人生的認知規(guī)律才是思想品德課教學的最終目的。教師的任務不僅僅是傳授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夠將思想得到升華,提高思想覺悟。要想更好地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效率,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需要教師改變教學方法,采用適當的教學技巧。
【關鍵詞】初中 思想品德 課堂 教學 技巧
【中圖分類號】G4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4-0193-01
初中思想品德課課程的學科性質決定了初中思品課教學的目的和方法,初中思想品德課要把育人教育放在首位,要從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入手,結合初中學生的行為習慣、心理特征,采用靈活有效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卓有成效的思想品德教育,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是教學關鍵
前蘇聯著名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熱烈的學習愿望、明確的學習目的,是學生學習活動時最重要的動因。培養(yǎng)這種學習愿望的工作,是跟學校的所有教學和教育工作的安排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而且首先是在課堂教學中實現的。興趣是人們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推動學生喜歡的學習最初驅動力。
1、導入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開個好頭,是教學成功的基礎。教師可以選擇多種有效的方式進行導入:(1)故事導入法。故事,誰都能講,誰都喜歡聽,也很容易提起學生的興趣,好的故事能給學生以啟迪,能開闊視野、拓寬知識面。比如,在教學《合作競爭》時,可以先給學生講“蟻球漂流”的故事。然后再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如果每只螞蟻都想爬上來,不抱成一團,各自逃生,行得通嗎?”從而導入這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合作,競爭”。(2)時政導入法。運用國內外發(fā)生的重大時事來導入,來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時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比如,在教學《尊重和維護隱私權》中,可以運用2008年的時政熱詞“人肉搜索”及其相關的案例導入,來引導學生從正反兩個方面探討“人肉搜索”的利與弊,引出此課主題“尊重他人的隱私權”。當然,課堂導入的方法不止這些,例如:情景導入法、懸念導入法、發(fā)散思維導入法、直觀教具導入法等。無論運用什么方式,運用到具體實施過程中,要做到:導語內容要與新課的主題緊密的結合;導語要短小精練,新穎獨特;導入方式,要靈活多樣,豐富精準。
2、內容
新教學理念下教師要充分發(fā)掘現實生活中的豐富資料、來自學生身邊的真實素材,設立情境,組織教學。實踐已證明,學生對于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真實事例和社會上聚焦的熱點問題很有興趣,而且記憶深刻。可見在教學過程中,思想品德課須盡量地圍繞熱門話題來展開教學。
例如:在教學《生命和健康的權利》時,可以運用山西“黑窯工”事件、三鹿奶粉的“三聚氰氨”事故等實例,既傳達給學生生命的可貴性,又教育了學生要尊重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這樣在思想道德的教學中,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高了學生的思想覺悟。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日生活中,捕捉生活中的熱點問題,多關注和積累對教學有幫助的社會新聞,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從現實生活中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
3、媒體
對于正處在青春期的中學生來說,不論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都還不夠成熟,其心智和自身判斷能力也比較差。因此,在這種背景下,教師在傳授較抽象的知識時,就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多媒體的直觀、形象和信息量大等優(yōu)勢可以充分幫助教師組織教學。
例如:在教學《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時,對于初中生的思維特點來說,學生很難完全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等概念,能將復雜道理簡單化的老師才能算是稱職的老師。所以在教學中不宜采用為理論而談理論的方法。教師可利用多媒體來播放跟黨和國家有關的新聞、電影,譬如《新聞聯播》、《周恩來的四個晝夜》等,然后根據實例提出有關問題,讓學生充分參與、直觀、迅速和準確的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等概念,進一步提高學習的實效性,這樣的理論連接實際即完成了教學,又拓寬了學生的思維方式。
二、師生關系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如果學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歡樂和痛苦告訴老師,不愿意與老師坦誠相見,那么談論任何教育都總歸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的”??梢?,在任何教學中處理好師生關系,都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師生關系對于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更是至關重要。
“親其師,信其道”,和諧的師生關系可以讓學生持有良好的學習情緒,和諧的師生關系也是搞好思想品德課教學、提高思想教育成果的基本保障。所以,教師要努力的創(chuàng)建與學生交流的良好環(huán)境,放下架子,和學生交朋友,從感情上拉近距離。在課堂上可多采用表揚激勵的方法,積極參與學生的討論,培養(yǎng)學習興趣,提升自信心,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讓學生喜歡老師,愿意學習,對思想品德課產生興趣。因此,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教育改革的必然結果;是教育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體現。
三、教學生活化
初中政治知識學習的意義在于對學生綜合素質、身心修養(yǎng)、價值觀念潛移默化的影響。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不僅要在課堂上完成,更要滲透到生活當中。讓學生在生活中求知,在求知中生活,讓政治課堂教學回歸生活,是思想品德課課堂教學的追求。實施生活化的教學策略,使學生的課堂學習與社會生活實踐緊密結合起來,一方面拓展了學習的時空,另一方面把學習生活置于社會生活的大背景下,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與社會、自然相融,使他們在學習中生活,在生活中學習,成為真正的社會人。
四、加強與家長的溝通
家庭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源,是初中思想品德教育這一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于初中生終身教育的基礎,也是當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層面建設的重要內容。思想品德教育作為中國模式下教育的精神方面的靈魂,教師應親近學生,視學生為家人為子女、理解學生,并通過與家長的溝通協調,體會學生家庭背景,讓學生覺得老師就是家人,是值得信賴的伙伴,這樣與學生打成一片,在亦師亦友的感情基礎下,對于工作完成也會更加的得心應手了。
總之,當今教學形式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方法只是可被定義為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一種手段,學生懂得高效的學習方法和掌握對人生的認知規(guī)律才是思想品德課教學的最終目的。教師的任務不僅僅是傳授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夠將思想得到升華,提高思想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