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純
【摘 要】淮安為淮劇的發(fā)源地,而淮劇為人所熟知卻是在上海及鹽城地區(qū),淮安地區(qū)淮劇的發(fā)展狀況非常不好?;磩〉陌l(fā)展離不開自身的藝術魅力與作品的吸引力,本文主要從藝術接受這個層面淺析淮安地區(qū)淮劇發(fā)展艱難的原因,以及針對這種情況提出一些觀點。 【關鍵詞】淮安;淮劇;藝術接受層面中圖分類號:J8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6-0032-02既然從藝術接受層面談淮安淮劇的發(fā)展,首先就得明確藝術接受的意義,以及它在傳播發(fā)展中所扮演的角色。藝術接受是藝術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于藝術生產活動中,藝術家在創(chuàng)作中會考慮藝術的受眾,一件藝術品也只有被大眾接受、欣賞、評判才算是實現了藝術價值。所以,藝術的接受環(huán)節(jié)是藝術活動重要的一環(huán)。就淮劇而言,它屬于地方小戲,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種,屬于民間藝術、戲曲藝術,有其自身的藝術特色以及創(chuàng)作風格、模式等。戲曲藝術的最終創(chuàng)造結果便是表演給大眾觀看,所以,離開觀眾的戲曲便不能稱之為戲曲,所以,戲曲藝術能夠發(fā)展的大前提除了作品外,更主要的是大量并不斷產生的固定接受群體,他們欣賞觀看它,戲曲藝術才能發(fā)展,而戲曲藝術傳播展示給受眾,接受者欣賞觀看審美的過程就是藝術接受的過程。對淮劇這樣的地方小戲而言,接受者是決定其發(fā)展的核心要素,甚至可以說是決定要素,因為,有創(chuàng)作者而缺乏欣賞者,這門藝術同樣發(fā)展不了,反過來,有欣賞者一定不會缺少創(chuàng)作者,而且會催生創(chuàng)作的產生與發(fā)展。由此可見,淮安淮劇發(fā)展舉步維艱的根本原因是接受者愈來愈少,而同時,解決它艱難狀況的根本措施也都是圍繞吸引增加受眾方面。就淮安地區(qū)的淮劇發(fā)展狀況而言,導致其藝術接受活動不斷受阻,受眾減少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幾條:一、接受人群年輕化,審美偏向娛樂化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現在社會的消費主體越來越年輕化,消費的主力軍從八零后到九零后甚至是零零后,社會主體人群尤其是消費能力高的越來越低齡化,而淮劇這類地方小戲甚至大多數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們的受眾以及主打消費者接受者是中老年。這類人群由于社會、環(huán)境因素等的影響,對淮劇更有認同感,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接受群體相繼淡出社會的舞臺,現在更多的是年輕人,年輕人這個群體的特性就是受先進技術以及西方思想影響深遠,審美觀念更趨向于快餐時代的娛樂化,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一些慢節(jié)奏本身便沒有多少認同,也不會對淮劇這類的地方戲曲產生興趣,因為,淮劇不能帶給他們新鮮感以及刺激的感官享受。當然,接受人群年輕化這是一個所有藝術受眾共同面對的事實,這是社會發(fā)展的大趨勢,它本身并不是一個帶有不利特質的現象,而是具有客觀性,對于不同門類的藝術,它可以是有利的條件,例如對于一些新媒體藝術而言,接受主體年輕化不僅對它的發(fā)展有利而且促進新的媒介藝術的創(chuàng)作與產生。二、傳播途徑單一,宣傳力度過小宣傳是抓住受眾的手段,是將藝術接受主體的寬度打開的方式。在現在社會,便捷的交流手段,娛樂化的審美趨向,從眾的跟風以及兩極化的審美批評,突出了宣傳的重要性,尤其對于藝術成品而言,甚至超過了成品本身的質量,在電影中表現得更為明顯。現在評判電影的成功與否更多的人在乎票房,而票房是受眾范圍數量最直接的反映,擴大藝術接受的受眾在電影行業(yè)依賴宣傳,品質并不算高,但是確實成功了的《小時代》就是宣傳成功的例子?;窗驳貐^(qū)淮劇的發(fā)展之所以艱難,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淮安地區(qū)的淮劇未能得到重視,淮劇在淮安的傳播方式基本僅靠淮劇團的演出,傳播形式非常單一,市內宣傳力度非常小。每個地區(qū)都應有地區(qū)的文化建設,對于體驗地方特色的藝術文化,政府與人民都應該加以重視與保護。淮安僅有的三個淮劇團,作為非遺傳承單位竟然只有一位國家級傳承人,而且,這位傳承人還兼唱其他戲曲,作為市級傳承單位,淮安市淮劇團甚至連一個獨立的單位院所都沒有,安插在小區(qū)中?;窗驳幕磩≈饕獋鞑シ绞绞且揽炕磩F的下鄉(xiāng)演出,其他了解淮劇的途徑基本沒有。這樣的傳播方式決定了它的影響范圍很小,而影響力不夠決定了受眾范圍數量不足,這又導致傳播物質條件不夠宣傳力度不能加強。如此這樣的惡性循環(huán),發(fā)展怎能不滯緩?除了上述兩個原因外,淮安地區(qū)淮劇本身也缺乏吸引年輕受眾的特質,而這也是它的自身核心問題。藝術的創(chuàng)作根本是為了抒發(fā)某種精神感情引起共鳴,給接受者帶來某種快樂,這種快樂不是指藝術作品本身表達的感情或主題是歡快愉悅的,而是指更深層次的精神享受,即使是悲劇結尾的文學作品,讓你淚流滿面,但你的精神得到一種享受,這種愉悅不僅僅指生理上的開心的情緒。而能讓受眾產生共鳴,即為成功的作品,既然產生共鳴受眾自然愿意繼續(xù)為這種藝術“買單”,成為忠實“粉絲”。這類認同者越多,這類藝術自然越發(fā)展,而淮劇在淮安,至少在曾經的淮安它自然有過數量頗多的“追隨者”,正是這些接受者才使得它發(fā)展到了今天,即使舉步維艱至少沒有消失,證明它還是有自己的市場。而淮安淮劇如何恢復往昔的風采,首先還得從它本身入手。它屬于戲曲藝術,意味著它具有自己固有的曲目、表演形式、腔調等構成要素。那從這些要素入手,能否找到即不使之失去本身特點又能迎合現代大眾審美的平衡點呢?近些年來,淮安的淮劇工作者也在嘗試著尋找這個平衡點,例如創(chuàng)作了許多都市新淮劇,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都市新淮劇強調一個“新”字,這個“新”新在哪兒,新在它不再只是表演經典歷史曲目,而是嘗試用淮劇的唱腔演奏形式來唱今天的事情。例如2011年漣水縣淮劇團創(chuàng)作演出的現代淮劇《雞村蛋事》就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它就是新淮劇的代表,講述了大學生村官的事情,與之前的歷史類淮劇相比更吸引觀眾,觀眾年齡層也向低齡跨越。這就是淮劇本身在改變,在創(chuàng)新。如果不想被淘汰,就得革新,就得進行形式的創(chuàng)新?;磩〉某~語言也可以進行一些改進,地方方言是特色,但同時是否可以將一些晦澀難懂的方言進行改良,使之更能讓年輕人聽懂?在整體上進行改進,使之貼合現在社會的發(fā)展步伐,讓年輕一點的人能夠聽得懂,看得懂。外部的因素同樣可以促進它的發(fā)展,這就得在宣傳、包裝上做文章?,F代的大眾喜好已經不像以前,出現了更具影響力的輿論導向。通過媒介可以更大范圍以及更深層次又便捷地讓受眾了解淮劇?;窗驳貐^(qū)在淮劇的推廣上一直不夠用心,當然物質財力不夠,政府重視度不足等是最主要的原因,但是在響應國家文化建設的今天,這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越來越得到政府以及社會的重視,淮安地區(qū)的文化局政府也逐漸意識到這個情況,因此,淮劇的推廣在淮安來說也并沒有那么不可能?;窗彩幸约跋旅娴目h級單位,完全可以利用電視、廣播平臺拍攝專題片、宣傳片音頻等。同時,現在接受群更多的互聯網、手機軟件的使用更是可以利用的手段。例如微博、微信等門戶網站、手機客戶端提供了更加便捷快速、受眾更廣泛的信息預覽手段,這些都可以使用到淮安淮劇的推廣宣傳上去。通過這些手段,至少可以擴大影響范圍,增加接受者的數量。但是欣賞者的數量的增加并不是最終的目的,不同的欣賞者的接受程度受其自身修養(yǎng)以及審美水平的限制,不可能一致,對于淮劇的接受程度也不盡相同,所以,提高大眾的審美水平以使大眾能在其中找到共鳴,這才是吸引以及留住這些接受者的根源。所以淮安地區(qū)淮劇團在學校都有展示廳,這足以證明淮安的淮劇保護者已經在往這種理想狀態(tài)努力了。想達到這種境界,自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但是我相信,努力總是有結果的,也許淮劇最終還是會消失在淮安的發(fā)展史里,但我們惟愿這個期限能在我們的努力中無限拉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