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巴赫的音樂將意大利風格與法國風格合為一體,這使得他的作品中裝飾音變得尤為復雜。在他的作品中,他只注明了裝飾音的特定符號,沒有寫出明確的演奏法,因而如何演奏這些裝飾音,成為了研究和演奏巴赫作品的一大學術課題。
裝飾音(ornaments)是通過使用小音符或特別的符號來修飾旋律的音,各個聲部在不同節(jié)奏位置上加上華彩性、炫技性的回音、顫音、短音階順滑音等等?!陡绲卤ぷ冏嗲费b飾音眾多,下文將對此一一加以分析。 【關鍵詞】巴赫;《哥德堡變奏曲》;裝飾音中圖分類號:J6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6-0057-02在鋼琴演奏和教學中,巴赫的古鋼琴作品始終是必彈的課程。但是,在實際演奏中,大部分學生并不能夠將所彈過的巴赫古鋼琴樂曲的風格、思想感情一一分析出來,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們只是在機械地照譜彈奏。所以,如何引導學生注重巴赫古鋼琴作品的深層意義,讓他們意識到在巴赫作品嚴整的外部形式下所蘊含的深刻而豐富的感情世界,認識到“機械地照譜彈奏”是遠遠不夠的,并進而認識到加強自身理論修養(yǎng)的重要性,是巴赫鋼琴作品演奏與教學中的一個重點?!陡绲卤ぷ冏嗲罚˙WV988)是巴赫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最著名的鍵盤作品之一,它集中體現(xiàn)了巴赫晚期音樂風格的漸進式變化,對理解巴赫其人、其樂,以及演奏巴赫音樂作品均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裝飾音(ornaments)是通過使用小音符或特別的符號來修飾旋律的音。巴洛克時期,作品中的裝飾音有著意大利與法國兩大風格潮流[1]。如果巴洛克音樂去掉裝飾音,就如同把一座具有整體和諧美的雕塑裝飾拿掉,從而破壞了整個藝術品的架構。因此,在巴洛克時期,裝飾音空前繁榮,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裝飾音。《哥德堡變奏曲》將意大利風格與法國風格合為一體,融匯在巴赫本人獨特的個性與地位中,這使他的作品中裝飾音變得尤為復雜。在他的作品中,他只注明了裝飾音的特定符號,沒有寫出明確的演奏法,因而如何演奏這些裝飾音,成為了研究和演奏巴赫作品的一大學術課題。例如:裝飾方向、裝飾時值、裝飾密度、裝飾節(jié)奏等等,都有不同的奏法。因此,要彈奏巴赫的作品,首先必須對當時的裝飾法有所了解并加以練習?!陡绲卤ぷ冏嗲肥前秃涨擅钸\用裝飾音的杰出典范,其間包括了基本的裝飾音,還有極少用的裝飾音。下文以主題的詠嘆調為例,將在該曲中出現(xiàn)的主要裝飾音奏法列舉如下:一、長漣音(Long Mordent) 此種裝飾音記號主要出現(xiàn)在亨德爾鍵盤音樂作品中,長漣音彈奏的長度是依主要音符的長短來決定的,主要音符長,整個裝飾音演奏就長[2]。在譜例中,主要音是附點八分音符,時值不長,裝飾奏的長度要控制在一個單位拍內,由主要音開始,到下方助音兩次比較合適,最后回到主音(如圖1.1)。二、短漣音(Short Mordent)與長漣音相對,短漣音演奏時值較短。主要音符下方音為助音,從主要音符開始演奏到下方助音,最后回到主音。一共由3個音構成,速度很快。在譜例中,由主音開始到下方助音再回到主音上,因主音時值較長,需按時值再保持一拍(如圖1.2)。三、長倚音(Long Appoggiature)這種沒有斜線于音符上的短小音符從正拍開始彈奏,它的長度至少是占后面主要音符的一半,有時幾乎占了主要音符所有的時間。在譜例中,第一處主要音符是八分音符,長倚音占一半時值,兩個音各為十六分音符演奏。第二處主要音符是二分音符,長倚音可以演奏成八分音符,占主要音符的四分之一時值(如圖1.3)。四、回音(Turn)在巴洛克時代的回音,通常是從上助音開始彈奏。在譜例中,由上助音開始,進行到主音,接到下助音,最后回到主音,這就是一次回旋音過程(如圖1.4)。五、震音(Trillo)巴赫在為他9歲大的兒子所寫的“裝飾音列表”中記載了六種震音方式,在本例中,因為主要音符時值較短,采用由上方助音進入到主音,接上助音到主音兩次的方式演奏比較合適(如圖1.5)。巴赫的作品裝飾音使用極多,種類也很復雜,以上舉出的是在《哥德堡變奏曲》中出現(xiàn)的所有裝飾音類型和具體處理手法,在三十個變奏中的裝飾音記號可以沿用上述例子中的處理方式。裝飾音對于演奏者把握樂曲的風格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就像文獻1中提到:“假如嚴格地依據(jù)巴赫所能接受的和他當時經常應用的關于那些裝飾音的彈法,除非你完全正確了解他那些不同的裝飾音記號中所意欲表現(xiàn)的東西是什么,那么你就不可能彈巴赫的音樂,即使彈出來也不是他的原意了。”這就要求鋼琴學習者在處理裝飾音時,以樂譜為根本,結合關于裝飾音演奏的知識,在分析樂曲的基礎上做出恰當?shù)呐袛?。參考文獻:[1]董蓉.巴洛克時期的裝飾音現(xiàn)象[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0,(4):9-11.[2]泰勒.鋼琴的技巧[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1996.154-155.作者簡介:李春犁(1983-),女,山東煙臺人,碩士,安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鋼琴演奏與伴奏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