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強+黎慧
【摘 要】目前我國各大高校的音樂教育教學模式受到西方音樂教育模式的影響,教學水平、教學方法、教學目標、教育理念等在不同程度上都有了質的飛躍。視唱練耳是山東各高校音樂專業(yè)必修課,它對學生在音樂素養(yǎng)的學習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今,高校的視唱練耳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音樂教育飛速發(fā)展的需要,且離目標科學化、方法藝術化、教師學者化、過程心理化等標準還有很大的差距。本文針對(山東?。┮恍└咝5囊暢毝虒W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淺析,就如何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提高高校的視唱練耳教學質量,談點自己的體會和思考。 【關鍵詞】高校;視唱練耳中圖分類號:J61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6-0217-02本文以山東省各高校的視唱練耳水平為例,簡單地描述一下視唱練耳的現(xiàn)狀。山東省學音樂的人數(shù)較多,無論是在小學、初中、高中、本科等層次,教師與學生都缺乏對視唱練耳的認識,由于不重視這門課程,其整體水平也始終達不到音樂專業(yè)的要求。教師與學生都較重視主項與副項的訓練,嚴重忽視視唱練耳的訓練,當?shù)氐娜藗兌挤Q樂理與視唱練耳課程為“小三門”,可見重視的程度與學習水平是成正比的。但作為音樂專業(yè)的學生,無論是音樂學、音樂表演等專業(yè),對視唱練耳的水平是有要求的,所以本文僅以此現(xiàn)象,對如何提高視唱練耳的水平談一些己見。一、視唱練耳教學的內涵及其在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視唱練耳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全面、綜合音樂能力的重要課程。它可以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視覺、聽覺的感知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反應能力。視唱練耳是高校音樂教育中最重要的基礎課程之一,是音樂語言、感覺的學習,其學科水平的高低對學生的音樂基本素養(yǎng)和專業(yè)修養(yǎng)有著很大程度的影響。在我國,視唱練耳課程常被認為是僅以識譜為教學目的的課程。而事實上就像音樂教育家奧斯特洛夫斯基指出的,視唱練耳課的訓練需要與基本樂理、和聲和曲式分析等課程緊密地結合學科交叉起來,而且在高等專業(yè)音樂院校的現(xiàn)行課程結構中的各個教學層次、各個專業(yè)都要加強重視程度。二、山東省高校音樂專業(yè)學生的視唱練耳教學現(xiàn)狀練耳專業(yè)教學以培養(yǎng)專業(yè)型教學人才為主要目的,我國目前視唱練耳研究現(xiàn)狀的研究歷史不長??v觀音樂教育的歷史長河,視唱練耳專業(yè)教學僅是一種新型的、具有探索性的教學。本文主要以山東省個高校為對象,從目前本科視唱練耳專業(yè)教學入手,著重分析,研究教學現(xiàn)狀及訓練途徑。(一)傳統(tǒng)視唱練耳教學模式的弊端傳統(tǒng)的視唱練耳教學內容比較單一,只強調學生的聽、唱、讀、寫,不能更好的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傳統(tǒng)視唱練耳訓練模式不能從學生本體出發(fā),沒有很好的讓學生在理解整體的音樂的條件下去學習視唱練耳,不能更好的結合多聲性的作品去挖掘學生的潛在音樂能力,不能結合先進的教學軟件和音頻軟件提高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感知能力等等,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只會造成學生對音樂聽覺思維速度遲緩產生惰性。(二)高校音樂教師素質以及對視唱練耳重視程度有待提高山東省部分高校教師在視唱練耳的師資力量上,重視程度不夠,經常會讓其他專業(yè)的教師擔任該門課程的教學,可能會造成視唱練耳的教學內容及結構不系統(tǒng)。體現(xiàn)在教學中比較偏重聲樂、器樂、舞蹈等能立竿見影地顯出成績科目的學習,而忽視它作為音樂基礎課所具有的重要性和關鍵性。由于教師無法在該課程中獲得成就感,他們的不重視直接導致學生喪失興趣。同理,學生的基礎知識不扎實,整體的音樂素質也會隨之下降。(三)學生對視唱練耳持有枯燥乏味的態(tài)度就目前學生對視唱練耳這門課程的掌握情況來看,大多數(shù)的學生認為視唱練耳枯燥乏味,持單一的學習態(tài)度。這門課程在學生當中受不到重視以及導致缺乏興趣的主要原因是學生更傾向于技能的學習,忽視了視唱練耳這門課程在學習音樂過程中的重要性。也就是說學生只注重技能上(聲樂、鋼琴、器樂、舞蹈)的提高,卻忽視了學習音樂最基本的東西。如果把音樂比作一棟房子,視唱練耳就是其根基,技能則是房子的頂端。設想假如根基沒有打堅固,樓房蓋得再高也終有塌陷的一天。在音樂當中也正是此道理,只注重自己唱、彈、跳的好壞,卻忽視了自己的根基扎實不扎實,其實技能的提高更離不開視唱練耳的培養(yǎng)。三、提高視唱練耳教學方法的有效性措施目前,部分學校音樂專業(yè)學生專業(yè)水平有限,他們對音樂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等諸多方面的因素存在差異,造成學生們對這門課程產生了質疑,不知道該如何去學習,甚至很多同學持聽之任之的態(tài)度。在中國,傳統(tǒng)的視唱練耳教學是在訓練方法上注重單音、音程、和弦、節(jié)奏、旋律的聽辨,忽視了與其他要素連接的教學,如:調式調性、功能序進、音樂作品等等。在視唱練耳專業(yè)教學中,傳統(tǒng)的視唱練耳教學模式存在著一定的誤區(qū)。為了中國音樂專業(yè)領域的進一步發(fā)展,筆者就個人觀點在視唱練耳教學中提出了以下幾點訓練方法:(一)多學科交叉性學習視唱練耳的學習訓練應當與音樂專業(yè)中的各學科進行交叉性學習,通過一定的交叉結合訓練,來促進自身音樂素質的提高。如:在二聲部聲部視唱時,可以結合彈唱練習提高學生對聲部間變化以及音準的控制。在多聲性作品的視唱中,我們可以選取作品中的片段進行練習,從音樂片段中可以讓學生去感受節(jié)奏、強弱、伴奏織體等音樂要素的變化,從而刺激學生的聽覺神經,大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演唱帶伴奏的視唱曲時,可以結合和聲學的知識,讓學生去分析樂曲中和弦的功能走向以及和弦編配,為以后即興伴奏的學習以及提高視唱水平都有幫助;在節(jié)奏和旋律訓練中,可以借鑒音樂創(chuàng)作教學的方式,讓學生按照預設的要求即興創(chuàng)編并演唱節(jié)奏短句、旋律短句等,這樣學生可以盡情地施展自己的創(chuàng)作才能。只有在讓每個人都能積極參與的情況下去訓練訓練音準、節(jié)奏感、力度和音樂表現(xiàn)力,多學科交叉學習就顯得尤為重要。(二)課堂結合舞臺中央音樂學院的老一輩視唱練耳教師朱啟蕓曾經講過,視唱練耳是一門半理論性、半表演性的課程。它不應只應用于課堂這一狹隘的空間中。將視唱練耳與表演實踐相結合,把課堂教學延伸到舞臺上,將會大大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大大提高視唱練耳的水平。在平時的視唱練耳訓練上,部分學生可能表現(xiàn)不出視唱能力較弱、節(jié)奏穩(wěn)定性差和肢體協(xié)調性不強等問題,但是教師通過視唱練耳匯報表演的方式,讓學生上舞臺進行匯報,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通過課堂結合舞臺的形式,會讓學生有一個嚴密的準備過程,包括策劃、曲目選定、節(jié)目審定與編排、演出等。學生們?yōu)榱嗽谖枧_上較好地展示自己,勢必會針對這些問題在課下做反復的練習、密切合作,他們在合作訓練的過程中,也一定會非常注意和聲的效果、多聲部音色的協(xié)調等問題。通過視唱練耳教學匯報表演上舞臺,目的就是為了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激勵學生在課下進行嚴格的視唱練習,在不斷訓練中得到能力的提升。(三)固定調與首調唱名法相結合對不同專業(yè)的學生采取不同的唱名法,如鋼琴專業(yè)的學生已經具有了絕對音高的聽覺,就沒必要再進行固定調唱名的訓練;對于首調觀念的學生,再強迫他們學習使用固定調唱法是有難度的。所以在唱名法問題上應本著實事求是、因材施教、兼容并包的方法區(qū)別對待。(四)教學設備的更新——多媒體教學的運用通過先進的視唱練耳軟件或音頻軟件制作好訓練的內容,如:不同音色的音程、和鉉、旋律、節(jié)奏、伴奏等。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可以進行近距離的交流,對個別同學存在的問題,教師可以抽出時間輔導。通過音樂軟件制作出多聲部旋律的訓練程序,逐一進行聲部播放,學生學唱,最后同時播放多個聲部,鍛煉學生對音樂片段整體效果的把握。多媒體教學可以避免鋼琴訓練帶來的音色單一、教師不斷反復彈奏等問題。(五)教學模式的改進將不同專業(yè)不同程度的學生分開教學,采用分班制教學,避免學生濫竽充數(shù)。(六)考試形式的創(chuàng)新在傳統(tǒng)的單音、和弦、音程、節(jié)奏、旋律考核層面上,增加音階聽辨、和弦性質聽辨、音樂風格聽辨、民歌及戲曲音樂的記譜等內容。亦可以結合各種類型的完整曲子進行各音的填空補充,視唱練耳的訓練本就服務于音樂作品,這樣直接將音樂作品融于視唱練耳教學以及考試形式上,無疑在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能力。四、視唱練耳水平之得失從上述視唱練耳水平途徑的重要性、現(xiàn)狀分析以及提高途徑中,我們可以總結出我國視唱練耳教學水平之得失。所得:(一)從上述關于視唱練耳水平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目前大多數(shù)的學者、教師已經注意到了視唱練耳在訓練上的弊端,并且也有不少人提出了訓練的方法。(二)目前視唱練耳訓練方法的提出,經過了不少音樂專家在學科建設、課程設計、課程改革等方面的沉淀。(三)音樂專家們提出的提高視唱練耳水平的訓練目前部分學校的教師已經有所改變之前的教學模式,并將新的訓練方法融入課堂教學中。(四)經過專家們的不懈努力,視唱練耳這門學科越來越受到相關人士的重視。所失:(一)高校視唱練耳的水平如何提高訓練使當前音樂教育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二)在固定調唱名法與首調唱名法的使用上并沒有完全合理的運用。如在山東省,教師都推崇用首調唱名法,并沒有考慮學生適不適應這種唱名法。(三)缺乏實踐性的學習。一味地遵循傳統(tǒng)的視唱練耳教學模式,并沒有讓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當中。(四)由于目前學習音樂的人越來越多,學校的招生量也越來越大,對所招學生的基礎教育、音樂水準有所降低。參考文獻:[1]陳雅先.視唱練耳教學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6.[2]姚蒲懷.提高視唱練耳水平的有效途徑中國音樂教育[J].中國音樂教育,2008(03).[3]陳建紅.高師視唱練耳教學的現(xiàn)狀與改革對策[J].甘肅聯(lián)合大學學報,2008(03).[4]趙易山.重視音樂基本素養(yǎng)教育、培養(yǎng)青少年全面人才[N].音樂周報,1997-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