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竹香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6-0236-01
傳統(tǒng)教學是一種以知識為本位的教學,它只關注知識的接受,使學生成了盛裝知識的容器,而不是具體的有個性的人——生命主體。現在新課程改革已深入展開,鑒于此,為了更好的實施素質教育,我們提倡采用啟發(fā)式教學。
其實,啟發(fā)式教學最先為中國大教育家孔子首創(chuàng)。其思想要義首先體現在他的經典性論斷中,即“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焙髞碚呃^承與發(fā)揚了孔子的啟發(fā)式教學思想。當前,轉變教育思想、加快教育改革的呼聲日益高漲,啟發(fā)式教學能否再受關注,重要的是教師能否重視啟發(fā)式教學思想并注意將這種思想隨時融會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之中。
啟發(fā)式教學在語文教學中運用有許多優(yōu)點 。
(一)可以激發(fā)學生興趣。中學語文教材選取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經過精挑細選,不僅文辭兼美,而且都凝聚著作者思維與智慧的結晶。大都是大家名篇,讓學生盡可能地感受到美的思想、美的語言、美的文字。閱讀這些文章,既可以使學生獲得美的享受,也可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不同的教學方法,作用于學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啟發(fā)式教學的最大特點在于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也就是讓“主體”發(fā)揮最大的效應。啟發(fā)式教學就是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內因作用的教學,內因的作用充分發(fā)揮了,課堂教學的效率也就提高了。
(三)可以使學生達到“自力”?!白粤Α钡囊笫侨~圣陶先生提出的,意思是學生通過語文課的學習,能憑自己的能力讀書作文,達到語文教學的目的。用魏書生老師的話來說,學生把上語文課當作是一種美妙的“享受”,在甜蜜、輕松的“享受”中,學生有了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逐步培養(yǎng)起自己讀書作文的能力,教師則達到了“教是為不需要教”的目的,學生達到了“自力”。
(四)可以讓學生積累知識,增長才干。啟發(fā)式教學只是一種手段,激發(fā)興趣,提高效率,培養(yǎng)“自力”。最終的關鍵是為了使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更強的能力,增長學生更大的才干。語文學科同其他學科一樣,也有許多知識點要學習,這是不容質疑的。
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應用啟發(fā)式教學是必須的,也是可行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思考能力,塑造良好的人格魅力。
那么,如何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啟發(fā)式教學呢?下面我想通過實例說一下我是怎樣堅持用啟發(fā)式教學進行語文教學的。
一、在疑難處啟發(fā)
要明確難點,首先要深入鉆研教材;其次要全面了解學生,特別是了解學生已學過的知識點,并把握他們的預習情況?!读主煊襁M賈府》是高中篇目中必選的一篇,學生們也都比較喜歡這篇文章。通過這篇文章不僅可以了解賈府的建筑格局,而且可以品味其中的關鍵人物,對整部小說的理解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賈母與賈寶玉分別問林黛玉“讀何書”的問題,林黛玉對兩個人卻作了不同的回答。這一點很少有學生注意到,但卻是理解林黛玉性格的關鍵所在。上課時,我把林黛玉的回答放在一起,學生看后自然產生了疑問,不禁思考為什么會這樣。經過深入思考,恍然大悟,進一步理解了林黛玉這個人物形象。教師善加點撥啟發(fā),便能使學生發(fā)現深層次的問題。
二、在關鍵處啟發(fā)
在教高一課文《囚綠記》時,我就先從標題入手,這個題目擬得新穎別致,并富有象征意味和藝術意蘊。我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理解題目的含義,學生通過閱讀課文,知道“囚綠”的含義是把常春藤牽進自己的房間內,讓它垂在書桌前。然后我就問學生,文章既然是在寫囚綠,那么哪些段落是在寫“囚綠”呢?同學們根據我所提出的問題,迅速地在文中找到了答案,知道中間一些段落在寫“囚綠”。接著我又提出問題,作者為什么會“囚綠”?
同學們通過熟讀課文,找到“囚綠”的原因是“愛綠”。通過我的點撥和啟發(fā),學生知道了作者的行文線索是“愛綠”—“囚綠”—“釋綠”。 所以,教師在實施點撥式教學法的時候,決不能輕易放過課文的標題。
三、在思想教育中啟發(fā)
有一男生,憑著他父親是一位領導干部,便目空一切,認為自己是“英雄”。平時穿奇裝異服,經常與老師、同學頂撞,這樣的學生“軟硬不吃”,要做好他的教育工作,必須捕捉住最佳的啟發(fā)時機。
一天,老師要求學生背誦課文,他當著全班同學對老師說:“我不背?!崩蠋焼査骸盀槭裁??”他說:“我從小學至今,還沒有養(yǎng)成背書的習慣?!崩蠋熒钪?,他想用自己的“英雄”氣質壓住老師。這位老師心平氣和地在班上當著全體學生對他說:“你從小學至今養(yǎng)成不背書的習慣,我從執(zhí)教至今也養(yǎng)成一種習慣——就是要求學生完成作業(yè)(包括背書),學生必須完成?!边@句話是對他說的,也是對全班學生說的。接著她又說;“咱們倆都有自己的習慣。當兩種習慣產生矛盾時,你是一個分析能力極強的學生,你懂得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先請你分析一下,咱們誰應服誰?”她實際上采用了激將法迫使他選擇正確的一方。后來他主動地背了書,這時老師首先肯定他是一個分析能力強的學生,然后點撥他反思自身的壞習慣。他沉默了片刻,流下了懺悔的眼淚,并寫了檢討書。過了幾天,老師語重深長地與他談心。對他進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教育。經過一次次的教育點撥,他徹底改正了錯誤,養(yǎng)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語文成績也提高了。由于這位語文老師能恰到好處地適時在思想教育中啟發(fā)學生,并講究教育技巧和方法,因而收到了預期的理想效果。
四、總結
啟發(fā)式教學源遠流長,它是以活躍學生思維為標志的一種教學指導思想,在“啟智導學”的教學基本原則的指導下,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傳授知識,凡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達到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目的的教學均可視為啟發(fā)式教學。 大力倡導啟發(fā)式教學,重新賦予啟發(fā)式教學新的活力與內容是當前教學改革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