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242例住院病人院內感染與抗菌藥物使用情況的流行病學調查

      2016-07-04 05:41:41羅惠玲葉艷珍
      廣東微量元素科學 2016年6期
      關鍵詞:院內感染抗菌藥物流行病學

      羅惠玲 葉艷珍

      (湖北省孝感市中心醫(yī)院,湖北 孝感 432000)

      242例住院病人院內感染與抗菌藥物使用情況的流行病學調查

      羅惠玲葉艷珍

      (湖北省孝感市中心醫(yī)院,湖北孝感432000)

      摘要:目的研究了242例住院病人院內感染與抗菌藥物使用情況的流行病學。方法隨機抽取湖北省孝感市中心醫(yī)院2008年2月— 2013年2月242例院內感染患者,觀察院內感染患者病原體感染類型、抗菌藥物的使用變化情況。結果肺炎克雷伯菌、大腸埃希氏菌、銅綠假單胞菌是感染病原體常見類型,約占總類型的50%;單聯(lián)、二聯(lián)抗菌藥物使用次數(shù)比重顯著提高,四聯(lián)及多聯(lián)抗菌藥物使用次數(shù)比重顯著降低,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加強患相關病原體檢測、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是改善院內感染的重要趨勢。

      關鍵詞:院內感染;抗菌藥物;流行病學

      院內感染(HAI)又稱為醫(yī)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醫(yī)院內獲得的感染,主要包括患者在住院期發(fā)生的感染和在醫(yī)院內獲得出院后發(fā)生的感染[1]。臨床中出現(xiàn)院內感染較為普遍,通常采用抗菌藥物預防和治療感染,但隨著臨床抗菌藥物的不合理濫用,導致細菌性耐藥性增強和加重院內感染等后果[2]。我院本次通過選取3個時間段分析患者院內感染以及抗菌藥物使用情況,旨在研究防治HAI、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流行病學。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湖北省孝感市中心醫(yī)院2008年2月— 2013年2月242例院內感染患者,嚴格統(tǒng)計患者結果顯示男184例, 女58例,年齡32 d~91歲,平均年齡(47.2±16.9)歲,住院天數(shù)7~124 d,平均住院天數(shù)(27.4±4.8)d。其中2008 — 2009年共78例,2010 — 2011年共83例,2012 — 2013年共81例。3個時間段內患者性別、年齡、住院期均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采用橫斷面研究調查方法,告知HAI患者調查目的配合調查,每科室30~40張床位配1名調查人員,該調查人員須具有感染監(jiān)控經驗和臨床主治醫(yī)師資格的醫(yī)生全程指導操作。對患者進行目標檢測,嚴格記錄患者的基本信息、住院感染類型、感染部位、抗菌藥物使用類型、使用方法等數(shù)據(jù)。調查中對于感染診斷難以確定時,由科室醫(yī)生共同分析診斷。

      1.3觀察指標

      (1) 統(tǒng)計HAI患者感染病原菌類型分布。診斷參考衛(wèi)生部2001年1月發(fā)布的《醫(yī)院感染診斷標準》,嚴格檢測患者臨床送檢病原菌樣本。(2)統(tǒng)計抗菌藥物的使用情況。主要統(tǒng)計抗菌藥物使用方法及次數(shù)。記錄患者抗菌藥物使用方法單聯(lián)、二聯(lián)、三聯(lián)、四聯(lián)、多聯(lián)(四聯(lián)以上)情況。(3)記錄2008 — 2013年度的HAI結果。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選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9.0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取率(%)表示,組間對比進行χ2檢驗,以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和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HAI患者感染病原體類型結果

      HAI病原體主要有肺炎克雷伯菌、大腸埃希氏菌等類型,其中6年度內肺炎克雷伯菌、大腸埃希氏菌、銅綠假單胞菌相較其他病原體感染率顯著較高,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42例院內感染患者感染病原體類型結果  單位:例(%)

      表1(續(xù))

      主要病原體類型 2008—2009年(n=78)2010—2011年(n=83)2012—2013年(n=81)霉菌3(3.84)△5(60.24)△4(4.94)△糞、屎腸腸球菌6(7.70)△3(3.61)△7(8.64)△其它革蘭氏菌5(6.41)△4(4.82)△4(4.94)△合計78(100)83(100)81(100)

      注:與同組△P相較,*P<0.05。

      2.2HAI患者抗菌藥物使用情況結果

      2012 — 2013年采用單聯(lián)、二聯(lián)抗菌藥物治療次數(shù)比重相較2008 — 2009年顯著增加,采用四聯(lián)和多聯(lián)抗菌藥物治療次數(shù)比重2008 — 2009年顯著降低,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HAI患者抗菌藥物使用方式及次數(shù)  單位:次數(shù)(%)

      注:與同組aP比較,bP<0.05;與同組cP比較,dP<0.05。

      3討論

      HAI在臨床治療過程中較為常見,目前已成為嚴重影響患者生命安全、治療效果以及增加經濟負擔的重要因素[3]。據(jù)WHO不完全統(tǒng)計,每年全球約8億住院患者中約4 000萬例患者出現(xiàn)不程度的院內感染,感染率高達5%[4]。造成HAI的因素較多且復雜,醫(yī)學研究發(fā)現(xiàn)由于臨床治療中抗菌藥物的廣泛不合理濫用、混用、多用等引起感染病原體的生物異變,對抗菌藥物的耐藥性也越來越強,導致HAI預防和治療難度加大,因此合理規(guī)范、減少使用抗菌藥物是目前改善HAI的重要趨勢[5]。我院本次通過對2008年2月— 2013年2月242例HAI患者系統(tǒng)性流行病學調查,旨在進行HAI患者的感染病原體類型以及抗菌藥物使用的流行病學調查。

      流行病學調查在于研究特定人群疾病與健康狀況的分布及影響因素,達到防治疾病、提高患者健康水平的目的[6]。流行病學在HAI防治中,對患者病原體感染的類型分布以及抗菌藥物的使用調查為預防患者的感染具有重大意義[7]。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我院2008年2月— 2013年2月242例HAI患者類型較多,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大腸埃希氏菌、銅綠假單胞菌是感染病原體的主要類型,其感染率幾乎均在20%以上且相較霉菌等其他病原體顯著較高,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因此住院患者預防HAI和治療病原體感染主要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腸埃希氏菌、銅綠假單胞菌為主,加強該類病菌的檢測,盡量避免或及時發(fā)現(xiàn)病原體,這和張瑩等[8]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我院2008 — 2013年6個年度采用抗菌藥物治療方式有明顯變化,同2008 — 2009年度相比,2012 — 2013年度使用抗菌藥物治療總次數(shù)有一定減少,其中單聯(lián)及二聯(lián)使用次數(shù)比重約77%明顯較高,四聯(lián)及多聯(lián)抗菌藥物治療使用次數(shù)比重僅占5%顯著降低,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知我院抗菌藥物的使用量以及使用方式均得到有效合理改善。

      綜上所述,加強住院患者的感染病原體檢測,規(guī)范、合理、減少使用抗菌藥物是醫(yī)學預防院內感染的趨勢,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徐丹斌,張大權,林津,等.100株ICU院內感染銅綠假單胞菌的耐藥性分析[J].西部醫(yī)學,2012,24(8):1611-1612.

      [2]王齊國,龍訓輝,徐測梁,等.老年人院內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流行狀況及利奈唑胺療效評價[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3,16(18):2175-2178.

      [3]金廣霞,夏瑞祥,金鳳波,等.77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院內感染的臨床分析[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47(2):213-216.

      [4]葉海紅.產科院內感染的因素分析及護理措施[J].護士進修雜志,2014,54(13):1183-1184.

      [5]鄧琦,李青,林雪梅,等.2005-2011年血液系統(tǒng)疾病院內感染流行病學及耐藥性變遷[J].中華血液學雜志,2012,33(12):994-999.

      [6]李巖,徐延山,徐靜,等.眼科圍手術期抗菌藥物規(guī)范化應用對院內感染及耐藥菌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眼科雜志,2013,49(11):1002-1005.

      [7]吳康麗,夏瑞祥.急性白血病患者合并院內感染的臨床分析[J].安徽醫(yī)學,2014,12(3):311-314.

      [8]張瑩,龍訓琴,高建萍,等.住院患者醫(yī)院感染現(xiàn)狀及抗菌藥物使用情況分析[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3,16(10):1176-1183.

      An Epidemiological Survey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and the Use of Antibacterial Agents in 242 Inpatients

      LUO Huiling, YE Yanzhen

      (Xiaogan Central Hospital, Hubei Xiaogan 432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pidemiology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and the use of antibacterial agents in 242 inpatients. Methods242 patients with nosocomial infection hos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08 to February 2013 were randomly selected. The type of pathogen infection and the changes of the use of antibacterial agents in patients with nosocomial infection were observed. ResultsKlebsiella pneumoniae, escherichia coli and pseudomonas aeruginosa were common types of pathogen infection, accounting for about 50% of the total; The proportions of times of using single and combined antibacterial agent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hile the proportions of times of using quadruple and multiple antibacterial agent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 ConclusionTo strengthen the detection of related pathogens and rational use of antibacterial agents is an important trend to improve the nosocomial infection.

      Key words:nosocomial infection; antibacterial agent; epidemiology

      文章編號:1006-446X(2016)06-0032-04

      收稿日期:2015 - 11 - 16

      作者簡介:羅惠玲(1963—),女,中專,籍貫:湖北漢川。

      中圖分類號:R 181.35

      文獻標識碼:A

      猜你喜歡
      院內感染抗菌藥物流行病學
      羊細菌性腹瀉的流行病學、臨床表現(xiàn)、診斷與防治措施
      羊球蟲病的流行病學、臨床表現(xiàn)、診斷和防治措施
      新型冠狀病毒及其流行病學特征認識
      一起疑似霉變蛋撻引起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學調查
      2013~2015年我院鮑曼不動桿菌的臨床分布及耐藥性分析
      新生兒院內感染的風險因子及其護理對策分析
      微量激素聯(lián)合抗菌藥物治療細菌性角膜炎的療效觀察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9:41:04
      護理管理對社區(qū)醫(yī)院院內感染預防的作用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3:53:09
      抗菌藥物與抑制胃酸分泌藥物聯(lián)用治療消化性潰瘍54例觀察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2:14:46
      武宣县| 德昌县| 兰溪市| 个旧市| 高邑县| 宁海县| 集贤县| 余姚市| 将乐县| 湄潭县| 泽普县| 永宁县| 南川市| 元朗区| 如皋市| 封丘县| 永胜县| 青龙| 大港区| 绍兴县| 湘西| 黔东| 阜新市| 肇州县| 池州市| 象山县| 景谷| 台湾省| 嘉禾县| 崇左市| 抚松县| 阳高县| 富锦市| 和林格尔县| 平和县| 武夷山市| 九台市| 东乌| 林甸县| 会同县| 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