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喜法師
這故事很簡短。古時候有個姓俞的江西人,生來就很聰明,讀書時老師講什么,他幾乎都能領(lǐng)會,在鄉(xiāng)里他也是出名的聰明,早早就中了秀才??傻娇寂e人時卻屢試不中,無奈就自己辦私塾教學生,勉強度日。
及至娶妻生子,4個男孩夭折了仨,剩下一個聰明伶俐的三子,可在8歲那年,有一天出去玩就再沒回來,這唯一的兒子又丟了;接著又生了5個女兒,死了4個僅剩下一個。他就帶著哭瞎眼的老婆和這個女兒艱難度日。后來和以前的同窗又結(jié)了文昌社,倡議做善事,包括珍惜字紙、戒殺、放生和戒淫,這樣一直努力在做,心中卻依然愁苦凄涼。
到47歲那年,年三十除夕夜,家里窮得連燈都沒點,他跟妻女一家三口凄凄慘慘地呆在黑黢黢的屋子里。
每年,他都把家里的事情寫成文稿,在灶神升天的日子,把這些文稿付之爐灶,呈報給玉皇大帝申訴委屈。
他說:我這個人這么多年來結(jié)文昌社,在社會上提倡善法,為什么我的命還那么差呢?這年他更抱怨,甚至把文稿也撕掉扔了。
正在哀嘆之間,忽聽有人敲門,只見有位六七十歲,花白頭發(fā),身穿深色衣服,頭戴罩巾,彬彬有禮的長者,自稱遠道而來,路過此地,看到你家這么愁苦,便前來慰問。
俞老先生一看,只覺此人不凡,連忙請進家門,鄭重還禮“感謝您能來慰問”。
言談間,他就一五一十傾訴了自己的遭遇。
長者回他:“你不用說,你的事情我都一清二楚?!?/p>
“那為什么我的命運還那么差?”
“因為你做的都是表面功夫,無非圖個好名,其實你內(nèi)心是虛偽的?!?/p>
這時,俞老先生還辯駁:“為什么?”
“你說要愛惜字紙,你那樣愛惜,可你的學生拿紙擦桌子,拿有字的紙包東西,你從沒指責過你的學生,僅僅在外面走路時看到字紙撿起來丟火里燒掉,這就是在做表面的功夫?!?/p>
講得他一時沒話說。
長者接著又道:“在戒淫上,你雖沒跟第三者發(fā)生過關(guān)系,可你心里并非沒想。見到有姿色的女子,你還禁不住要多看幾眼,有時內(nèi)心也會動搖,只是沒有機會而已,若有機會你早就犯了。”
俞老先生聽到這里,就低了頭,都講到他心里去了。
長者又言:“你們結(jié)文昌社,你們自己制定的這些規(guī)矩,你尚且都這樣犯,其他沒制定的,你犯得更多,都不在話下,你寫給灶神的那些文書都呈給玉皇大帝了;玉皇大帝還專門派了幾個神來,日夜觀察你。
結(jié)果很長時間看下來,你不單單沒有善,甚至還看到了你更多的惡,所以,沒懲罰你就已不錯了,那你的命怎會改好呢?”
一聽這個,他怕得不得了,心想:這個人怎么什么都知道?
這時,他就更不敢將這位長者當常人看待了,立時生起了恭敬之心,慚愧的眼淚紛紛落下。
長者繼續(xù)說道:“看你這個人尚有慚恥之心,你看到別人做善事也會跟著做,別人放生你也跟在后面,若別人不去,你也不會主動發(fā)心,說明你雖有善心但并不勇猛、不堅定,還是動搖的。幸虧你還有點羞恥之心,所以我今天才有機會登你的門。如果你能真實去做、去實踐的話,自然不會辜負你的。”
長者講完,就起身,“我要走了。”
俞老先生就跟在后面送他,可他不往門邊走,徑自朝廚房間去了,剛走到鍋灶邊突然間就不見了。
這時,俞老先生才恍然大悟:原來是灶神爺來過了!
從此后,他開始回光返照看管自己的“心”,他覺得自己身上那些習氣不好除,就在家里供了一尊觀世音菩薩。每遇到心中有愧,回家就在觀世音菩薩前叩頭,叩得頭上流出血來。
他這么嚴格地把持自己,使自己的心越來越清凈。他還給自己起了一個號“凈意”,即自己清凈自己的意念。
這樣過了一年、兩年、三年,有位宰相游訪民間,同時也想給自己的兒子找個有道德的好老師。巡訪到此的時候,人人都贊嘆推舉俞凈意公:這個人非常注重道德,是個老秀才,雖然沒有太高的學問,但在鄉(xiāng)里他修道德人盡皆知。
這宰相就真的登門來訪了,一看,家境這么貧寒,可談話間感覺此人不單滿腹文采且很有正氣,果然是個有道德的人。
宰相就非常恭敬地把他帶至京城教他兒子功課,還把俞凈意公推薦到國子監(jiān)里去學習。雖已年屆五十,經(jīng)過深造的俞凈意公,不僅僅豐富了知識,再讀這些書很快就通達了,后來又中了進士,可以做官了。
一天,他到一位太監(jiān)家里去串門,這位太監(jiān)人品不錯,收養(yǎng)了很多孤兒。俞老先生到了,他就把5個干兒子叫出來禮拜老先生。其中的一個,俞老先生看著特眼熟,就問:“你是哪里人氏?”
“我是江西人。”
“你怎會到這里來?”
“我小時候跑出去玩,不小心爬到別人家船上,結(jié)果這糧船一開就把我?guī)У骄┏莵砹?。?/p>
“你還記得你家里姓什么嗎?”
“我家里好像姓俞吧?”
俞老先生一看,哎呦,都對上了,這就是自己走失的兒子呀!
一個人心態(tài)一轉(zhuǎn),命運馬上轉(zhuǎn)變。
父子倆抱頭痛哭一場,這老太監(jiān)一看: 算了,這兒子還你吧,你們父子團圓吧。
俞老先生高興得不得了。
自47歲遇到灶神,到50歲命運已徹底改變!
面對這些改變,俞老先生對人世感慨萬千,盡管考取了進士,馬上有工作分配了,但俞老先生卻跟宰相說:“謝謝你的厚愛,我已心滿意足,做官就不必了,我想告老還鄉(xiāng)。”
宰相一看,這老先生確實道德超群,考中進士竟辭官不做,就厚禮相贈,親自送他。俞老先生回到了鄉(xiāng)里,他的獨子后來又生了7個兒子,他的這7個孫子讀書都得到了功名。
俞老先生活到88歲,子孫滿堂,富貴一方,為人敬仰。
這就是我們中國傳統(tǒng)教育最真實的內(nèi)涵。試想世間若喪失了這種最基本的道德規(guī)范,失去了這種優(yōu)良的傳統(tǒng)美德教育,那將是非常可怕的!
中國人講“文以載道”,我們中華民族為什么被世界各民族所公認? 就是擁有我們祖先留下來的這些財富!可惜我們并沒有好好享用,平時不僅書讀得少,內(nèi)觀的這種修證我們也做得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