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給慈禧太后磕頭請安后,她下了一道特殊的命令:“德齡,你用手摸摸我的額頭,看看我有沒有發(fā)燒?!蔽覄偘炎约旱氖种阜诺剿念~頭上就感到不妥,我說:“是的,老佛爺,您的確發(fā)燒了?!?/p>
李蓮英當時站在太后身后,但沒有太后的圣諭,他只好一臉媚笑地站在那里。過了好大一會兒,太后下決心似的對李蓮英說:“你快去太醫(yī)院找?guī)讉€當值的太醫(yī)過來?!崩钌徲⑹呛蔚嚷斆鞯娜?,早上看到太后不舒服,早就派人找好了御醫(yī),此刻他們正在偏殿候著呢。
不到三分鐘,四位御醫(yī)陸續(xù)走進來規(guī)規(guī)矩矩地磕頭。太后吩咐兩位女官把她的兩只衣袖各卷起一半,將手臂緩緩放到御座兩邊的方幾上,再在手臂上放兩張很薄的手絹——為了不讓御醫(yī)直接接觸太后的皮膚。
四位御醫(yī)分作兩撥,膝行到太后的左右兩側(cè)開始號脈。好長一段時間后,兩邊的御醫(yī)對調(diào)了一下位置。這個過程中,誰也沒有抬眼看一下太后的臉色。雖然他們都知道,查看一下舌苔或者面色對診斷有很大的幫助,但誰都沒有膽量提出這個請求。國外兩三分鐘就可以斷定的病,他們診脈卻足足花了一個小時。四個人一動不動,從遠處看去,好像是靠著太后睡熟了一樣。我瞧著當時的畫面,簡直有笑出來的沖動。
診脈終于結(jié)束,四位御醫(yī)幾乎同時收手從地上爬起來,磕了幾個頭,什么話都沒說就退了出去。太后對我說:“德齡,你跟著他們?nèi)デ魄??!蔽彝茰y太后不信任這四位御醫(yī)。
我們拐進了一座偏殿,那里提前預(yù)備好了四張桌子,四位御醫(yī)進去后什么話都沒說,每人占據(jù)一張桌子開始寫自己的脈案。寫脈案本來不需要多久,他們竟然寫了半個多小時。寫好以后,四個人的都不同,他們只好相互妥協(xié),寫出一套意思差不多的脈案,算是為太后確定了病癥。病癥確定以后,四個人重新坐回去各自寫藥方。他們每用一味藥都要想好長一段時間,一個鐘頭后,他們都寫好了藥方,可想而知,四張藥方各不相同。
四位御醫(yī)的藥方寫好后,由我和李蓮英轉(zhuǎn)呈給太后。太后差人召來一個精通藥理的老太監(jiān)和一個管圖書的太監(jiān),還命令女官取來了幾冊《本草綱目》之類的醫(yī)書。她一邊翻書,一邊驗看藥方,還不時詢問一下那個老太監(jiān)。每個藥方上大約有12味藥材,四張藥方里約有五六種藥材是相同的,太后一邊查看藥方,一邊由著自己的興致撰寫第五張藥方。
第五張藥方上采用了前面四張藥方上的部分藥材,至于這些藥材混在一起是否合適,太后從來不管。寫好新的藥方后,太后并沒有讓御醫(yī)研究一下,而是立即要抓藥。雖說如此,如果太后吃了這些藥出了什么事情,受責罰的還是那四位御醫(yī)。四位御醫(yī)雖然心里不太贊同太后的藥方,可也只能奉命把藥方上的藥搭配起來。
煮藥的時候,四位御醫(yī)的表情非常嚴肅。煮好的藥過濾到完全沒了雜質(zhì),他們才把藥倒進太后的玉碗和四個瓷杯中。
我心里納悶,只見太后端著玉碗朝四人拋去一個眼神,他們一同把藥汁一飲而盡。他們的這個舉動讓我吃驚不小,這是給太后看病,他們自身又沒病,喝下這些藥弄不好還要得一場病。這就是專制皇權(quán),為了自身安全,竟然不惜損毀他人的健康。
(摘自《我和慈禧太后》譯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