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wù)?/p>
在大街小巷里,我走著走著就會聽見“賣白蘭花——”的軟糯叫賣聲,那是江南獨有的記憶。
白發(fā)老婆婆坐在巷子口的小矮凳上,面前擺一只小竹籃,籃底鋪一塊白凈的吸水棉布,上面整齊地擺放著用細鉛絲串起的花墜子或花鏈子。那些花兒的顏色是超凡脫俗的白,像玉一般溫潤,給人幾分乖巧的涼意。
在我曾教過書的那個古鎮(zhèn)上,余師母常和白蘭花一同被人提起。余師母的老伴曾當過農(nóng)桑勸導(dǎo)先生,所以身形瘦高、說一口吳儂軟語的余師母身上便有一股清涼的桑園氣息。六十多歲的人,臉上清清爽爽,胸前別一串白蘭花,走到哪里都帶著一股清香。
余師母的小院子總是被打掃得干干凈凈,地上連一片草葉兒都沒有。正對院門砌有一塊大花畦,里面種著太陽花。整個夏天,那些花仿佛都在開著,紅紅黃黃白白的,像是要溢出來了?;ㄆ柰蟮膬蛇叴跋?,有用磚塊架著的兩口宜興紫砂花缸,里面種著一對白蘭花,夏秋兩季飄浮著襲人的清香。有時風(fēng)起樹搖,花瓣簌簌墜落,就像鋪了一地的芳魂。
一年中,白蘭花共有三次吐馥揚芬的時機:第一次在清明到谷雨時,第二次在梅雨期,第三次在立秋前后。白蘭花的花期長達小半年,以六月夏季為最盛。冬天如果侍養(yǎng)得法,加之溫度適宜,也會有白蘭花持續(xù)不斷地開放,只是芳香不如夏時濃郁。
摘下來的白蘭花,最好的保鮮方法就是將其用濕毛巾包起來,過了一夜,第二天拿出來時照樣水靈靈的,幽香四溢。(摘自《故鄉(xiāng)花事》武漢大學(xué)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