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布爾
蟬與我比鄰相守到現(xiàn)在已有十五年,每個夏天差不多有兩個月之久,它們總不離我的視線,它們的歌聲也不離我的耳畔。
我經(jīng)常會看見蟬在筱懸木的柔枝上排成一列,歌唱者們和它的伴侶們肩并著肩。它們把吸管插到樹皮里,在那兒一動也不動地狂飲樹汁。夕陽西下,它們就沿著樹枝用慢而穩(wěn)的腳步尋找溫暖的地方。無論在飲樹汁還是在行動,它們從未停止過歌唱,所以這樣看起來,它們并不是在叫喊同伴。你想想看,如果你的同伴就在你面前,你大概不會費掉整個月的工夫叫喊他們吧!
其實在我看來,蟬聽不見自己所唱的歌曲,它們不過是想用這種強硬的方法強迫他人去聽而已。蟬有非常敏銳的視覺,它的五只眼睛會告訴它左右以及上方有什么事情發(fā)生。只要看到有誰跑近,它就會立刻停止歌唱,悄然飛去。然而喧嘩卻不足以驚擾它,你盡管站在它的背后講話、吹哨子或者拍手。就算比這些聲音更輕微,要是一只雀兒,雖然沒有看見你,應當早已驚慌地飛走了。但這鎮(zhèn)靜的蟬卻仍然繼續(xù)發(fā)聲,好像沒事兒一樣。
有一回,我借來兩支鄉(xiāng)下人辦喜事用的土銃,里面裝滿了火藥。我將土銃放在門外的筱懸木樹下,我們很小心地把窗戶打開,以防玻璃被震碎。在頭頂樹枝上的蟬看不見我們在下面干什么。我們六個人等在下面,用心傾聽頭頂上的“樂隊”會受到什么影響。
“砰!”槍放出去,聲如霹雷。蟬像是一點兒也沒有受到影響,它仍然在歌唱,既沒有表現(xiàn)出一點兒驚慌或者被擾亂之狀,聲音的質(zhì)與量也沒有一點兒輕微的改變。第二槍和第一槍一樣放出去,蟬依舊紋絲不動。
經(jīng)過這次試驗,我想我們可以確定蟬是聽不見的,就像一個極聾的聾子,因此它對自己所發(fā)的聲音也是一點都聽不到的。
(半夏摘自《昆蟲記》作家出版社 圖/千圖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