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積貴
(甘肅省張掖市第四中學,甘肅張掖734000)
初高中生物有關教學內容銜接探究
任積貴
(甘肅省張掖市第四中學,甘肅張掖734000)
初中生物與高中生物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而且,這兩個階段的知識有互補、遞進和承接的關系。因此,教師應把握初、高中教材知識體系,梳理和處理好教學內容知識點的銜接,并對這些知識進行恰當的連接、過渡、拓展和提升,就能使學生形成知識網絡,提高生物素養(yǎng)。
初高中生物教學;拓展;銜接
為了學生更好的成長和發(fā)展,對初、高中生物教學內容銜接,初中教師很有必要處理好有關生物教學內容的銜接問題,不但要按照初中課程標準完成教學任務,而且在平時的教學中幫助學生提高與高中生物有關教學內容的理解和突破。處理好生物有關內容的銜接是初中生物教師責無旁貸的使命,也體現了生物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科學素養(yǎng),達到知識性、能力性和科學性相統(tǒng)一的教學目標。
初中生物教科書通過觀察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結構的活動,在制作和觀察臨時玻片標本的同時,認識細胞的基本結構、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區(qū)別,從而進一步理解細胞的概念,宏觀地理解細胞的分裂和分化,使學生理解生物體的結構層次,認識細胞是生物體遺傳、生殖、發(fā)育和代謝等生命活動的基礎。對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認識,以圖片形式展現,讓學生初步認識其條件和意義。整個教學內容要求教師在利用教學掛圖、教學課件和視頻等教學輔助手段的基礎上,逐步加深學生“對細胞是生物體生命活動基本單位”的認識。教學中應該有意識地給學生灌輸結構和功能相統(tǒng)一的生物學觀點,在講授具體教學內容時,要將問題深入淺出的處理,為高中生物教學埋下伏筆,這樣既增加了生物教學的層次性,又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
高中生物是在初中生物教學的基礎上,從細胞和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入手,從微觀角度系統(tǒng)闡述了細胞的各種結構和功能,繼而順著組成細胞的物質基礎——化學元素和化合物,蛋白質、核酸等組成細胞的生命大分子物質的學習,為進一步認識細胞的微觀結構和理解細胞的功能夯實了基礎,然后分模塊逐步認識細胞結構和功能,深層次的理解細胞生命活動過程中物質運輸方式、能量供應和利用機制,最后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為例,側重揭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質變化和能量變化等實質,重點闡述生物的生命活動與其物質基礎和精細的結構密不可分,與物質的分解合成和能量轉化利用息息相關,最后才從宏觀角度闡述細胞的分類、分化以及衰老和死亡的整個歷程。
初中生物從常見的生殖方式入手,引出了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的知識,教學內容的安排上先讓學生知道能夠使后代出現親代相似性狀的是遺傳物質DNA在起作用,接著先后展開了人的性狀和性別決定方式的認識,繼而了解常見遺傳病的原因是遺傳物質發(fā)生改變引起;對于優(yōu)生優(yōu)育、預防遺傳病發(fā)生以及生物育種技術的應用則重點介紹。為了增加學生對生物科學發(fā)展前景的理解和憧憬,課本特別以“多莉”羊的產生、“抗蟲棉”的培育、日常生活常用的發(fā)酵技術等,簡單陳述了生物技術的發(fā)展以及對人類生活的改變和生命健康的意義。這種安排既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guī)律,同時又要求初中教師在教學中能夠為高中生物知識的學習發(fā)揮穿針引線、引路搭橋的作用。
高中生物教學內容是在初中學習遺傳學知識的基礎上,先認識有關遺傳學基礎概念,繼而認識遺傳因子的發(fā)現、性狀遺傳的基本現象以及遺傳現象的檢驗,從而總結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接著從生物有性生殖過程中性細胞產生的特殊方式和受精作用,從而引出了遺傳物質、染色體、基因的概念認識以及它們之間的復雜關系。再重點介紹基因的結構和功能、DNA的復制、基因對性狀的控制,再自然導出遺傳密碼的發(fā)現及其意義。在認識和理解基因傳遞規(guī)律的過程中引出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等變異知識;從學習理解遺傳過程中基因頻率的改變等知識點,為學習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奠定基礎。在理解基因的基礎上,從生活及生產實踐中,自然而然讓學生對雜交育種、單倍體和多倍體育種、誘變育種重點認識和理解,繼而詳細重點學習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等生物技術以及應用。
長期教學實踐,真實感受到初中生物教師在生物教學中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尤其生物遺傳和進化這個模塊是高中生物教學的重中之重,在體現生物教學的科學態(tài)度和創(chuàng)新精神、科學技術價值觀精神,體現生物知識的“實踐應用”這一高考熱點上非常重要。
初中生物從生物多樣性及保護入手,使學生初步了解和認識最基本的生態(tài)學知識,重點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食物鏈和食物網,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流動這兩大功能,是通過課本上碳循環(huán)圖片,結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對生態(tài)系統(tǒng)功能進一步認識,總結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流動的特點。在學生能力目標培養(yǎng)上,主要側重學生的識圖、觀察和分析能力,進而培養(yǎng)學生熱愛和保護大自然的情感,增強學生的環(huán)境意識和資源意識。
高中生物通過對細胞內環(huán)境組成及作用的認識入手,闡述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意義,繼而從人和動物生命活動調節(jié)、植物生命活動調節(jié)的學習,使學生從局部和個體兩方面,抽象理解穩(wěn)態(tài)調節(jié)重要性,尤其深刻地闡述了人體水鹽平衡調節(jié)、血糖平衡調節(jié)和免疫的調節(jié)機制及其作用。生態(tài)系統(tǒng)部分,在引入群落的基礎上,重點學習理解生態(tài)系統(tǒng)成分、生態(tài)系統(tǒng)功能的發(fā)揮及作用,在初中學習的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流動這兩大功能的基礎上,還闡述了第三大功能---生態(tài)系統(tǒng)信息調節(jié),最后自然過渡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及維持。這種安排符合生物學從細胞、個體、種群、群落、生態(tài)系統(tǒng)和生物圈這種局部到整體、多樣性到共同性、生物與環(huán)境的相統(tǒng)一的觀點。尤其通過一些社會調查、資料分析、思考與討論和課外探究實踐活動等,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科學分析、實事求是、大膽質疑和創(chuàng)新的科學品質。關注我國生物資源、人口、環(huán)境、科技等方面的發(fā)展水平,認識我國生物科技發(fā)展成就對人類生活、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巨大影響,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培養(yǎng)學生科學精神和科學態(tài)度。
總之,生物教師必須在全面理解初、高中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切實把握初、高中教材的知識體系,全盤梳理初、高中教材內容銜接的知識點,并且在這些知識點上恰當的連接、過渡、拓展和提升,有效的促進知識網絡的形成,使學生技能適度提升,生物素養(yǎng)進一步提高。
[1]方紅霞.新課標下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的策略[J].教學與管理,2014(8).
[2]金松玉.淺談如何做好初高中生物教學的銜接[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3(6).
[責任編輯趙建榮]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Content Cohesion of Junior-se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REN Ji-gui
(Zhangye No.4 Middle School,Zhangye Gansu,734000,China)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and se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are closely related.Moreover,the knowledge of two stages is complementary,progressive and transitional.Therefore,teachers should grasp the knowledge system of junior-senior high school,and properly connect,transit,expand and improve the knowledge.Teachers should help students form a knowledge network and enhance the biology attainment.
junior-senior high school biology;expansion;cohesion
G63
A
1673-9132(2016)10-0245-178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0.049
任積貴(1969-),男,漢族,大學,中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生物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