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大昭
盛夏的巴黎之夜,兩支并非最好的球隊激戰(zhàn)兩個小時,產生了新的歐洲足球冠軍。值得歡慶的不光是獎杯有了新主,更重要的是1個月來51場比賽,沒有發(fā)生恐襲和安保險情,這是足球運動的魅力感召,是東道主的全力護佑,和平與安全永遠比足球重要,但為的就是人們盡享包括足球在內的快樂生活。
30多年前,中國足球第一次闖進世界青年錦標賽。當時,筆者曾在報道中稱那是水平僅次于世界杯的賽事。中國隊教練不同意,說還有奧運會、歐錦賽,世青賽不能排第二。按現(xiàn)時標準再為大賽水平排序,今年歐錦賽24支球隊中國際排名最低的阿爾巴尼亞是42位,跟亞洲頭名差不多。
中國人對歐錦賽非常認可,許多年輕人甚至是從收看意甲、英超轉播迷上足球的。如今看看冰島隊被淘汰時,占全國人口1/10的冰島球迷與球員振臂互動,何等感人!輸了球就罵自己隊伍的中國球迷該學點什么了。
在今年歐錦賽名單中,沒有一名球員在韓日俱樂部效力,倒有在中超踢球的。對于從歐洲賽場引進球星,中超俱樂部老板興趣頗大,可這并不表明轉會市場運作成功。掏出遠高于歐洲俱樂部支付的薪酬去買外援,立竿見影的只是在中國足球市場上炫耀。
今年歐錦賽552名參賽球員全部為職業(yè)選手,按行政區(qū)劃重新組合來比賽。東道主法國隊半數(shù)球員在英超,冰島隊員們的海歸背景也很搶眼。葡萄牙隊在決賽中的表現(xiàn)有目共睹,C羅傷退,所有隊友都成為不佩袖標的“隊長”,合力擊敗對手,跟著一瘸一拐的C羅去接受獎杯。這一刻,曼聯(lián)和皇馬為他同慶。優(yōu)秀球員如同使節(jié),傳播足球理念和技藝。學不學、怎樣學,由學生的態(tài)度決定。如果只是借助外力提高名次,球星球隊兩耽誤。
媒體也要有點進步,別總弄什么“兩個7號”“C羅與貝爾對決”之類的噱頭,就不怕壞了自家名聲?中國傳媒不遠萬里去報道與己無關的賽事,也該看看老外同行的視角。
總之,“學,然后知不足”。足球如此,歐錦賽也如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