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曼伊[貴州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貴陽 550025]
?
對比分析《傲慢與偏見》中三位女性人物
——結(jié)合現(xiàn)代,深刻體會其婚姻價值觀
⊙趙曼伊[貴州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貴陽550025]
摘要:本篇論文以簡·奧斯汀的代表作《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為基礎(chǔ),分別分析書中的三位主要女性人物,即吉英、伊麗莎白、麗迪雅對于婚姻的不同價值觀,同時對三位女性人物的性格特征進行分析比較,以及就三位女性人物的婚姻價值觀在現(xiàn)代的延伸分析,引導讀者去深刻體會我們作為現(xiàn)代人如何面對愛情,面對婚姻。
關(guān)鍵詞:《傲慢與偏見》吉英伊麗莎白麗迪雅婚姻現(xiàn)代社會
創(chuàng)作于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是英國女作家簡·奧斯汀的代表作之一。小說以鄉(xiāng)紳之女伊麗莎白·班納特的愛情故事為主線,分別講述了班納特家三姐妹及其好友夏綠蒂的愛情擇偶故事,生動地反映了當時處于保守和閉塞狀態(tài)下的英國鄉(xiāng)鎮(zhèn)生活和世態(tài)人情。
國內(nèi)外對這部小說的研究已經(jīng)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有關(guān)于其語言藝術(shù)的、其婚姻價值觀的,以及其文化意義的等等。本篇論文仍以其婚姻價值觀為主題,但在此基礎(chǔ)上,會結(jié)合現(xiàn)代進行對比分析,進一步探討其現(xiàn)代意義。
班納特家的大女兒吉英·班納特天生美貌,性情溫柔。在彬格萊一家在尼日斐花園舉行的第一次舞會上,她便與禮貌、健談、風趣的彬格萊先生一見鐘情,兩人迅速墜入愛河,愛得平靜但真摯。當吉英因冒雨去尼日斐花園赴宴而得重感冒時,彬格萊先生對吉英的健康狀況充滿了擔憂,他馬上敦促約翰去請醫(yī)生,并把她照顧得無微不至。另一方面,吉英也對彬格萊情真意切,在她回家后,仍然心里掛念著彬格萊,并時刻期盼能盡快再見到他。然而,由于吉英過分內(nèi)斂、不善于表達的傳統(tǒng)性格,導致了彬格萊好友達西的誤會,彬格萊在好友的錯誤勸導之下,舉家搬遷到了倫敦,留下吉英一人陷入了相思和失戀的痛苦之中。在后來達西寫給伊麗莎白的信中也曾這樣寫道:“我也注意著令姐,她的神情舉止還是像往常一樣的開朗、快樂和可愛,但我一點也看不出她有多么強烈的感情?!倍斠聋惿鬃x完信之后,也對達西的說法表示認同,簡·奧斯汀在文中這樣描寫道:“不能否認達西對她姐姐的描寫是恰如其分的。她不能不承認,吉英的感情雖然強烈,但是她幾乎沒有表露出來?!碧貏e是當?shù)弥蚋袢R一家不辭而別后,吉英并沒有寫信給彬格萊問及原因,而是一個人推測猜忌,忍受著內(nèi)心的苦惱,整天郁郁寡歡,最后不得不接受舅母的邀請,去倫敦小住一段時間散心。在倫敦期間,雖然吉英內(nèi)心備受煎熬,但受傳統(tǒng)禮教的束縛,仍然處于被動地位。礙于情面,她不愿主動拜訪或?qū)懶沤o彬格萊,而是把希望寄托到了與彬格萊小姐的通信中,渴望從中打聽到有關(guān)彬格萊先生的半點消息。但可憐的吉英,一次次的希望只換來了一次次的絕望,隨著彬格萊小姐對她態(tài)度的日益冷漠,善良的吉英選擇了默默隱忍,將難言的苦楚深埋心底。幾個月后吉英回到家,內(nèi)心依然不快活,他對彬格萊依然深藏一片柔情。從前的她從未想過自己會墜入情網(wǎng),是彬格萊喚起了她初戀般的種種熱情。她癡情地懷念他,認為他比其他任何男人都好;但同樣懂事的她,體恤到親友們的情緒,即使自己內(nèi)心波瀾萬千,也不得不在親友面前佯裝鎮(zhèn)定。雖然最后誤會消除,吉英與彬格萊終成眷屬,但吉英保守隱忍的性格確實在其通往幸福的路上吃了不少苦頭。
現(xiàn)代社會,傳統(tǒng)被動的女性仍然占了相當大的比例。她們不善于表露自己的心跡,感情隱匿,即使芳心暗許,一往情深,也常常陷入傳統(tǒng)的桎梏中,在追求個人幸福的道路上過分矜持,裹足不前,將對愛情的希望完全寄托于等待,而又在無盡的等待中,錯失良機,最終后悔莫及。簡·奧斯汀在《傲慢與偏見》中,就曾這樣評論道:“將感情埋藏得太深有時是件壞事。如果一個女人掩飾了對自己所愛的男子的感情,她也許就失去了得到他的機會?!笨梢?,在現(xiàn)今這個日益提倡男女平等的時代,女性應(yīng)增強其女性意識,要知道,無論男女,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都是平等的。
班納特家的次女伊麗莎白·班納特善良、理智、敢愛敢恨。雖然她的長相不及姐姐吉英,但她強大的人格魅力卻使她更為可愛迷人。同時,她的婚姻觀是勇敢獨特的,她一反當時傳統(tǒng),堅持追求基于愛情的婚姻,鄙視當時風行的“門當戶對”婚姻論及金錢至上論。小說描寫了伊麗莎白的兩次拒婚。一是對表哥柯林斯。他是班納特先生財產(chǎn)的法定繼承人,他盲目自信,自以為擁有萬貫家產(chǎn),娶五姐妹中任何一個都是對她們的救贖。但伊麗莎白,并沒有被金錢及表哥預設(shè)的美好未來所迷惑,她不畏違背母命,嚴肅地拒絕了表哥的求婚。而后,當?shù)弥约旱暮糜严木G蒂在柯林斯的財產(chǎn)和隨遇而安的消極心理驅(qū)使下同表哥倉促結(jié)合時,她感到萬分驚訝和痛心。她鄙視不顧高尚情操而屈就一些世俗利益的婚姻,并認為沒有愛情的婚姻將不會帶來多大的幸福。二是對貴族子弟達西。他身世顯赫,錢權(quán)兼達,但天性有些傲慢,有階級偏見,雖然他深愛著伊麗莎白,但常常陷入世俗門戶的矛盾之中。第一次求婚時,伊麗莎白仍然沒有傾倒在他的巨額財富之下,她反感達西的傲慢形象,更無法忍受他的門戶偏見,為了維護自我尊嚴及追求平等的婚姻,她毅然拒絕了他的求婚,并道出了“就算全天下的男人都死光了,我也不會嫁給你”的決絕之語以示決心。而后伊麗莎白在隨加丁納夫婦去德比郡的旅途中又與達西不期而遇,她注意到他行為舉止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她看到達西的畫像時心中油然產(chǎn)生一股溫存感,這一次伊麗莎白情不自禁地對他動了真情。后來,達西又幫助伊麗莎白的妹妹麗迪雅挽回了名聲,并促成了彬格萊和吉英的重歸于好。伊麗莎白在達西的實際行動中,看到了達西思想的轉(zhuǎn)變,同時也看到了愛情的希望。與她姐姐吉英不同,伊麗莎白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是勇敢執(zhí)著的:在達西同彬格萊再一次來到浪搏恩做客時,她主動抓住契機同達西攀談,渴望進一步親近他,想看看他是否還愛著她,即使后來面對凱瑟琳太太勸他放棄達西的無禮威脅時,她仍然不改初衷,堅持真愛,決不妥協(xié)。后來兩人情投意合,伊麗莎白也徹底改變了對達西的偏見,接受了達西的第二次求婚,最終結(jié)成了一段美好姻緣。
伊麗莎白是《傲慢與偏見》五姐妹中的新女性形象的代表,她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并且敢于挑戰(zhàn)傳統(tǒng)禮教,她基于愛情的婚姻價值觀對現(xiàn)當代具有深遠的影響意義?,F(xiàn)代社會,特別是經(jīng)濟高度發(fā)達的21世紀,越來越多的青年人,婚戀觀扭曲。他們無視愛情的真諦,把金錢、房子、車子作為婚姻的砝碼,把婚姻作為改變自身命運的手段,甚至還出現(xiàn)了“寧愿坐在寶馬車里哭,也不坐在單車后面笑”的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的畸形婚戀觀。什么是愛情?何為婚姻?簡·奧斯汀通過伊麗莎白這一人物的塑造,道出了愛情、婚姻的真諦,即人格平等、互相尊敬、真情實意、互相吸引。
班納特家的小女兒麗迪雅·班納特,是母親的掌上明珠,從小深受寵愛。她單純幼稚,不諳世事,雖然沒有趨從當時的金錢至上論,把金錢作為擇偶的唯一標準,但她缺乏教養(yǎng),輕佻怪戾,放蕩不羈。她為民軍團駐扎在麥里屯而激動不已,為軍團開拔到白利屯而極為傷心,當?shù)弥褴妶F馬上要開拔走時,她在痛苦懊惱中覺得生活一下全沒了,而在接到弗斯脫太太叫她一同去白利屯的邀請時又欣喜若狂。正如她姐姐伊麗莎白對她所描述的那樣,她一生的追求就是胡亂調(diào)情。她幻想在白利屯,軍官們都對她大獻殷勤,幻想自己坐在帳篷里,同至少六個軍官柔情蜜意地賣弄風情。而正因為她輕佻風流的習性,導致自己最后終被表面英俊、內(nèi)心丑惡的韋翰蒙騙,并且冒天下之大不韙和韋翰私奔,不僅葬送了自己的名聲,還丟了班納特一家的臉面。但她不知羞恥,在親友的痛心和眼淚中,仍然隨心所欲,無法無天:她在回麥里屯的路上,把手擱在馬車的窗架上,招搖過市,為的是讓全村人看見她的戒指。她在大搖大擺地走到飯廳時,理直氣壯地要求姐姐坐到下面去,炫耀自己已經(jīng)是結(jié)了婚的女人。愚昧無知的麗迪雅被愛情沖暈了頭腦,認為自己得到了永久的幸福,甚至在后來給姐姐伊麗莎白的賀信中還寫道:“你愛達西先生只要能愛到我愛韋翰的一半,你就一定會非常幸福了。”但可憐的麗迪雅終究還是嘗到了一時沖動的苦果?;楹笏晚f翰入不敷出,經(jīng)常要靠姐姐們接濟過活,這段因情欲和享樂而迅速結(jié)合的婚姻,終究沒有逃過現(xiàn)實的考驗。愛情,也在日漸平淡繁瑣的日子里消失殆盡。
現(xiàn)代社會,越來越多的青年人耐不住寂寞,把戀愛、婚姻作為派遣寂寞的手段。殊不知,激情只是暫時的,真正的婚姻,不僅是身體的結(jié)合,更是心靈的高度契合。正如簡·奧斯汀在《傲慢與偏見》中這樣評論道:“那種只顧情欲不顧美德的結(jié)合,很難得到久遠的幸福。”面對婚姻,作為現(xiàn)代人,應(yīng)該堅持“寧缺毋濫”的原則,不畏寂寞,相信真愛,并且在愛情來臨時慎重抉擇,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同時,婚姻是應(yīng)該建立在一定經(jīng)濟基礎(chǔ)之上的,不要過分拜金,但一定的經(jīng)濟基礎(chǔ)也是幸?;橐龅闹匾U?。
簡·奧斯汀作為女性主義的先驅(qū)者,通過伊麗莎白這一主角的塑造,反對當時歧視女性的文學及社會現(xiàn)象,表達了她追求男女平等的呼聲;另一方面,也通過對比其中女性人物的婚姻觀,肯定了建立在了解、愛情及一定經(jīng)濟基礎(chǔ)上的婚姻。通過解讀《傲慢與偏見》,能讓身處現(xiàn)代社會的我們體會到愛情與婚姻的真諦,促使們?nèi)シ词?,作為現(xiàn)代人應(yīng)該怎樣理性地對待婚姻。
參考文獻:
[1][英國]簡·奧斯汀.傲慢與偏見[M].孫致禮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4.
[2]儲常勝.《傲慢與偏見》中婚姻模式和簡·奧斯汀的愛情婚姻理念[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2006.
[3]楊桂琴.《傲慢與偏見》中伊麗莎白的“理想婚姻”[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報),2009(10).
[4]王雨.從《傲慢與偏見》談簡·奧斯汀的婚姻觀[J].陜西教育學院學報,2005(11).
作者:趙曼伊,貴州民族大學2013級英語專業(yè)在讀本科生。
編輯:水涓E-mail:shuijuan3936@163.com
詩文品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