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冬
?
繪出抑郁癥援助地圖將眼淚變成鉆石
□門冬
2015年,首張全國抑郁癥援助地圖正式上線,抑郁癥患者或家屬只要手機上網,就能在數秒鐘內找到離自己最近的援助機構。援助地圖的背后,是一個果敢青年與抑郁癥的殊死拼斗,是一個失獨母親的深情和大愛。
時間無涯,每一個純真的靈魂都是天使。你不過是飛過人間時被人間這片美景吸引,稍作駐留,而這一瞬便是千秋。
尚于博從小就是個孝順的乖孩子,與母親毛愛珍的感情特別深。尚于博6歲那年夏天,毛愛珍和兩個好朋友帶著孩子們去游泳。朋友給孩子每人買了一瓶可樂,其他兩個孩子很快就喝完了,尚于博卻連瓶蓋都沒打開。朋友有些詫異:“博兒,為什么不喝???你不渴嗎?”
曾經的溫馨時刻
“有點渴。”尚于博看著泳池里的媽媽,認真地說,“媽媽可能也渴了,我留給媽媽喝?!迸笥杨D時感動得柔腸百轉,沖著水池大喊:“姐,聽到了沒?博兒寧愿自己口渴,也要把可樂留給你!”毛愛珍游上岸,將兒子抱在懷里:“我的博兒是個善良的天使!”
從兒時就喜歡表演的尚于博,在高考中以文化課第一、專業(yè)課第三的好成績考入中央戲劇學院。畢業(yè)后僅四年,他就接拍了七部大戲,從配角變成了主角,演藝之路一片坦途。
一天,毛愛珍送兒子去拍戲,路上尚于博突然有些低沉地說:“媽,我得了抑郁癥?!泵珢壅湟惑@,但向來不愿讓母親擔心的尚于博隨即又補充道:“不過沒什么,就是有點失眠,吃了醫(yī)生開的藥,已經好了?!彼p松地笑了笑。
看著兒子風輕云淡的樣子,毛愛珍心疼地說:“是拍戲太累了吧?媽媽不想你那么辛苦,只要你開心?!鄙杏诓尤灰恍Γ骸吧钅敲疵篮?,我有什么理由不開心?”
2011年7月中旬,尚于博主動提出要帶父母去歐洲自助游。尚于博將每天的日程安排得豐富多彩,一路上,他給父母帶來無比的快樂與喜悅。回國后,國慶節(jié)前一天,朋友約毛愛珍夫婦去北京昌平郊游,尚于博也一同前往。在昌平郊野,尚于博表現(xiàn)出了對大自然的極大熱愛:遇到一條小河,他會蹲下來看小魚在水里歡游;看見一片璀璨山花,他興奮不已,舉起相機,拍攝這自然之美……
看著每天都充實、快樂的兒子,毛愛珍以為,一直令她隱隱擔憂的兒子的抑郁癥已經好了。她怎么也想不到,兒子被抑郁癥裹挾的生命已經進入倒計時。
2011年10月25日,電視里放著尚于博主演的《娘家的故事》第三部;《瑤山大剿匪》當晚首播;下午剛簽約的新戲正待開機……然而,尚于博卻已經無力再繼續(xù)自己二十八年的人生。25日中午,他站在樓頂,仿佛被另一個世界的風景吸引,躍向了另一個世界。
把陰影收起來,將陽光撒出去,讓家人和朋友都成為快樂的“不知情者”。那場跟抑郁癥的硬仗,你如勇士般單打獨斗。
此時,由于尚于博的影視作品正在各大衛(wèi)視熱播,他去世的消息讓輿論四起,粉絲們表達著對他的愛和不舍得,但同時,也不乏胡亂的猜測。各種傳言如針般刺痛了早已疼得麻木的心,喚醒了無生趣的毛愛珍,她要維護兒子最后的聲譽,發(fā)誓要弄明白兒子去世的原因。
毛愛珍開始查閱兒子的電話記錄、日記、微博,尋訪他的心理醫(yī)生、經紀人、朋友。直到這時她才知道,兒子患的是躁郁癥,與抑郁癥不同,躁郁癥會有亢奮和抑郁雙相交替出現(xiàn)的病狀。
尚于博患躁郁癥是從2009年開始的,先是出現(xiàn)失眠、情緒焦慮的狀況,之后慢慢變得無法控制自己的想法,無法思考和判斷。于是,他獨自去安定醫(yī)院檢查。確診后,他深受打擊。醫(yī)生告訴他,抑郁癥治療很難,目前醫(yī)學還不知道發(fā)病原因,要求他除了吃藥之外,還要配合運動、健身、旅行、寫快樂日記等治療方案。
尚于博努力地照做了,卻沒能阻止病癥發(fā)展。兩年半的時間里,好一段時間又復發(fā),前一分鐘明明很快樂,后一分鐘突然就像被一個開關把所有的愉悅感覺都關掉了。最可怕的是,他不知道那個開關什么時候發(fā)作。
一次,尚于博去好友家參加聚會,他鬼使神差地上了樓頂,無法控制地想跳下去。幸好,在最后一刻,他突然清醒了。尚于博越想越后怕,對朋友說起剛才的荒唐。朋友嚇壞了,立刻要給他父母打電話。尚于博急忙攔住,笑道:“只是一剎那的感覺,都過去了。別嚇著我爸媽!”
怕親人和朋友擔心,尚于博把所有陰影都收起,一心想讓自己快點好起來。他明白,快樂是他的子彈,他要與抑郁癥打一場只有他一個人的硬仗。他一邊拍戲一邊為對抗躁郁癥做出種種努力:為了積攢快樂元素,他健身、游泳、跑步;獨行西藏新疆無人區(qū),挑戰(zhàn)攀爬珠峰,觸摸絕地雪山;徒步人跡罕至的原始森林,聽野獸跑過的聲音……他不斷尋找新的刺激,激發(fā)生命能量與病魔抵抗。即使在病情最嚴重時,他也努力在父母面前保持微笑。
想到兒子近三年孤獨的煎熬,毛愛珍肝腸寸斷。盡管不能完全了解兒子的每一個感受,但至少她知道,這場跟抑郁癥的戰(zhàn)斗,兒子打得有多勇猛,又有多艱難。在患上抑郁癥的三年里,尚于博不僅出色完成影視劇拍攝工作,還游歷了許多國家和城市,看過萬千風景,他仿佛要將一生的精彩濃縮在這二十八年的生命里。
毛愛珍感到自己撫摸到了兒子的靈魂,母子倆有相同的疑問:得了抑郁癥,為什么就像被魔鬼控制了?
毛愛珍帶著疑問踏上了追問之路,先后拜訪了美國南加州大學、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和專家,查閱了大量資料,慢慢地了解到,抑郁癥是一種功能性、器質性疾病,存在的歷史比癌癥和艾滋病都長,發(fā)病誘因很復雜,與演員的職業(yè)沒有必然關聯(lián),任何人都有患病的可能。
原來,兒子的所有表現(xiàn)都是生理性的病癥,他不是狠心拋棄了父母,而是病魔帶走了他。
塵世萬千中,你做了一回我的兒子。你用生命告訴我今生的使命,我要用對人世的愛,讓你活在母親的余生里。
在中國有9000多萬人忍受著抑郁癥的折磨,每年因嚴重的抑郁癥“自殺”的人數高達20萬。相同的悲劇,每天都在上演。
每當聽到這樣的消息,毛愛珍的心就痛一回。尚于博是個善良的孩子,離世前兩天還在為肺塵病人匯款、郵寄衣物,并留話“要幫助更多的人”。尚于博走了,卻用生命驚醒了對抑郁癥一無所知的母親。冥冥中,毛愛珍感到有一種力量在引導著她,“博兒,媽媽沒能為你做什么,就讓媽媽踐行你的善愿,去幫助更多的人!”
毛愛珍創(chuàng)立了北京尚善公益基金會,目的是推動抑郁癥防控知識的普及與傳播,讓人們認識抑郁癥,消除人們的病恥感,從而得到積極的預防和治療,減少自殺人數。2013年4月,毛愛珍組織編撰了國內第一本《關愛精神健康,關注抑郁癥認知手冊》。兩年多時間里,尚善基金會在全國舉辦和參與各種公益活動一百多場,發(fā)放精神健康方面的書籍及宣傳品達二十余萬份。
毛愛珍接到許多抑郁癥患者家屬無助的電話。她想,基金會不能局限于抑郁癥的防控認知宣傳,還要在幫助抑郁癥患者就醫(yī)及互助上做出努力,讓抑郁癥患者能夠在第一時間得到救援,也許生命還可以挽回,她以此提出了基金會工作拓展的方向。
基金會同仁幾經論證,是否可以通過一張互聯(lián)網地圖,把散落在全國不同地區(qū)的抑郁癥援助機構信息收集在一起,讓陷于痛苦無助的抑郁癥患者和家屬能夠通過互聯(lián)網,及時、便捷地找到離自己最近的援助機構?
所以,有了高德地圖和尚善基金會的成功合作,為抑郁癥援助地圖項目無償提供技術支持。援助地圖第一批數據采集收錄了全國3290個援助機構的信息。這是3290座通往生命的橋梁,任何一名抑郁癥患者或家屬只要手機上網,就能在數秒鐘內找到離自己最近的援助機構。2015年8月25日,全國抑郁癥援助地圖1.0公測版上線試運行,開始幫助9000萬的抑郁癥患者和更多的患者家屬,推動了全國抑郁癥防治水平的提高。
尚于博去世四周年之際,毛愛珍獨自來到兒子的安息之地,將基金會成立三周年的紀念冊擺在兒子墓碑前,告慰兒子。毛愛珍還告訴兒子,基金會設立的“關愛精神健康·尚善公益?zhèn)鞑オ劇币颜絾?,越來越多的人有希望得到幫助…?/p>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編輯吳忞忞mwu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