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曉霞
【摘 要】聽課是學生獲取信息、學習知識、培養(yǎng)語言技能、提高英語語言能力、發(fā)展智力、形成態(tài)度和培養(yǎng)優(yōu)秀品質(zhì)的主渠道,具有很強的目的性。聽課效率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和學習成績。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是我們一線教師一直關注的,也是我們一直追求并為之努力探索的熱點。洛扎諾夫認為高效率學習是指個體在積極的情緒狀態(tài)下的學習。張慶林認為有效學習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即應該真正理解、靈活運用所學知識, 同時推動態(tài)度和能力的發(fā)展的學習。研究學習效率有利于從本質(zhì)上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使學生掌握高效率學習的方法。
【關鍵詞】積極情緒;高效率學習;高效率學習
上學期間,舉目大街小巷,濃濃夜色里,匆匆而過的身影中,不乏許多孩子與媽媽或爸爸背著書包相攜的身影,也不乏許多少男少女急急忙忙踩著自行車飛奔的身姿,周末更是有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在父母的陪同下輾轉(zhuǎn)于不同的學習班之間。這不僅僅是個人生活的一個縮影,更是千百萬中國式家庭生活的縮影。這些本該在陽光下盡情享受學習帶來的好奇與探究欲望,卻在晝夜不分的學習壓力的忙碌中體味著煩躁、夜不成寐與無盡的考試焦慮情緒。
由于考試和學業(yè)壓力大,七成多中國學生有情緒低落和煩躁情緒,近半數(shù)中國學生有“睡不著”的生理表現(xiàn)。長期“睡不著”、“不夠睡”不但不會有理想的學習效果,而且長期低效超負荷的學習,還容易出現(xiàn)厭學、怠學情緒,甚至會引發(fā)身心疾病。如何“減負——增效”成為學生、家長和老師一直關心的話題。要真正實現(xiàn)“減負——增效”,就要激起學生學習的最根本的動力,從而專注于學習,高效率的學習。我在本文中就積極情緒下的高效率學習和有效學習的高效率學習兩方面來談談自己在教學中的體會。
一、培養(yǎng)積極的課堂學習情緒,打造高效率課堂
保加利亞最著名的精神病醫(yī)療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G·洛扎諾夫認為高效率學習是指個體在積極的情緒狀態(tài)下的學習。他認為在學習過程中,人大腦左半球的、大腦右半球以及身體都在參與;不僅有有意識活動,還有無意識活動;不僅有理智活動,還有情感活動。并認為情緒通過提供一種情緒色彩,來影響個體未來的行為選擇和誘發(fā)個體行動。他主張創(chuàng)造高度的動機,建立激發(fā)人的潛力,把各種無意識暗示因素組織起來,以便有效地完成學習任務。
既然適當?shù)那榫w對人的認識過程是具有積極的組織效能的,具有很強的調(diào)節(jié)功能。那么為促使學生進行高效的、自主地學習,我們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學習情緒,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教師用自身積極的情緒去感染學生,提高課堂效率
由于教師每天都在接觸學生,教師的情緒會感染學生的情緒,教師的人格會影響學生的人格。這一點我深有體會,當我情緒低落,神情懨懨地站在講臺上上課時,學生也是無精打采,反應慢,學習效率低;而當我情緒飽滿,在課堂上激情的四射的時候,學生的情緒明顯被我影響,他們情緒高昂,思維活躍,效率明顯提高。這表明,假如教師的心理不健康,其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因此,教師首先要調(diào)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以積極的情緒去面對學生,感染學生。教師在每一節(jié)課前都要調(diào)整好自己的情緒,不要把自己生活或工作中的某些不愉快情緒帶入課堂,不要在課堂上發(fā)泄自己的不滿情緒,而要以積極高漲的情緒投入教學之中,用自己的情緒來帶動學生。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控制自己,不要讓一些突發(fā)事件影響到自己的情緒,不要在課堂上因為某個學生的小動作或不注意聽講而大發(fā)雷霆,不要為維持課堂紀律而中斷教學過程,要以恰當?shù)姆椒ú粍勇暽厥惯@些問題消除。從而使學生的高漲學習情緒保持持久的連貫性。
2.在教學活動中激發(fā)學生情緒,提高學習效率
目前關于學習活動中激發(fā)學生特定情緒對學習效率的影響研究是較多的,其中以盧家楣的情感教學理論最具代表性。情感教學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圍繞認知因素,利用各種教學方法、教學媒介及教師自身的表情、態(tài)度、語言等來激發(fā)、調(diào)動學生產(chǎn)生積極的情緒體驗,滿足學生的認知需要和情感需要,以增強教學效果,完善教學目標,優(yōu)化教學過程的教學。由于教學活動是一個師生雙方互動的過程,因此在學習活動中,教師要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在課堂上,我們要尊重學生,給每一個學生參與教學的權利和機會,讓每一個學生都以輕松愉快的心情參與課堂教學。不僅可以通過圖片、影視文件,還可以通過教師的語言、面部表情、肢體動作等來激發(fā)學生特定的情緒。在課堂氣氛活躍,注意力集中情況下,學生才能感到自己正真是學習的主人,因而心情舒暢,思維也活躍起來。我們的教學效果也會得到明顯增強。
3.利用教學評價激發(fā)學生情緒,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教學評價不僅僅發(fā)生在教學過程結束后,它其實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的始終。學生可以通過教學評價來檢驗自己的學習效果。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常常是教學活動完成后的總結性評價,過于注重學生知識性目標的達成而忽視了學生的情感因素,新一輪的教學評價改革提倡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評價體系,避免教學評價給學生學習帶來的消極的影響,但這并不意味著對學生的學習只能進行積極的、鼓勵的評價。由于情緒問題的復雜性,在這類實驗研究中,不能以客觀刺激的性質(zhì)來簡單決定學生的情緒極性正情緒或負情緒,還應采取包括自評在內(nèi)的多方面相結合的測評手段,只有積極消極的教學評價喚醒了學生相應的積極消極情緒,教學評價才可能對學生的學習效率產(chǎn)生影響。
另外也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課堂表現(xiàn)作自我評價,以調(diào)動其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
4.應培養(yǎng)學生樂觀,開朗的個性和求知進取的精神
學生在求知的過程中,如果能奔著求知的目的,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tài),銳意進取的精神投入到學習中去,就一定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樂觀,開朗的個性和求知,進取的精神。注意心理素質(zhì)和意志品質(zhì)的培養(yǎng),力求是學生有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這是產(chǎn)生積極情緒狀態(tài)的基礎,也能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潛能。
另外,“親其師,信其道”。如果教師對學生親切,學生會將之作為一種鼓勵和獎賞,縮短師生之間的心距,在知識滿足的同時獲得情感上的滿足。良好的師生關系能使學生擁有良好的情緒去面對學習,我們都知道如果一個學生覺得某一個老師親切,容易接近,就會喜歡上這一個老師的課,每一天都特別期待有這一門課,上課時也會以積極愉悅的心情投入學習,學習的效率自然也會大大增強。特別是“后進生”他們也渴望獲得學習的成功,更渴望感受成功后的愉悅。我們更應該多投入一些精力,了解他們學習中的困難和心理狀況,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克服畏懼心理。在課堂上,教師應有意利用這些學生渴望成功的這種心理,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適時提出能激發(fā)學生好奇心和學習興趣的問題。并且不斷引導學生多想,多問,多動手,使他們在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維高度活躍的狀態(tài)下進行學習。在提問問題時適當?shù)慕档鸵螅o他們成功的機會,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愉悅,使他們在一點點的成功中,逐漸改變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能以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
二、有效學習的高效率學習
張慶林認為,高效率學習是指能夠真正理解、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學習,是推動能力和態(tài)度發(fā)展的學習,具有概念化,條件化、結構化、自動化、策略化的特點。
教學的有效性是所有教育教學改革的共同追求,新一輪的課程改革首要目標就是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鞏固課程改革成果、推進課程改革持續(xù)深化發(fā)展的關鍵,而提高課堂調(diào)控的有效性是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基本保證。作為教師基本功之一的課堂調(diào)控能力隨著課改的進一步深化也越發(fā)顯得重要。
教學過程是師生、生生互動,不斷生成的過程, 教師要關注課堂中愉快和諧的群體生活和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著力讓學生成為活動的主體、課堂的主人。 在新課程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型課堂教學中,課堂調(diào)控技能面臨根本性的變化和更新。
1.積極有效調(diào)控課堂,提高課堂效率
教學過程中有時難免出現(xiàn)一些自己意想不到的事情,我們必須提高自己的應變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課堂調(diào)控能力,對課堂偶發(fā)事件能及時恰當?shù)靥幚?,保證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并能借助課堂偶發(fā)事件為提高課堂效率服務。
我在上一屆八年級下第四單元的一節(jié)語法復習課。這樣的課總給人以枯燥乏味的感覺,又因為是下午的課,所以學生有些懈怠。上課一開始,我讓學生回憶賓語從句這種句型的結構特征,然后播放了一段動畫版家有兒女,我讓學生用賓語從句復述片中人物的話。學生們一個個冥思苦想。在幾個學生說出了幾個含有賓語從句的句子后,其他學生似乎一下子想不出什么可以說的句子了,一個個眼睛看著教室里的天花板作苦思狀。
正在這個時候,一位老太太出現(xiàn)在教室的門口。她叫了我一聲“老師”并朝我笑了一下,然后就徑直走到一位女同學身邊,給她一個塑料袋,并對她說:“這個包里有兩件厚毛衣,這幾天天氣冷,為什么才穿這么點衣服,要多穿衣服,感冒藥別忘了吃,聽老師的話,認真學習,晚上早點睡……”。
老奶奶的說話聲使得學生無法集中思想想出剛才正在思考的含有賓語從句的句子,有的學生在抿著嘴笑,有的在竊竊私語,課堂頓時一片哄亂,那個女同學窘得滿臉通紅。我想馬上給學生們一頓批評,要求他們集中思想。可轉(zhuǎn)念一想,這樣勢必會使原本就枯燥的復習課氣氛更加緊張,學生就更不愿意開口說英語了,這樣會不利于課堂活動的展開。另外,我考慮到老奶奶來一趟也不容易,就讓她把要說的話都徹徹底底地跟孩子都吩咐完吧。于是,我笑著對學生說:“請大家認真聽這位阿婆說的話,待會我們來一個Memory Challenge?!睂W生們都靜了下來,好奇地望著我,不知我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老太太交待完后,朝我笑了笑,終于十分放心地走出了教室。
接下來,我布置給學生一個任務:老奶奶剛才都說了些什么,問了些什么?看哪一位同學記得最多最牢?學生們個個都爭先恐后回答,為自己贏得分數(shù)。在學生的回答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都運用了“She said that…”,“She asked if/whether…”和“She asked what/ why/how…”這幾個句型。既然學生都能說出并運用賓語從句了,那么本節(jié)復習課的語言教學目標就達到了。接著,我又問學生,“Why was she here?” “She wanted to give Lucy the warm sweater. ” “She wanted to tell Lucy to take the medicine. ”“She wanted to tell Lucy to work hard.”我對學生的回答給予了肯定與表揚,學生們非常高興,課堂氣氛也越發(fā)活躍起來了。
我又讓學生們思考老奶奶的行為和話語表明了什么。我讓學生們用“I think…”這一句型回答,目的是讓學生們再一次運用賓語從句。學生們異常積極,踴躍發(fā)言?!癐 think that its very kind of her to send the sweater to her granddaughter by herself in such bad weather.”“I think she loves her granddaughter very much. ”“I think she takes good care of her granddaughter.”……然后我問學生們“What about your grandmother? What do you think of her?”學生們各抒己見。
于是我就順水推舟,“I think your grandmothers
are all very kind. They love you so deeply. Do you love them? ”“Yes.”“Shall we do anything for them? You know, Womens Day is coming. What can we do for your grandmother and your mother?請大家在小組內(nèi)談論你們的計劃打算,并選出一個代表作出匯報?!睂W生們非常積極地參與了活動,大家都表達了自己準備如何向自己的奶奶及媽媽表示對她們的敬意和愛意。在這個活動過程中,我不時地聽到了學生運用 “I think that I will…” 、“My grandmother says she likes…”、“I think she will like it…”、“I dont know what I should buy.”等等這些句型表達自己的見解,匯報中學生們用了,××× said ……。我知道學生們已經(jīng)能十分熟練地掌握并運用賓語從句了。
學生奶奶的出現(xiàn),反而成就了我較好地完成了這堂課的教學,把一節(jié)乏味的語法復習課變成了一節(jié)名副其實的語言實踐課。在真實的情景中,學生的興趣被大大地激發(fā)。他們十分快樂、主動地復習了知識,接受了信息,加工了信息,交流了信息,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了極至的發(fā)揮,也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2.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實踐的全過程,提高學習效率
美國教育家蘇娜丹戴克說:“告訴我,我會忘記,做給我看,我會記住,讓我參加,我就會完全理解。讓學生在模擬交際中去體驗,去感受語言的魅力,這能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更積極地學習。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一個人的大腦只有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處于放松的狀態(tài),才最容易激活腦細胞。我們不難想象,腦細胞活了,才能發(fā)揮想象,才能使思維閃現(xiàn)創(chuàng)造的火花,體現(xiàn)學生個性的展示。因此,我們可以讓學生輕松自由地對所學知識點進行整合,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我們平時在英語課堂上組織各類活動的目的就是把時間還給學生,給他們創(chuàng)造語言練習和應用的機會,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那么在組織這些活動時,要注意什么呢?
首先要關注的是活動的設計是否圍繞本課時語言目標,學生的表達是否也圍繞本課時語言目標。其次要關注每個學生是否都參與了活動。這類活動要規(guī)定小組人數(shù),明確分工,讓孩子們都動起來。
如在教授if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時,講到What would you do if had a million dollars?時,我在作了適當輔墊后,進行小組競賽。在競賽中,學生個個注意力集中,爭相舉手、踴躍發(fā)言。
If I had a million dollars, I would give it to charity to help the poor.
If I had a million dollars, I would give it to medical research to help the sick.
I would give it to the zoo if I had a million dollars, because I like animals.
I would buy a big house for my family if I had a million dollars.
I would buy a lot of snacks.
I would buy a car, because I want to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by myself.
I would put it in the bank to make more money …
在游戲中學生學得輕松愉快,積極性高。這種“寓教于樂”的游戲,減輕了學生的心理負擔,使他們在這種高密度、高頻率、快節(jié)奏的訓練中不知不覺地接受了知識。所有的語言點、知識點都通過游戲進行了強化和訓練。
總之,課堂是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主陣地,教師應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上下功夫。英語課堂教學中要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只有教師“導”得有方,才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真正得以發(fā)揮,才能使學生有效學習,才能打造高效的課堂。
參考文獻:
[1]李艷茹.《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提高英語教學效果》.中小學英語活頁文選.(10).
[2]張靜.《英語課堂小組活動的有效性探討》.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8年第8期.
[3]鄭川,茍婷婷,龔潔.《情緒對學習效率影響的研究綜述》.教育縱橫,2008年9月第10卷第3期.
[4]沈銀華,孫寶奎.《培養(yǎng)積極學習情緒 打造高效地理課堂》.地理教學,2013年第8.
[5]靳麗華,胡美飛.《高效率學習》.武漢大學出版社,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