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yǎng)氣質(zhì)的國學(xué)經(jīng)典
1 .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jīng)·王風(fēng)·黍離》)
2 . 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詩經(jīng)·邶風(fēng)·相鼠》)
3 . 言者無罪,聞?wù)咦憬洹?(《詩經(jīng)·周南·關(guān)雎·序》)
4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小雅·鶴鳴》)
5 .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詩經(jīng)·大雅·抑》)
6 .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尚書·太甲》)
7 . 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大禹謨》)
8 .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國語·周語下》)
9 . 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隱公元年》)
10 .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左傳·襄公十一年》)
11 .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宣公二年》)
12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道德經(jīng)》)
13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八十一章》)
14 .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
15 .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6 . 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論語》)
17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
18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
19 .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論語》)
20 .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論語》)
21 . 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論語》)
22 .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
23 .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論語》)
24 .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
25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
(王全水輯)
責(zé)任編輯 原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