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水
職工:我都能靈活運用了
《勞動合同法》到底咋樣。帶著這個問題走訪調(diào)查職工時,得出幾個類型性結論,一、說不清。這部分職工跟企業(yè)關系還算和諧,缺少對《勞動合同法》的研究沖動。二、不錯,對咱們?nèi)鮿萑后w有幫助。這部分職工多是《勞動合同法》的既得利益者,如從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中獲益。三、還可以,但打官司是真鬧心。這部分職工對《勞動合同法》缺少基本了解,務工時,權利遭到侵犯,缺少最起碼的證據(jù)。四、好哇!只要有理有據(jù),拿《勞動合同法》打官司,一打一個贏,有時都不用打官司,跟領導一掰扯,他就服軟。這部分職工精研過《勞動合同法》,務工時有前瞻性,會用各種手段保護自己。
作為本刊特約作者的沈陽退休律師于久儒稱:“務工前,要先了解《勞動合同法》的相關條款;務工后,要注意搜集有利于自己的各種證據(jù)。到時候,不出糾紛便罷,出了糾紛,你就可以占有先機,把官司打贏?!?/p>
他談起自己退休前接的一樁勞動糾紛官司,就很有代表性。
申女士在一專賣店當營業(yè)員近4年,2014年春節(jié)后一天,她突然接到辭退通知。店長說是上邊公司考慮到效益不佳,要裁員,并非個人能力原因或有什么過失。申女士找到公司,被告知,公司已調(diào)她去另一專賣店,若不同意,就視為自動離職。那家專賣店離申女士家非常非常遠。
最最關鍵的是,那4年,公司一直沒跟申女士簽《勞動合同》。
于律師分析說:“這家單位沒跟申女士簽勞動合同,違反了《勞動合同法》。再有,解除《勞動合同》分3種情況,就是協(xié)商解除、法定解除和約定解除。他們哪一條都不算。第三,這部法的實施條例規(guī)定,用工滿一年還不與務工者簽書面《勞動合同》,那企業(yè)就得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工資?!?/p>
“雖然沒簽《勞動合同》,但不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于律師說。專賣店發(fā)工資時,是往員工卡里打錢。于律師在銀行調(diào)取和打印了申女士工資卡明細賬,“每月固定日子,公司都往申女士卡里打錢,不是工資是啥?你能平白無故給申女士錢?不承認都不行。這說明他們有事實勞動關系。”
這起官司,于律師幫申女士打贏了。后來,申女士換了一家專賣店,至今仍與于律師保持往來。電話打給她,談起幾年前的這個經(jīng)歷,她的感受很草根化,“我們這些幫別人掙錢的,要求不高,你單位差不多就行,可就是有企業(yè)愛糊弄人?!闭勂饘@部法的看法,她說:“挺好??!”
申女士說她現(xiàn)在都能靈活運用《勞動合同法》了。第二家專賣店也不提跟她簽《勞動合同》,她不吱聲兒,就是賣力干活?!耙荒旰?,我拿出這材料那材料的,跟老板講法。老板也不傻,當時就明白了,說好商量。我馬上跟老板說,我可真沒想跟你們打官司,只想在這兒好好干,有個收入?!?/p>
沒幾天,上邊公司就跟她簽了《勞動合同》,還上了四險。“他們說獎金給我多發(fā)點兒,就不交公積金和生育險了。行,我這年齡也不能生了?!?/p>
申女士分析道:“我這種賣貨成手現(xiàn)找來不及,也不好找,他們不敢跟我鬧掰,我也沒想鬧掰?!彼詈笳f:“這法不錯,但你還得會用?!?/p>
老板:他們賊著呢
同一部法律,一些企業(yè)主的感覺與職工大不一樣。
前不久去沈陽北部某縣串親戚時與一企業(yè)主同席。出于職業(yè)敏感,跟他嘮起《勞動合同法》。他大倒苦水,“別以為工人傻,他們賊著呢!”
“我就碰上過這種人?!彼f,“只要簽《勞動合同》就行,簽一年都成,簽完他就不玩活。開他?他就說你開了我沒問題,但得給我3個月工資,加上干這兩個月,兩個月就賺了5個月工資。還說是《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的。你不給他就纏著你,再不給他就要打官司。我這小企業(yè)賠不起呀!”
過后跟于久儒律師談及此事,他翻出《勞動合同法》,“他們都有點兒夸張了?!彼降谒氖邨l,“經(jīng)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6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6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jīng)濟補償?!?/p>
于律師斷言,“那小老板一定是有小尾巴叫人家拿住了?!瘪R上打電話問,果然?!八吞粑覜]給他上社保。關鍵不在這兒,他是成心的?!?/p>
他在電話里跟我講,“我朋友遇那人,比我遇到的更狠。”他朋友也是開企業(yè)的,有來應聘的就給他下套,說咱沒文化,工資都談好了,就別簽合同了,簽合同要買社保的,社保對我們這種人沒用,你每月多給我開個三頭二百的就行。“我朋友就信了,可過了一年,人家就跟你打官司?!?/p>
于律師通過免提聽后,略有沉思,“這倒是個問題?!?/p>
小老板有苦,大老板也有難。聯(lián)想名譽主席柳傳志說:“這部法太照顧員工的利益,這對企業(yè)發(fā)展很不利。比如說簽永久合同、合同到期了要補償,這會帶來什么問題?企業(yè)發(fā)展大了的話,這方面負擔太重了?!?/p>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說:“當初立法時,企業(yè)投資人的聲音聽得少了些。我?guī)孜慌笥颜f,現(xiàn)在企業(yè)用工成本提高很多,有人說增了30%,有的說增了40%。外向型企業(yè)和勞動密集型的企業(yè)壓力更大。因為這些企業(yè)的利潤本來就不夠高,現(xiàn)在用工成本又增加了,他們的日子不好過?!?/p>
全國政協(xié)委員、遼寧奧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建民認為,從經(jīng)濟負擔和企業(yè)用工成本角度講,《勞動合同法》確實存在一些問題。但他又表示,“從責任角度看,《勞動合同》沒法沒問題,因為合同是雙方的契約。”
富士康集團創(chuàng)始人郭臺銘說,企業(yè)要提高效率,但勞動成本增加了,你就要減少沖擊,提升技術,加速企業(yè)體制的結構提升過程。
怪不得他提出了“3年百萬機器人”的轉(zhuǎn)型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