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 檸
(山西師范大學,山西 臨汾 041000)
理論與方法探索
認知學習理論對大學籃球運動技術課堂教學的啟示
盛 檸
(山西師范大學,山西 臨汾 041000)
本文通過對認知學習理論更深一層地研究和對大學籃球運動技術特點的分析,得出認知學習理論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啟示。建議:教師增強認知學習理論相關知識的深度與廣度,擴大體育教育視野,在提升自己專業(yè)素質的同時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結構特點,將認知學習理論運用到每一節(jié)課中;學生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勤學善思,挖掘自己的潛能,把教師當成朋友,積極促進教學實踐活動,與教師幫教互助,達到教學相長。
認知學習理論;大學籃球;運動技術課堂教學;啟示
大學是傳播知識、培養(yǎng)綜合性人才的高等學府,大學教育質量的好壞與學校向社會輸送人才的好壞密切相關,而大學籃球教育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大學籃球運動技術課堂教學的質量來決定的。認知學習理論對提高大學籃球運動技術課堂教學水平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研究認知學習理論,并將它運用到籃球運動技術課堂教學中,對促進教學工作的完善,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大有裨益。
20世紀50年代后期,認知學習理論的發(fā)展一日千里,并逐漸成為一種新思潮。到了20世紀70年代,認知學習理論體系日益完善,內容也更加豐富,在西方心理學中已經有了不可替代的位置?,F(xiàn)代認知學習理論主要是由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論”、奧蘇伯爾的“有意義接受學習論”以及20世紀80年代后期迅速發(fā)展起來的構建主義學習理論組成的。
1.1 認知結構學習論
布魯納提倡發(fā)現(xiàn)學習,他認為學習過程是一種積極的認知過程,不論學習什么知識,都離不開獲得、轉化和評價這3個認知學習過程。認知結構學習論的實質是主動地形成認知結構,強調的是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者獨立思考的能力,是學習者如何運用自己的頭腦將沒有學過的知識轉化成自己的東西。
1.2 有意義接受學習論
奧蘇伯爾提出“有意義學習”理論,他認為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學生有意義地接受學習,教師輔助學生將新學的知識與原有知識發(fā)生聯(lián)系,進而使得學習者獲得新知識。有意義接受學習論的實質是新舊知識相互作用的過程。奧蘇伯爾提倡逐步分化的演繹教學,提出先行組織者的教學策略。
1.3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只是一種假設,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我們現(xiàn)在信奉的真理很可能會被推翻。建構主義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是意義的主動構建者,把教師的角色定位為學生的合作者、學生意義構建的幫助者。
籃球是大學里的一項非常重要體育項目,和其他課程不同的是在籃球運動技術學習中,人和外界以及人與人之間發(fā)生的相互影響比較多。由于學生自己的生活環(huán)境和自身的身體條件和經歷是不一樣的,所以在他們進行籃球技能學習時表現(xiàn)也參差不齊。
2.1 認知定向階段
在籃球運動技術學習的開始階段,學生的主要任務是通過聽教師的言語講解或觀察教師的動作示范,試著去理解所學的內容,在頭腦中形成一個粗略的表象,此時學生能夠進行初步的實踐。在認知定向階段,學生主要依靠動作的比較與外部的反饋來學習,通過視聽信息進行模仿練習。這個階段教師精簡扼要的講解與準確優(yōu)美的示范對籃球運動技術的學習十分重要。
2.2 動作的連接階段
在經過第1階段的學習之后,學生已經對所學籃球技術動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能進行初步的實踐活動,這時籃球運動技術的學習進入動作的連結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是靠學生的思考與練習,將第1階段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在動作的連結階段,因為技能還處于初步形成時期,所以學生的動作還比較生澀,時常在完成一個動作之后忘記下一個動作是什么。這個時候他們完成動作時緊張的心情較之先前有所緩解,但還沒有完全消失,錯誤的動作仍時有發(fā)生,但在認知定向階段經常出現(xiàn)的多余動作慢慢減少。經過多次練習,學生已經掌握所學內容,動作基本定型,多余動作、遺漏動作出現(xiàn)的頻率逐漸降低。他們對自己的技術動作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夠發(fā)現(xiàn)自己存在的問題并努力改正,讓各種動作更加熟練靈活,得心應手。在這一階段,教師應特別注意完整教學和分解教學的靈活運用。
2.3 協(xié)調完善階段
經過前2個階段的練習之后,學生對所學籃球技術動作已經十分熟悉,動作以肌肉運動感覺為主進行控制,動作與動作之間的銜接已經十分流暢,能夠根據(jù)實際情況的變化調整自己的行為,靈活的完成整個動作,對所學知識有了自己獨特的見解,甚至還能有所創(chuàng)新,此時達到動作的協(xié)調完善階段。
投稿日期:2015-12-09
3.1 認知學習理論對教師教的啟示
3.1.1 重視籃球運動技術課堂教學的過程與方法 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教學目標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它不僅是教學過程的出發(fā)點,也是整個教學工作的落腳點。認知學習理論認為,在籃球運動技術課堂教學中,不能只注重結論,更要重視過程與方法。根據(jù)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學生知道這個技術動作應該怎么做、要領是什么、這么做有什么作用,讓學生帶著問題去練習,啟發(f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籃球學習過程中。教師應改變自己在傳統(tǒng)教學中的中心地位,不能像以前一樣一味地用命令式的口令來統(tǒng)領整個課堂,將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應將學生已有知識作為出發(fā)點,把所學內容稍加點撥,讓學生獨立思考,依靠已有知識去探索更多的知識。另外,教師應多與學生溝通,了解他們的顧慮,多觀察學生,幫他們糾正錯誤動作,讓學生在寬松的課堂氛圍里學習。改變傳統(tǒng)課堂中學生怕教師、怕練習、束手束腳做不好動作的局面。認知學習理論認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高級合作者,應積極幫助和引導學生。在學一些難度比較高的技術動作時,尤其在動作的認知定向階段,一定要多鼓勵學生,讓學生有繼續(xù)參與運動的動力。在體育運動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師該樹立全面發(fā)展,交往互動的教學觀,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個人籃球專業(yè)水平、鉆研籃球教學方法上,讓學生真正融入到籃球運動中,這樣也有助于學生運動技術的全面發(fā)展。
3.1.2 重視學生籃球基礎和體育能力的差異 認知學習理論認為,學生在平時的運動和以往體育課的學習中,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對待問題也有了不同的看法。就算是有的問題從來沒有遇到過,他們仍然能夠聯(lián)系以往的經驗對問題做出解釋。由于學生生理素質、心理素質、所處環(huán)境以及教育條件的不同,每個學生的籃球基礎和體育能力也不同,無論從速度、耐力、柔韌、靈敏、力量還是從意志力、認知力來看,每個學生的表現(xiàn)都不盡相同。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為了追求所謂的“學習效率”“練習密度”而采取“一刀切”的政策,用同樣的標準、進度、方法,忽略了學生個體之間存在的差異,這樣容易打消學生的積極性,甚至讓他們產生厭惡體育的情緒。在籃球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激發(fā)學生的潛能,配合學生已有的經驗選擇和制訂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案,針對性地組織教學。對于一些籃球基礎薄弱,體育能力又比較差的同學,要以鼓勵為主,幫助他們樹立信心,適當?shù)脑鰪娋毩暡⒓右灾笇?;對于那些籃球基礎好,體育能力強的同學,讓他們學習更深層次的內容,以滿足他們的需要。教師要重視學生籃球基礎與體育能力的差異,本著積極負責的態(tài)度,從每個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讓學生自覺參與籃球運動并在主動參與中體驗成功,讓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獲,盡最大的力量提高大學籃球運動技術課堂教學的質量。
3.1.3 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籃球學練興趣 在大學籃球運動技術課堂教學過程中,恰當?shù)慕M織教法是培養(yǎng)學生興趣的基礎。教師應循序漸進地安排籃球課的結構,變換籃球課的教法,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在籃球課的準備部分,練習方式可采用集體或分組形式進行,既可定位練習投籃,也能行進間練習戰(zhàn)術,根據(jù)具體情況變換隊形,提高學生學練興趣;在基本部分的講解中要注意語言的啟發(fā)性,促使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結合完整、準確的籃球示范動作可以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在基本部分的中段,也就是學生動作的連結階段,教師可根據(jù)教學目標和學生特點安排一些輔助練習,誘導練習,靈活運用循環(huán)法、重復法、間歇法、持續(xù)法等合理安排籃球課的密度,以增強學生的實踐興趣;在基本部分末尾可以安排一些籃球對抗賽,這樣能夠提升學生的競爭意識,將整節(jié)課的氣氛推向高潮。其次,讓學生嘗試自我創(chuàng)作。在籃球技術的學習達到協(xié)調完善階段后,學生動作已經十分流暢自然,對于籃球攻防戰(zhàn)術有了自己的想法,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進行籃球攻防戰(zhàn)術的創(chuàng)作,然后選一節(jié)課讓大家展示成果。這樣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增加成功的體驗,讓學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籃球課的學練上。另外,良好的師生關系也是培養(yǎng)學生學練興趣的一項重要內容。融洽的師生關系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教師要尊重學生、關愛學生、融入到學生中,才能贏得學生的尊敬與喜愛,達到師生互信。這樣不僅縮短了師生的距離,還能增強學生的籃球學練興趣,使籃球運動技術教學工作順利完成。
3.2 認知學習理論對學生學的啟示
3.2.1 學會自主學習 在傳統(tǒng)的籃球運動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一般都是講解、示范、督促學生練習,教學模式比較單調,而學生一般都是教師說什么就做什么,被動的接受,缺乏計劃性與創(chuàng)造性。認知學習理論認為,師生之間是平等的,學生不能過分依賴教師,而要增強自己的獨立性和積極性,由被動變?yōu)橹鲃?,通過自己的努力,結合以往籃球課上所學到的知識、生活中積累的經驗,主動去探索,從而掌握籃球動作的基本要領,而這種結合靠教師“手把手”的教是沒有用的。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學會自主學習,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變“學會”為“會學”,掌握科學的籃球技術學習方法。同時,自主學習賦予教師“教”以新的內涵,促進教學實踐活動,達到師生之間的幫教互助。這樣不僅能夠開發(fā)學生的潛能,還能培養(yǎng)學習的責任感。
3.2.2 重視合作學習 在籃球運動技術的學習過程中,有很多戰(zhàn)術動作需要多人來完成,這里就需要提到合作學習。合作學習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籃球團隊合作意識,還可以提高集體凝聚力,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同時,籃球運動技術學習過程中同學之間的相互學習與切磋對技術動作的掌握有很大幫助。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針對一些問題一起研究、相互討論,合作學習使他們有更多發(fā)展空間,看待問題也能更加全面。這樣不僅培養(yǎng)他們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增強了他們的學習動機。
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掌握認知學習理論對大學籃球運動技術的提高都有很大幫助。認知學習理論能夠指導體育教師對籃球教學方法的選擇與運用,對籃球課堂教學的設計與實施,教師應不斷學習,增強自己的專業(yè)籃球素養(yǎng),增強認知學習理論相關知識的深度與廣度。所以,多參加與籃球相關的專題輔導、專家講座,多進行學術交流,多看相關的文章,多在網上瀏覽相關資料,擴大籃球方面教育視野很有必要。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結構特點,將認知學習理論運用到每一節(jié)課中,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學生應運用認知學習理論相關知識,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勤學慎思,有目的地去上每一節(jié)課,認真對待每一次練習,在每一個進步中增加成功的體驗,挖掘自己的潛能。另外,學生應把教師當成朋友,積極促進教學實踐活動,與教師幫教互助,達到教學相長。
[ 1 ] 鄒萍.認知學習理論對大學課堂教學的啟示[ J ].文化學刊,2011(1).
[ 2 ] 徐向明,盧清.認知主義學習論對新課程學習模式的啟示[ J ].文教資料,2010(11).
[ 3 ] 季瀏.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 4 ] 張奇.高等教育心理學[M].大連: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70.
[ 5 ] 劉志宏,胡金生,張麗華.教育心理學[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5:42.
[ 6 ] 竇龍.試析用認知心理學理論改革大學體育教育[ J ].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漢文綜合版,2006,26(4).
G841
A
1674-151X(2016)01-094-03
盛檸(1990 ~),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
10.3969/j.issn.1674-151x.2016.0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