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清末福建教育辦學中的日文藏書研究

      2016-07-22 07:23:12張根華
      三明學院學報 2016年3期
      關鍵詞:日文三明師范

      張根華

      (三明學院 圖書館,福建 三明 365000)

      清末福建教育辦學中的日文藏書研究

      張根華

      (三明學院 圖書館,福建 三明 365000)

      三明學院圖書館特色館藏文獻中的清末日文藏書,是福建省第一所日語學校——福州東文學堂、福建省第一所師范學堂——全閩師范學堂,兩所辦學機構(gòu)在清末教育辦學中收藏并保存下來的日文圖書,是我國清末教育變革與發(fā)展的原始文獻資料佐證。對藏書的收藏原由、管理情況、藏書類型、基本特征與傳承歷史進行分析與研究,從圖書館學、歷史學和文獻學的角度,論證它的歷史文獻特色與參考利用價值,并提出保護與利用的合理化途徑。

      日文藏書;福州東文學堂;全閩師范學堂;三明學院圖書館

      學界已有學者對清末教育中的日語教學、日語翻譯、東文學堂的辦學性質(zhì)等相關方面進行了研究,而對于清末教育中保存下來的日文藏書的相關研究,卻尚末有人涉及。三明學院圖書館所保存的清末日文藏書,是該館特色館藏資源的一部分,開展對福建清末教育中日文藏書的相關整理與研究活動,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三明學院圖書館館藏清末日文藏書中只有“福州東文學堂圖書印”和“全閩師范學堂圖書印”兩種藏書印章,然而,1903年在福州東文學堂基礎上改組擴建而成的的全閩師范學堂,曾于1906年易名為福建師范學堂,1907年易名為福建優(yōu)級師范學堂,1912年易名為福建師范學校,從出版時間上看,這些清末日文藏書實際上是福州東文學堂、全閩師范學堂、福建師范學堂、福建優(yōu)級師范學堂在1898至1912年間陸續(xù)收集與積累保存下來的。由于藏書中并末發(fā)現(xiàn)“福建師范學堂”和“福建優(yōu)級師范學堂”的藏書印章,本文將這些清末日文藏書全部作為福州東文學堂和全閩師范學堂藏書進行整理與研究,不再解釋藏書出版年限與收藏機構(gòu)名稱之間的矛盾關系。

      一、福州東文學堂與全閩師范學堂的日文藏書

      清朝末年,社會動蕩不安,變革風起云涌,特別是1894年甲午戰(zhàn)爭中國慘敗,1895年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簽訂之后,國人震驚于日本的強大,有識之士認為應該向日本學習,才能救國圖強。1898年,康、梁發(fā)動維新變法,推行新政。以陳寶琛、力鈞、劉學恂等為首的福州開明官紳認為要學習日本,須先學習日語,遂自籌資金創(chuàng)建福州東文學堂。這是福建第一所日語學校,校址初設倉前山泛船浦,繼遷蒼霞洲銀元局隔壁,后轉(zhuǎn)遷城內(nèi)文儒坊三官堂,最后移至福州烏石山,首任主理總董(校長)為劉學恂,一年后由陳寶琛接任?!皩W堂的經(jīng)營主要靠官紳的捐款和日本的捐助”[1](P75-81),招收“十五歲以上三十歲以內(nèi)文理通順者”,“以習東文為宗旨,初學教授日本語言文字,更進理解再讀日本新刻各書,以期貫通,為他日閱報譯文書普通專門之用”。學生考試畢業(yè)后“多數(shù)去日本留學,后成為福州知名人士”[2](P326)。1903年,清政府頒布《奏定學堂章程》,推行教育改革,全國各地紛紛廢書院,辦學堂。新式學堂需要新式教師,清政府遂又規(guī)定“宜先創(chuàng)辦師范學堂”。為了培養(yǎng)福建的新式師資力量,福州東文學堂總董陳寶琛與福建閩浙總督陳仰祈經(jīng)過商定后,于1903年12月,將福州東文學堂改組擴充為官辦的全閩師范學堂,校址設在福州烏石山。這是福建第一所師范學堂,也是全國最早的師范學堂之一。

      創(chuàng)辦于1898年的福州東文學堂,“其圖書室藏書多數(shù)為日文圖書,后歸入全閩師范學堂圖書室”[3](P162),全閩師范學堂在辦學期間也收集了大量的日文藏書。下面,從收藏原由、藏書管理、藏書類型、傳承歷史幾個方面對這些清末日文藏書進行闡述。

      (一)福州東文學堂與全閩師范學堂收藏日文藏書的原由

      辦學性質(zhì)、課程設置與國內(nèi)出版狀況決定了福州東文學堂與全閩師范學堂所藏圖書以日文為主。福州東文學堂是一所為培養(yǎng)日語翻譯人才,輸送留日學生而創(chuàng)辦的日語培訓學校。它設預習科和本科(正科)兩種學制,預習科學制一年,本科(正科)學制兩年,不管是預習科還是本科,主修科目都是東文,所不同的是本科(正科)的東文課程是在預習科的基礎上,增加更深的內(nèi)容,且兼學普通學(數(shù)學、地理、歷史等課程,教材皆為日語)。福州東文學堂后來還增設官話課(普通話)和英文課,均為選修。(見表1)

      表1福州東文學堂的主修、兼修和選修課程

      在福州東文學堂基礎上改組擴充的官辦全閩師范學堂,在課程設置上遵循 《奏定學堂章程》中《初級師范學堂章程》和《優(yōu)級師范學堂章程》分科教法的原則,設置了修身、讀經(jīng)講經(jīng)、中國文學、歷史、地理、博物、外國語等十六種課程,明確規(guī)定修身、讀經(jīng)講經(jīng)、中國文學等課程選用漢文古籍作為教材。而對于歷史、地理、博物等課程選用什么圖書作為教材,未作具體規(guī)定。當時的國內(nèi)出版界尚未開始大量出版新式圖書,無現(xiàn)成的教材可購,“當時創(chuàng)辦人對師范學堂應設置什么課程,采用什么教材,茫無把握,只得一切取法于日本”[2](P335)。從1903年開始,全閩師范學堂源源不斷地向日本購買教材、教參和輔助性讀物,這種情況一直持續(xù)到1915年《二十一條》簽訂,中日關系惡化后才有所改觀。

      (二)福州東文學堂與全閩師范學堂對日文藏書的管理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福州東文學堂就設有圖書室(今存圖書印記)”[4](P523),福州東文學堂日文藏書的書名頁或正文首頁,均鈐有“福州東文學堂圖書印”印章(見圖1),這說明當時的福州東文學堂已有圖書管理員對藏書進行規(guī)范系統(tǒng)的管理。然而福州東文學堂“校舍規(guī)模不大”[5](P434),師生人數(shù)亦不多。據(jù)《福州東文學堂三年報告匯編》記載,1898—1900年三年期間,開學到堂的學生共有53人;1901年,“在校學生達70多人”,“學生每年交12元的學費,其他經(jīng)費靠中、日兩國有志者捐贈”[6](P215),學校資金短缺時只能依靠銀行貸款維持。據(jù)此推斷,福州東文學堂在1898—1903年五年半的辦學期間,在校學生總數(shù)不超過三百人,因此福州東文學堂收集的日文藏書受辦學規(guī)模與辦學經(jīng)費的制約,總體數(shù)量不多,遺存下來的只有五十多冊。

      然而,全閩師范學堂屬于官辦,辦學經(jīng)費充足,辦學規(guī)模較大。在福州東文學堂圖書室基礎上設立的全閩師范學堂圖書館,日文圖書數(shù)量大增,圖書管理更為完善與規(guī)范,在“教務長之下設‘管書’及辦事員若干人,負責管理學籍和圖書儀器設備”[7](P8)。全閩師范學堂日文藏書上鈐有“全閩師范學堂圖書印”章(見圖1),原福州東文學堂的日文藏書歸入全閩師范學堂后均加鈐“全閩師范學堂圖書印”章(見圖2)。

      圖1福州東方學堂圖書印、全閩師范學堂圖書印

      圖2東文學堂與全閩師范學堂日文藏書書影

      (三)福州東文學堂與全閩師范學堂日文藏書的類型

      福州東文學堂與全師范學堂當時選用的日文教材,主要是日本國內(nèi)中小學語法入門教科書、中學和師范類教科書、中小學生讀物、大學教科書、其他??祁惤炭茣取#ㄒ姳?)

      表2清末日文藏書的類型與范例

      (四)福州東文學堂與全閩師范學堂日文藏書的基本特征

      一是出版時間與出版地。福州東文學堂與全閩師范學堂收藏的日文藏書基本上是日本明治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日本國內(nèi)出版社出版的日文圖書,極少數(shù)為中華書局和商務印書館出版。(見表3)

      二是裝幀、價格與排版。福州東文學堂與全閩師范學堂的日文藏書,以精裝為主,少數(shù)為平裝。日本出版的圖書價格以“金”作為單位,如明治三十三年(1900)東京博文館藏版《農(nóng)用器具學》,“正價金五十錢”。中國國內(nèi)出版的日文教圖材書價格以“元”作為單位,如光緒三十一年(1905)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中西譯社編譯《新興中學教科書:代數(shù)學》,定價每部大洋二元四角。日文藏書的文字排版,豎排與橫排都有,不拘一格。

      表3清末日文藏書的出版時間、出版地與出版種數(shù)

      三是書名頁、版權頁。書名頁、版權頁通常帶有出版者與著作者的印記標識。清末日文藏書在版權頁的上方通常印有“不許復制”的方框標志,方框里通常印有作者和出版者的印章。從印痕看,這些印章是先印在圖書文字的底板上,再和圖書文字一起印刷出來的。同樣的情況也出現(xiàn)在日文藏書的書名頁上,如圖3所示的《算術》,在著作者和出版者位置均有相應的印章,這說明當時的日本出版界已經(jīng)相當重視著作者和出版者的版權問題。這種重視版權的現(xiàn)象,也深刻地影響到中國的圖書出版界,清末民初出版的中國新式圖書,在版權頁上對著作者和出版者的版權保護方面,也是采取類似的做法。

      (五)福州東文學堂與全閩師范學堂日文藏書的傳承歷史

      福州東文學堂在辦學五年半以后,于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十二月改組擴充為全閩師范學堂,所有藏書歸入全閩師范學堂圖書館。全閩師范學堂在后來的辦學歷程中校名多次更改,校址多次變遷,《福建圖書館事業(yè)志》對全閩師范學堂校名變更和校址變遷有詳細記載:“以后歷稱福建師范學堂、福建師范學校、福建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圖書館、福建省立福州師范圖書館、福建省立師范學校圖書館。民國30年(1941年)6月,易名福建省永安師范學校圖書館。1977 年11月,遷址三明列東獅子坑,為三明地區(qū)師范學校圖書室,后改為三明師范學校圖書館。歷經(jīng)三遷其址,十多次易圖書館名。”[3](P61)

      圖3福州東文學堂與全閩師范學堂所藏日文藏書的書名頁和版權頁

      福州東文學堂與全閩師范學堂日文藏書在1898至1938年3月以前,藏書地址皆在福州烏石山,后因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藏書隨校內(nèi)遷永安文廟??箲?zhàn)勝利至1970年,在永安城內(nèi)校址曾多次變遷。這些日文藏書于1977年遷至三明列東獅子坑三明地區(qū)師范學校圖書館后,2000年,三明師范學校即與三明職業(yè)大學、三明師專、三明教師進修學校(部分)合并組建成立了三明高等??茖W校,藏書從三明列東獅子坑又遷入三明市三元區(qū)荊東路三明高等??茖W校圖書館,2004年,三明高等專科學校升格為三明學院,藏書再遷三明學院逸夫圖書館,保存至今。

      二、福州東文學堂與全閩師范學堂日文藏書的文獻特色與價值

      從圖書館學的角度看,它屬于歷史特色文獻,是三明學院圖書館特色館藏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它具有歷史特色。這些收藏與出版于1912年之前的日文藏書,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且經(jīng)歷了曲折的歷史傳承,幸運地保存下來,它反映了三明學院前身校之一的三明師范學校與福州東文學堂及全閩師范學堂的歷史淵源關系,是福建清末教育辦學歷程的生動史料見證。其次,它具有唯一性特色。福州東文學堂是福建省第一所日語學校,全閩師范學堂是福建省第一所師范學堂,它們在辦學期間收集與保存下來的日文藏書,均鈐有“福州東文學堂圖書印”與“全閩師范學堂圖書印”,三明學院圖書館是這些藏書的收藏機構(gòu)。最后,它具有文種特色。這些清末日文藏書是日本明治時期(1868年—1912年)日本和中國出版界在1912年之前出版的日文教材,供學校授課之用,其文種為日文,反映了清末民初教材的鮮明特色。

      從歷史學與文獻學的角度看,它具有重要的歷史文獻參考與收藏價值。

      它是考證我國清末民初教育變革的原始文獻資料。福州東文學堂是在甲午戰(zhàn)爭中國慘敗和康、梁發(fā)動維新變法,推行新政的雙重歷史背景下建立的日語學校。1898年6月,康有為、梁啟超發(fā)動維新變法,7月,“康有為上請開學校折,建議‘遠法德國,近采日本,以定學制’”[8](P1284)。為救國圖存,各地方言學堂紛紛設立東文課程,“民間亦紛紛設立東文學堂、方言學堂或東文學社”[9](P38-42),1898年9月,福州東文學堂成立。1903年清廷頒布《奏定學堂章程》,創(chuàng)辦了五年半之久的福州東文學堂改組擴充為官辦的全閩師范學堂,成為福建第一所師范學堂,福建從此開啟了近代師范教育的辦學歷程。福州東文學與全閩師范學堂在特定政治歷史背景下的辦學經(jīng)歷,使其保存下來數(shù)百冊日文藏書,因此,成為人們研究我國近代教育變革的原始文獻資料。

      它是人們研究中國日語學習史和日語學科史的原始文獻資料。中國最早的東文學堂是1882年至1894年“中國政府開設在駐日中國公使館內(nèi)的日文學校,為近代中國最早培養(yǎng)日語翻譯的官方機構(gòu)”[10](P79-89)。中國人真正學習日語的歷史,則開始于甲午中日戰(zhàn)爭和維新變法之后。學習日語、開展日語教學,需要日語教材、教參與課外讀物。這些日語教科書與課外讀物一開始主要是從日本購買,后來國內(nèi)也開始出版,中日甲午戰(zhàn)爭至清朝滅亡的十多年時間里,“中日兩地共出版日語教材近百種”[11](P2)。清末中國人使用的日語教材、教參和各種讀物,主要散落在中國和日本的各個圖書館。從國內(nèi)圖書館已有的館藏目錄看,“北京大學圖書館、國家圖書館古籍部、天津圖書館、上海圖書館、浙江圖書館、南京圖書館有部分清末日語教材的原件或復寫本”[11](P6)。全閩師范學堂遺存下來的日文教科藏書,皆為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出版及1912年以前我國中華書局和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原始日文教材,雖不全是學習日語的學科教材,但因文種是日文,也是人們研究中國日語學習史和日語學科史的原始文獻資料。

      它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這些出版于1912年以前的清末日文藏書,收藏價值雖然無法和我國的古籍善本相提并論,但它畢竟是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因教育教學的需要,由福州東文學堂和全閩師范學堂收藏并保存下來,是目前已經(jīng)絕版的原始日文教材教參圖書,這在全國范圍亦屬罕見,因此它的收藏價值是顯而易見的。

      三、福州東文學堂與全閩師范學堂日文藏書的保護與利用途徑

      教育部教高[2015]14號文件關于印發(fā)《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guī)程的通知》規(guī)定:圖書館在文獻信息資源建設中,應統(tǒng)籌紙質(zhì)資源、數(shù)字資源和其他載體資源,保持重要文獻、特色資源的完整性與連續(xù)性,注重收藏本校及與本校有關的各類型載體的教學、科研資料與成果;尋訪和接受社會捐贈,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文獻信息資源體系。福州東文學堂與全閩師范學堂收藏并保存下來的這些清末日文藏書,實為三明學院圖書館的重要文獻與特色資源,具有較為珍貴的保存利用價值及特殊的歷史意義。

      由于漫長的歷史年代和保存條件的制約,所有藏書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損,為了解決保護與利用之間的矛盾,做到既不損害原文獻,又提供讀者利用,需尋找合理化的途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去做:首先,改善保存條件。三明學院圖書館很重視這些藏書的保護工作,已經(jīng)購置了樟木書柜、林香草、恒溫恒濕精密儀器,自動滅火裝置等,做到防蟲、防塵、控溫控濕,盡量延長這些日文藏書的壽命。其次,修復破損藏書。對于破損的藏書,只要條件具備,應盡快展開修復工作。第三,加快整理進度,盡快建立清末日文藏書的特色文獻題名數(shù)據(jù)庫,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對這些清末日文藏書進行全文數(shù)字化,形成特色館藏文獻原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這樣既做到保護原文獻不受損害,又能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為讀者提供特色資源服務。

      [1]黃慶法.福州東文學堂述論[J].華僑大學學報,2OO4(2).

      [2]蔡耀煌.福建最早設立的師范學?!V轂跏綆煼秾W校[C]//福建省政協(xié)文史資料委員會.文史資料選編:教育篇.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OOO.

      [3]劉德城,劉煦贊.福建圖書館事業(yè)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OO6.

      [4]福建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福建省志(文化藝術志)[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OO8.

      [5]高時良,陳明實.陳寶琛與福州東文學堂[C]//唐文基.陳寶琛與中國近代社會.福州:陳寶琛教育基金籌委會,1997.

      [6]關捷,譚汝謙,李家巍.中日關系全書:上[M].沈陽:遼海出版社,1999.

      [7]汪征魯.福建師范大學校史:上編[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OO7.

      [8]安樹芬,彭詩瑯.中華教育通史:第六卷[M].北京:京華出版社,2O1O.

      [9]李小蘭.試論清末東文學堂日語教科書[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O13(2).

      [1O]王寶平.近代中國日語翻譯之濫觴——東文學堂考[J].日語學習與研究,2O14(2).

      [11]鮮明.清末中國人使用的日語教材:一項語言學史考察[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O11.

      (責任編輯:劉建朝)

      The Study of Japanese Book Collection in the Education of Fujia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ZHANG Genhua
      (Library of Sanming University,Sanming 365000,China)

      The collection of Japanese book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in the library of Sanming University are the Japanese books collected and preserved from two schools' educatio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One of the shcool is the first Japanese language school in Fujian province-Fuzhou Dongwen School, and the other is the first normal school in Fujian province-Quanmin Normal School. The special collection is the original literature evidence of education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collecting reason, management, collecting types, characteristics and inheritance history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library science, history and philology, its characteristics of historical document are evaluated so as to propose rational ways for protection and application.

      Japanese book collection; Fuzhou Dongwen School; Quanmin Normal School; Library of Sanming University

      G253

      A

      1673-4343(2O16)O3-OO8O-O6

      10.14098/j.cn35-1288/z.2016.03.015

      2O16-O3-17

      張根華,女,福建寧化人,館員。主要研究方向:圖書館特藏建設。

      猜你喜歡
      日文三明師范
      鄭州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作品
      大眾文藝(2021年12期)2021-07-19 08:07:12
      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美術作品
      大眾文藝(2021年12期)2021-07-19 08:06:48
      作為證據(jù)的足跡(m?r)與它的證明力一以衛(wèi)拉特法為中心(日文)
      有關蒙古國西部衛(wèi)拉特系集團的農(nóng)耕與自我認同的預備考察(日文)
      “三明聯(lián)盟”能走遠嗎
      “三明聯(lián)盟”不是夢
      三明醫(yī)改應避免曇花一現(xiàn)
      我與三明醫(yī)改同行
      智趣
      娱乐| 梧州市| 西乌| 岢岚县| 永昌县| 紫云| 宁德市| 临沭县| 临桂县| 子洲县| 萝北县| 孟津县| 株洲县| 资中县| 定边县| 旺苍县| 平果县| 都安| 澜沧| 荃湾区| 威宁| 名山县| 遂溪县| 平邑县| 南靖县| 黎川县| 惠安县| 东城区| 会宁县| 恩施市| 葫芦岛市| 馆陶县| 比如县| 上高县| 安新县| 丹棱县| 即墨市| 略阳县| 瑞安市| 伊吾县| 怀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