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非凡(福建省安溪縣恒興中學,福建 安溪 362400)
?
新課改下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策略探究
陳非凡
(福建省安溪縣恒興中學,福建安溪362400)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提出了一系列先進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廣大教師已普遍認識到了灌輸式教學的弊端,更加重視高效課堂的構建,這正是物理教學改革的一個突破口。在新課改下的物理教學要重視學生學習情感的激發(fā)、主體地位的確立、探究性實驗的開展、課外活動的開展,這樣才能引導學生展開快樂而主動的探究,構建物理高效課堂。
關鍵詞:初中物理;新課改;高效課堂;學習情感;主體探究
新課程改革提出了全新的教育思想與教學理念,這對于課堂教學改革是挑戰(zhàn),更是機遇。在新課改下我們要認真學習新課改,樹立新觀念,踐行新模式,對傳統(tǒng)教學進行全面改革,徹底改變以往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以講解為中心的機械灌輸式教學,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積極情感的激發(fā),這樣才能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自主地獲取物理知識,掌握物理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筆者現(xiàn)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對新課改下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淺談如下幾點體會。
學習并不是沒有感情的純粹的智力活動,而是包含著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積極的情感互動,只有積極情感參與的認知活動,學生才能產(chǎn)生參與的主動性、思考的獨立性,才能真正地享受到學習的樂趣,愛上學習,樂于探究,才能在探究中獲取更多的知識,提升學生的情感,這樣的教學才是成功的。為此在新課改下我們要重視學生積極學習情感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讓學生愛學、想學、樂學。
1.引入生活這股活水。物理知識是抽象深奧的,而生活是豐富多彩的,這二者之間并不是互不相關的,而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生活是物理學科存在與發(fā)展的基礎,脫離生活的物理教學勢必會成為抽象而枯燥的理論灌輸,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將生活的活水引入物理教學中,可以讓物理教學更具生活氣息,更加貼近學生,貼近生活,從而在無形中來拉近學生與學科的距離,激起學生參與物理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2.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F(xiàn)代信息技術是信息化時代的教育產(chǎn)物,集圖文聲像于一體,本身具有強烈的現(xiàn)代化氣息,這比傳統(tǒng)的黑板與粉筆教學更具吸引力,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為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特殊效果來將抽象深奧的物理知識寓于直觀淺顯而豐富的感性材料中,增強教學的直觀性與趣味性,以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引導學生從直觀的情境中獲取豐富的感性信息,以幫助學生上升為理性認知。
以學生為中心是新課改的核心理念,這也是對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教學的根本性挑戰(zhàn),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關鍵所在。在師生課堂下學生處于完全的次要從屬地位,只是在被動而消極地接收經(jīng)由教師所傳遞的現(xiàn)成教材知識,教師是復制者,學生是接收者,這樣的教學注定是失敗的。要構建高效課堂就要轉變師生角色,將教學的中心由教師轉向學生,確立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展開主體探究,在探究中構建知識,提高能力,掌握技能。教師要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與指導者,構建師生互動的課堂。
1.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設計者。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如果以教師的主觀意愿來代替學生的思考與思維,只能陷入機械的灌輸之中,因此要將重點放在學生身上,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要考慮的是學生如何學、怎么學,在深入了解學生的基礎知識與認知水平的基礎上,從學生的角度來審視教材,這樣才能圍繞著學生這個中心有效展開。
2.教師要成為與學生平等的參與者。教師與學生并不是對立的,而是平等的,教師不要以所謂的師道尊嚴來抬高自己,無視學生的個體需求,而是要俯下身來,成為與學生平等的學習者,與學生組成學習共同體,在師生之間展開積極的互動,使教學成為師生共同參與的學堂。
3.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正所謂不憤不悱,不啟不發(fā)。說的就是教師的主導性,教師要在恰當?shù)臅r機給予學生必要的啟發(fā)與誘導,為學生指明思考的方向,引導學生從新的角度來展開思考以完成探究。
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我們要重視實驗教學,特別是探究性實驗,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大膽猜測、自行設計實驗方案,展開實驗操作,這樣可以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探究性實驗中來,這樣可以將學生帶入寬廣的探究空間,引導學生自主地去進行發(fā)現(xiàn)與創(chuàng)造,讓學生經(jīng)歷物理學家發(fā)現(xiàn)真理的全過程,這樣可以讓學生自主構建知識,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能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增強學生的探究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如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探究性實驗,如果由1教師制訂實驗方案,讓學生按教師預定的實驗方案機械展開,學生并不能真正地理解這一知識點,并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而將實驗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引導學生展開探究性實驗,可以讓學生有更多展現(xiàn)自我的機會,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結合生活經(jīng)驗猜測可能由物體的質量、體積等有關,接著再引導學生就這些猜測來設計實驗方案,不斷地驗證猜想,進而總結出浮力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排開液體的體積這兩個因素有關。
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教材內(nèi)容有限,并不能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學習需求,并不能帶領學生走進物理探究的殿堂。為此我們要將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結合起來,利用課外活動豐富的內(nèi)容、充足的時間、寬廣的空間來引導學生展開更深入、更廣泛的物理探究,讓學生在課外活動中來增長知識,豐富見聞,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這同樣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方面。為此教師要帶領學生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如開展課外實驗活動,開展實踐調(diào)查,組織知識競賽等等,以此來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開闊學生的物理視野,讓學生在豐富的課外活動中更加深入地了解物理文化,增強學生的探究意識與問題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以帶領學生真正走進物理科學探究的殿堂,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周濤.如何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J].中學物理:初中版,2012(8).
[2]龍輝.新課程下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改革的思考[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13(34).
[3]潘紅文.新課程理念下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構建策略與技巧[J].數(shù)理化學習:初中版,2012(12).
[責任編輯趙建榮]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2-001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