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榮芳
我母親不識字,連她自己的名字也不認識。
但是,她在教育子女方面卻非常地有智慧,如同她有一只看不見的手,總能化春風為細雨,讓我這個能識文斷字的女兒佩服不已。
我們小時候,家里難得有好吃的。偶爾爸爸出門買回了芝麻餅,或者親戚帶來了一把水果糖,媽媽總是要我們首先掰一塊餅或者拿一塊糖給奶奶。奶奶咧著豁了牙的嘴接了,卻又悄悄藏起來,瞞著我媽媽把它們作為獎品又給了我們。我們從小就學會了要把好東西拿出來和別人一起分享,要尊敬長輩。
母親很多時候都在夸獎我們,夸我們懂事、孝順、聰明、聽話。這些夸獎就像一雙纖細的手,有力地牽引著我們。
我的父親對我的學習很注重,一心要把我培養(yǎng)成女狀元。但母親卻不以為然,她認為女孩子最重要的是要學會持家。我很小的時候她就教我女紅,看見別的姑娘在織毛衣,她便買回紗線叫我練習,我爸爸為此還和她吵了一架。我出嫁前母親教了很多和公婆夫君相處之道,句句都是要謙讓要忍耐。所以婚后,我在夫家受到的很多委屈也不敢跟母親說,年輕時怕說了會挨她的罵,成熟后怕說了會讓她難過。
大弟高三時,學習非常辛苦。晚上常常要熬到一兩點。有一次我在他書桌的柜子里翻出了一盒拆動過的煙,立即向母親舉報了,希望母親狠狠懲治他。母親卻悄悄拿走了煙,在弟弟放煙的地方放上了她親手炒的咸豆和辣辣的面炸。半句話都沒有吭,好像什么事也沒有發(fā)生過。弟弟那年考上了大學,至今煙酒不沾。
但溫和的母親也有橫眉豎目的時候,她的教育也不總是和風細雨。小時候我們姐弟幾人在外面從不敢闖禍,因為母親從來就不會包庇。即使我們在外面受到了欺負,哭到母親面前,也定然少不得母親一頓罵,這個時候,她總能指出我們不好的地方。
記得小弟上小學時,有一次放學路上扯了一把黃豆帶回家。這些黃豆種在我們放學途徑的田埂上,小弟看見別的孩子扯,他也就跟著扯了?;氐郊遥〉芟沧套痰嘏e到母親面前,邀功請賞似的大叫著。母親的臉立即黑了,她拿了一根竹絲,打著趕著弟弟,要他把黃豆送回它原來的地方。母親一路打著,一邊責罵一邊教導。小弟弟遍身隆起蚯蚓似的傷痕,人也嚇得不輕,我和大弟也嚇得站立墻角,噤若寒蟬。這以后,我們看見路上有丟失的東西,連撿都不敢了。
如今,母親已經(jīng)七十多歲了,七十多歲的母親慈眉善目,健康硬朗,時不時地還能給我們的人生一些指導。
母親不懂教育理論,卻用一只看不見的手一直在指引攙扶著子女,教育我們克己奉人,愛生活,守規(guī)矩;她的勤勞、智慧、善良、樸實,也無不在影響著我們。是誰說的,“一位好母親抵得上一百個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