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紅衛(wèi)
摘要:探討語言交際中謙敬、客套、愛憎、譏諷、詼諧、幽默、戲謔、委婉等含義詞的理解與運(yùn)用,以免誤解,造成語碼傳遞的中斷。
關(guān)鍵詞:敬詞;謙詞;客套詞;交際詞
一個人在社會中總要與人打交道,怎么開口是個學(xué)問。見上級、長輩、平輩、好友、晚輩,開口總不能老說“喂”吧,一語不合會引來很多尷尬。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禮貌的語言是文雅樸實(shí)、優(yōu)美動聽的,它起到促進(jìn)團(tuán)結(jié)、改善人與人之間關(guān)系的積極作用。粗野污穢的語言是令人生厭的,它會破壞團(tuán)結(jié)、敗壞社會風(fēng)氣、腐蝕人們靈魂。
交際用詞應(yīng)該遵循禮貌原則:在會話中對別人少貶低,多贊許;在會話中盡量讓別人少吃虧,多得益。具體展開語言實(shí)踐,可以用好以下交際詞。
一、尊重對方用敬詞
“陛下”原意是帝王宮殿的臺階之下,后來用為對帝王的崇拜。漢蔡邕《獨(dú)斷》:“漢天子正號曰皇帝,自稱曰朕,臣民稱之曰陛下……陛下者,陛,階也,所由升堂也。天子必有近臣執(zhí)兵陳于階側(cè),以戒不虞。謂之陛下者,群臣與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達(dá)尊之意也?!辈嚏呓淮恕氨菹隆弊鳛榫丛~的來龍去脈?!榜{”原指車輛,借用為對人的敬詞。如:大駕、勞駕、擋駕。“大駕”,古代稱皇帝的車駕。后來用為對人的敬詞。如:恭候大駕。這是用借代修辭方法形成的敬詞。
有表示美好意義等詞素(如令、賢、老、大等)構(gòu)成的敬詞。
“令”類:令兄、令妹、令愛(嬡)、令郎、令閫、令親、令堂、令尊等。
“大”類:大伯、大哥、大姐、大媽、大娘、大人、大嫂、大嬸兒、大叔、大爺、大師、大師傅、大車等。
“老”類:老大娘、老大爺、老爹、老奶奶、老人家、老太太、老太爺、老兄、老爺爺、老爺子、老丈、老板、老前輩、老師傅、老總、老天爺?shù)取?/p>
也有動作類的敬詞。如:拜訪、拜服、拜托、拜望,奉托、奉告、奉還、奉陪、奉勸,惠存、惠顧、惠臨,煩勞、勞步、勞動,光顧、光臨、候光,賜教、明教,駕臨、屈駕、枉駕,恭候、候教,借問、俯就、斧正、請問,等等。
二、對己用謙詞
謙詞,就是含謙虛口吻的言詞,如“過獎、不敢當(dāng)”等。對己稱或行為用謙詞,這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表達(dá)的是“謙虛使人進(jìn)步,驕傲使人落后”的意思。
鄙,鄙人。自稱的謙詞。唐李復(fù)言《續(xù)玄怪錄·琴臺子》:“鄙為崔氏妻,二男一女,男名琴臺子,鄙尤鍾念。”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七:“至于終始之盟,則固不在忒,鄙昔中表相因,或同宴處;婢仆見誘,遂致私誠?!庇迷诿~前,用以謙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guān)的事物。如鄙心、鄙言、鄙臣、鄙土、鄙見、鄙意等。
拙,自謙之詞。《樂府詩集·清商曲辭六·安東平》:“微物雖輕,拙手所作。”《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正是拙女,止有三口?!鼻迤阉升g《聊齋志異·局詐》:“區(qū)區(qū)拙技,負(fù)此良琴?!睏钅肚啻褐琛返谝徊康谌拢骸白咎栍嗑刺疲褪潜敬迦?。”拙,可稱自己的文章、見解等。如:拙筆、拙著、拙作、拙譯、拙見。
謙稱跟自己相關(guān)的謙詞還有:不才、不佞、芻蕘、后學(xué)、仆、妾、區(qū)區(qū)、晚生、愚、在下、鯫生,敝、不敢當(dāng)、弟、菲、管見、寒門、賤、綿薄、蒲柳、續(xù)貂、歪詩、罪過等。
行為上的謙詞有:過獎、過譽(yù)、廁身、承乏、癡長、芻議、錯愛、斗膽、敢、見笑、冒昧、哪里、辱、忝、涂鴉、獻(xiàn)丑等。
三、客套詞
對別人多講客氣話,有助于熱絡(luò)感情、方便工作。所謂客套詞,即表示客氣的詞,如“勞駕、借光、慢走、留步”等。
常用的客套詞有:叨光、借光、賞光,表示請別人幫助。見教、叨教、指教,表示受到別人的指導(dǎo)。分神、勞神、費(fèi)神,用做請托的客套詞。
其它的還有:不安、晚安,指正、教正、雅正,勞駕、有勞、偏勞,擾、打擾、叨擾、相擾,不謝、不送、不客氣、不吝,再見、回見,哂納、笑納,少陪、失陪,同喜、恭喜,失敬、失迎,承、承蒙、承情,久違、久仰,屈就、屈尊,費(fèi)心、心領(lǐng),賜、賜予、賜復(fù),包涵,撥冗,怠慢,發(fā)福,高攀,掛齒,難為,少禮,賞臉,恕,眼拙,死罪等。
四、委婉詞
生活中總有一些不便直說的話,此時可改用比較委婉、圓轉(zhuǎn)的詞說出,避免尷尬。這些詞就叫做委婉詞。中國人忌諱“死”。在君主時代,“晏駕”“崩”,皆稱帝王死?!稗啊?,稱諸侯或大官死?!坝鸹薄吧咸臁睘榈澜谭鸾倘耸糠Q“死”的委婉詞。一般民間,表達(dá)跟“死”有關(guān)的詞有:無常、千古、作古、不諱、老、長眠、永眠、百年、過去、仙逝、壽、歸天、歸西、不在、棄養(yǎng)、見背等。
其它的如與戰(zhàn)爭、排泄物等相關(guān)的詞有:兵戎,凈桶、凈手、更衣、告便,例假,同房,清減、清瘦、富態(tài),老實(shí),割愛等。
五、其它交際詞
愛稱詞與憎稱詞是反映人們愛憎分明的詞。愛稱,表示喜愛、親昵的稱呼?!皭鄯Q”,主要用在對小孩的稱呼上,甚至延伸到對小動物的稱呼上,有擬人色彩。愛稱詞,如:寶寶、蠶寶寶、寶貝、乖乖、小人兒等。憎稱,表示憎恨、厭惡的稱呼?!霸鞣Q”,用于對敵人的憤恨,尤其對于侵略我國的外國人的稱呼。如“大肚子”,對地主或資本家的憎稱。“鬼子、洋鬼子”,憎稱侵略我國的外國人。
美稱與譏稱之類的詞具有頌揚(yáng)與譏諷意味。美稱,贊美的稱呼。“甫”,古代加在男子名字下面的美稱,多指別名。后來指人的表字,如:臺甫。“子”,古代特指有學(xué)問的男人,是男人的美稱。如:夫子、諸子百家。“姬”,古代對婦女的美稱?!笆俊?,對人的美稱。如:烈士、勇士、女士?!皩毸?,塔的美稱。譏稱,用旁敲側(cè)擊或尖刻的話指責(zé)或嘲笑對方的錯誤、缺點(diǎn)或某種表現(xiàn)的詞。
譏詞較多反映人們交往中產(chǎn)生的對社會的看法,如對無能、權(quán)勢、殘疾、炫富的鄙視、嘲笑、挖苦、嫉惡如仇之類。譏詞,如:二百五、窩囊廢、愣頭兒青、二愣子、欽差大臣、銅臭、病夫、大腹賈、烏龜、煙鬼、獨(dú)眼龍、守財奴、萬事通、冤大頭、夫子、土包子,掉書袋、抖、鍍金、吃瓦片兒、泄氣、開竅、德行、戀棧等。
戲詞與詈詞,言語交際中嬉笑怒罵皆成詞。戲詞,用有趣的引人發(fā)笑的詞開玩笑。如:文抄公、火頭軍、黃毛丫頭、病包兒、口福、打屁股、打游擊、伸腿(伸腿兒)、玩兒完、報銷、孔方兄、嗚呼哀哉、哭鼻子等。詈詞,即叱罵詞,一般用形象化的比喻,比喻成植物、動物,把人矮化。如:懶蟲、糊涂蟲,壞蛋、笨蛋、滾蛋,傻瓜,蠢材,貨、笨貨、蠢貨,賤骨頭、畜生、廢物、掃帚星、雜種、混帳、王八等。
我們在理解、運(yùn)用交際詞時,一定要從情景出發(fā),正確理解交際含義(謙敬、客套、愛憎、譏諷、詼諧、幽默、戲謔、委婉),以免誤解,造成語碼傳遞的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