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新銘
一早在山腳下乘金沙索道上山,隨著“小房子”的不斷上升,視野愈漸開闊,心情也隨之爽朗起來。俯視深壑森森,林木給大地蓋上一層厚厚的綠被,澗底頑石交疊,飛奔而下的急流被激起翻卷的浪花,咆哮著往下跌落;仰望奇峰屹立,山石俏麗,懸崖上長出的直挺挺的松樹猶如山花斜插在峭巖邊,山石因此剛中寓柔。足不著地,一路風送霧伴,向著山頂緩緩進發(fā)。
從索道終點下來,看到很長的一段棧道懸掛在1000多米高的崖壁上,綿延云上不見盡頭。沿著棧道前行,一路可見絕崖峭壁,峻峰峭巖,逶迤數(shù)里。千姿百態(tài)的巖峰,遠望如玲瓏精巧的山水盆景次第推出,夾道相迎?!熬掾錾健薄昂*{吞月”的惟妙惟肖,“九天錦屏”“猴王觀寶”的神奇真切,無一不讓人感嘆自然生態(tài)之靈氣和回歸自然的暢快。這里山高林密氣候適宜,自然也是野生動物的良好棲息處,在路上不時碰到小松鼠和一些叫不上來名字的鳥兒朝你投擲的美食而來,毫無懼人之心。
花海古松也是三清山的一大看點,山上花卉種類繁多,美不勝數(shù),尤其是每年的四五月份,杜鵑林開滿品種繁多的杜鵑花,分外嬌艷壯觀。奇松秀挺,奇峰疊進。怪石聳入云端,云霧縈繞山身。山上的古樹山峰,昂昂乎氣質飄逸,巍巍然風骨清奇,縹縹緲緲,如詩如畫,正如秦牧先生驚嘆的那樣,這里是“云霧的家鄉(xiāng),松石的畫廊”。
三清山看日出也是不可錯過的。不到凌晨5點,帶上裝備來到紫煙石拍日出。此時遠方的云霧繚繞在山腰間,被風吹得時聚時散,猶如仙境。夾雜著杜鵑花香的山風吹拂臉龐,令人陶醉。這里的清晨如此寂靜,只有靈動的鳥兒在鳴唱。慢慢的,天的盡頭出現(xiàn)了條朦朦朧朧的光帶。漸漸的,光帶上露出一個點,隨著光點變大,遠處整個天空都被染成了橙紅色。紅點兒變成了圓盤,照耀著三清山的奇美秀峰。天也開始變亮了,也就在這幾秒間,整個世界仿佛萬物復蘇,心情也隨著陽光在空中綻放。
山清山得“道”彌彰,據(jù)說早在東晉葛洪就“結廬煉丹”于此。尤其是明代以來,三清宮等道教建筑依山水走向,順八卦方位,將自然景觀與道家理念合一,使得方圓數(shù)十里,愈發(fā)蔚為壯觀,充滿個性和特色。這里道風濃郁,道境昭然,玄謎隱奧,有露天道教博物館之稱。尤為可貴的是,石構建筑全部就地取材,古樸奇拙,本色本味。
邊走邊拍中就來到了道教圣地三清宮。三清山因聚“仙”而顯名,由東晉“開山始祖”葛洪開始,經(jīng)千年傳承,隨道教幾經(jīng)興衰,至今仍巋然不動繼續(xù)延續(xù)著道教文脈?!吧险呱鸂€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比寮t生三清,當屬上品。此時三清宮殿前有兩位身著白衫席地而坐的茶女焚香煮茗,喝了幾杯贈飲,才覺齒有余味、神怡思清。不遠處的玉臺之上,表演著瑜伽和太極,由這仙境般的三清山做背景,那些身著白衫翩翩起舞的人們,恍惚間也染上了幾分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