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婉珠 譚海燕 曾宇彤 劉健梅 葉彩珍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龍江醫(yī)院,廣東 佛山 528318
?
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在闌尾炎圍術期50例中的應用
何婉珠譚海燕曾宇彤劉健梅葉彩珍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龍江醫(yī)院,廣東佛山528318
【摘要】目的:觀察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模式在闌尾炎患者圍術期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闌尾炎手術患者50例為對照組,選擇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闌尾炎手術患者50例為觀察組。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方法,觀察組圍手術期應用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模式,加強對患者的護理評估,實施個性化護理干預。結果:觀察組術后首次下床活動時間、肛門排氣恢復時間、首次排便時間、三天內(nèi)發(fā)熱、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等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或P<0.05)。結論:對闌尾炎術患者圍手術期實施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可明顯降低并發(fā)癥,促進患者康復。
【關鍵詞】快速康復外科護理;闌尾炎;圍術期
闌尾炎(appendicitis)是指發(fā)生在闌尾的炎癥反應,分為急性闌尾炎和慢性闌尾炎,是常見的外科急腹癥之一[1]。其治療原則是手術切除闌尾[2],但手術創(chuàng)傷會導致患者防御能力下降,術后禁食、切口疼痛和應激反應等,加重了患者的生理、心理負擔,不僅影響創(chuàng)傷愈合和康復過程,而且可導致多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1],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焖倏祻屯饪?FastTrackSurgery,FTS)理念最早由丹麥外科醫(yī)生kehlet在2001年率先提出[3],是指在圍術期采取有循證醫(yī)學證據(jù)的一系列優(yōu)化措施,減少或降低手術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創(chuàng)傷應激,達到患者快速康復的目的。為了觀察FTS護理模式在闌尾炎圍手術期應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促進患者快速康復,筆者進行了臨床觀察,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闌尾炎手術患者50例為對照組,選擇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闌尾炎手術患者50例為觀察組。對照組患者中,男31例,女19例,年齡17~89歲,平均年齡(31.28±13.12)歲;體質(zhì)指數(shù)16.3~27.6,平均體質(zhì)指數(shù)(20.91±6.52);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8例,初中及以上42例;病理類型急性單純性闌尾炎21例,急性化膿性闌尾炎29例;手術類型腔鏡24例,開腹26例;手術持續(xù)時間0.30~2h,平均(82.0±0.321)min;術后使用鎮(zhèn)痛泵18例;觀察組患者中,男32例,女18例,年齡15~88歲,平均年齡(31.62±14.82)歲;體質(zhì)指數(shù)15.9~28.9,平均體質(zhì)指數(shù)(21.32±5.92 );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11例,初中及以上39例;病理類型急性單純性闌尾炎16例,急性化膿性闌尾炎34例;手術類型腔鏡23例,開腹27例;手術持續(xù)時間0.28~2.10h,平均(85.2±0.369)min ;術后使用鎮(zhèn)痛泵22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體質(zhì)指數(shù)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標準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急性單純性闌尾炎或急性化膿性闌尾炎;手術治療;年齡>10歲或<80歲;四肢肌力評估達5級;無嚴重器官功能障礙及營養(yǎng)不良;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心血管、肝、腎、腦、肺等嚴重疾病者;合并耳聾、嚴重認知障礙以致無法進行正常交流者;不愿意配合手術和實施FTS模式的圍術期護理。
1.3方法兩組闌尾切除術圍術期護理措施比較見表1。
時間措施觀察組對照組術前宣教告知患者及家屬“快速康復計劃”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措施及意義。常規(guī)術前指導[4],取得患者的理解與配合。飲食術前禁食6h、禁飲2h[5]術前禁食12h、禁飲4~6h術中保暖從患者入室前至手術結束調(diào)節(jié)室溫25℃;靜脈輸入術中調(diào)節(jié)室溫22~24℃.液體加溫;腹腔沖洗液加溫至37~40℃;使用保溫毯、披肩及腳套,減少手術患者肢體暴露;維持手術患者皮膚干燥,動態(tài)監(jiān)測患者體溫變化,控制患者體溫在37℃左右。術后鎮(zhèn)痛疼痛控制在0~3分。疼痛無法忍耐時給予止痛針飲食術后6h內(nèi)麻醉清醒,有飲水需求、生命體征平穩(wěn)、無麻醉并發(fā)癥、無口麻、吞咽困難者給予3~5ml溫開水濕潤口腔,每隔30~45min1次;術后6h后,腸鳴音恢復,無腹脹惡心嘔吐等不適,給予5%葡萄糖氯化鈉溶液口服,3~50ml/次;12h后無不適主訴,給予流質(zhì)飲食,1000~1500ml/日,3日內(nèi)循序漸進,逐步恢復正常飲食[6]。肛門排氣后進食活動麻醉清醒前,指導家屬按摩活動下肢;清醒后,由靠坐→床邊坐→床邊站立→扶床行走。下床活動條件:生命體征正常、四肢肌力達5級、疼痛評分0~3分。首次離床站立排尿,必須在醫(yī)護人員評估、指導下進行[7]。患者及家屬自行調(diào)節(jié)護士協(xié)助患者進行主動活動,活動順序為床上活動
1.4觀察指標
1.4.1療效指標[8]①下床活動時間:以患者術后首次離床站立為準;②尿潴留;③術后肛門首次排氣時間;④術后首次排便時間;⑤切口感染:術后一周內(nèi)以切口局部出現(xiàn)紅、腫、熱、痛和壓痛或有波動感為陽性病例;⑥腹脹;⑦發(fā)熱:腋溫超過37.0℃為標準,記錄患者術前送手術室時、術后返回病房時以及術后三天內(nèi)的最高腋溫;⑧腸粘連及腸梗阻:術后三個月內(nèi)有否發(fā)生。
1.4.2發(fā)熱根據(jù)術后患者體溫測量結果判斷其發(fā)熱情況,其中低熱38.0℃以下、中熱38.0℃~39.0℃、高熱39.0℃以上。
1.4.3安全性觀察有否出現(xiàn)與術中保暖、早期離床活動及進食有關的護理相關不良事件,如:燙傷、暈厥、跌倒、誤吸等。
1.5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13.0軟件對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兩組間均數(shù)t檢驗,療效用等級資料的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術后恢復情況、術后住院時間比較觀察組術后首次下床活動時間、肛門排氣恢復時間、術后首次排便時間提前,術后住院時間縮短。其中首次下床活動時間、肛門排氣恢復時間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術后首次排便時間、術后住院時間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下床活動時間、肛門排氣恢復時間、術后首次排便時間、術后住院時間比較 ±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兩組術后并發(fā)癥情況比較兩組尿潴留、切口感染、腹脹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3。
2.3兩組術前、術后發(fā)熱情況比較觀察組術后三天內(nèi)發(fā)熱狀況比對照組明顯好轉,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3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比較 [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表4 兩組術前、術后發(fā)熱的比較 (℃)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4護理相關不良事件觀察組50例手術患者實施FTS模式的圍術期護理后,該組未發(fā)生燙傷、暈厥、跌倒、誤吸等護理相關不良事件;對照組手術患者實施常規(guī)圍術期護理后,該組護理相關不良事件發(fā)生率高達14.00%(7例),其中2例燙傷、1例暈厥、2例跌倒、2例誤吸。兩組護理相關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3.1FTS護理模式縮短患者圍手術禁食時間,符合人體生理需求一直以來,臨床護理工作受制于傳統(tǒng)的闌尾炎圍手術期護理,即要求患者術前12h禁食,4~6h前禁飲水的觀念[4],在闌尾炎明確選擇手術治療方式即開始嚴格禁飲食(NPO)。但長時間禁飲食會導致患者口渴、饑餓、煩躁、頭痛、脫水、血容量減少以及低血糖等[9]。在胃功能正常的情況下,進食固體食物6h后可排空,液體2h內(nèi)即可排空[10]。本研究參考美國麻醉醫(yī)師協(xié)會(ASA)于1999年重新修訂的術前禁食指南[5],通過確定手術實施的具體時間來制定術前禁食開始時間。同時,術后以醫(yī)護聯(lián)合查房的方式共同評估患者的胃腸功能,通過以聽取腸鳴音恢復為進食的指標。本臨床研究表明觀察組無1例發(fā)生誤吸、腹脹,相比對照組肛門排氣恢復時間、術后首次排便時間提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或P<0.05)??梢?,縮短圍手術期禁食時間不僅不增加患者的不適,而且還可促進術后胃腸功能的快速康復。
3.2FTS護理模式可促進患者術后早期離床活動,降低并發(fā)癥早期離床活動有利于機體多功能的恢復[11]。但多數(shù)患者及家屬因缺乏相關醫(yī)學知識,普遍認為手術就需要臥床休養(yǎng),且術后患者因切口疼痛、術后虛弱等原因?qū)πg后早期離床活動依從性不高。本研究中觀察組通過術前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宣教、爭取家屬參與患者術后活動計劃、術后醫(yī)護共同評估患者情況、由責任護士全程跟進活動計劃的落實。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首次下床活動時間比對照組提前,且無一例發(fā)生暈厥、跌倒等意外,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對照組降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與相關研究結果[12]相近。
3.3FTS護理模式降低患者術后發(fā)熱的發(fā)生術后由于機體對手術創(chuàng)傷的反應,體溫可略有升高,一般不超過38℃,臨床稱之為外科熱[1]。體溫升高不僅會使患者主觀不適,而且還會引起諸多并發(fā)癥。本研究對觀察組加強患者麻醉時及術中的保暖措施,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三天內(nèi)的發(fā)熱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低熱尤為突出。有效加強術中保暖能減低麻醉及手術導致患者體表溫度和體核溫度下降的幅度,降低低體溫的發(fā)生[13],從而避免或減少低體溫通過下丘腦體溫調(diào)節(jié)中樞通過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軀體運動神經(jīng)及甲狀腺和腎上腺髓質(zhì)分泌活動增加產(chǎn)熱[14]。可見規(guī)范對手術患者的保暖措施,不僅利于維持患者在手術過程中體溫的穩(wěn)定,降低低體溫等并發(fā)癥及不良反應,同時也減少了術后發(fā)熱的發(fā)生,增加了患者的舒適性,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復。
3.4FTS護理模式可加快患者術后胃腸功能的恢復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肛門排氣恢復時間、首次排便時間均較對照組提前,無一例發(fā)生腹脹、腸粘連及腸梗阻。說明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模式對促進闌尾炎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是有效的。與相關研究結果[12]相近??梢娍s短圍術期的禁食時間、術后早期的活動鍛煉,能促進腸蠕動、促進肛門排氣。本研究通過對術后患者的生命體征、生理需求、傷口情況等進行專業(yè)的評估,指導并協(xié)助患者正確進食和進行活動,促進了腸蠕動,并加快胃腸功能的恢復,而評估、指導的同時也增加了護士直接為患者服務的時數(shù),密切了護患的關系,促進術后機體的康復,縮短了術后住院時間。
綜上所述,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模式可促進醫(yī)護人員更加關注患者的感受,體現(xiàn)了人本位的整體護理,通過應用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模式,圍繞患者身心需求,加強患者的健康宣教與護理評估,使患者對術后飲食、活動指導的依從性提高,明顯降低了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促進了胃腸功能的康復,提高了術后生活質(zhì)量,術后住院時間縮短,效果滿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曹偉新,李樂之.外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249.
[2]黃慶道,鐘南山.廣東省常見病基本診療規(guī)范(第二冊)[M].廣東省衛(wèi)生廳編印,2003:49.
[3]WilmoreDW,KehletH.Managementofpatientsinfasttracksurgery[J].BMJ, 2001, 322(7284): 473-476.
[4]廣東省衛(wèi)生廳醫(yī)政處編.護理常規(guī)[M].1998,3:164-165,190.
[5]GrenshawJT,WinslowWH,JacobsonAF.Researchforpractice:Newguidelinesforpreoperativefasting[J].AnJNurs,1999,99(4):49.
[6]溫碧稥.早期進食對急性闌尾炎患者術后腸道功能恢復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20):73-74.
[7]王蓓,姜立榮,周靖,等.快速康復理念在術后飲水排尿評估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1,26(22):24-26.
[8]彭剛藝,劉雪琴.臨床護理技術規(guī)范[M].2版.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2013:4-5.
[9]JeannetteTC,ElizabethHW.Preoperativefasting:Oldhabitsdiehard[J].TheAmericanjournalofNursing,2002,102(5):36-43.
[10]曹春蓮,王云.快速康復外科對胃腸道手術病人圍術期護理的指導意義[J].全科護理,2011,9(6A):1464-1465.
[11]陳文彬.診斷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198-200.
[12]楊少儀,陳煥偉,廖旭嘉,等.肝膽手術患者開展早期離床活動效果分析[J].保健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3,10(3):76-85.
[13]陶一帆,郭向陽.圍術期低體溫及其最新研究進展[J].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11,11(4):312-314.
[14] 李小寒,尚少梅.基礎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206-208.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6)12-0152-03
(收稿日期:2016.04.16)
ApplicationofRapidRehabilitationSurgeryinPerioperativePeriodofAppendicitisin50Cases
HEWanzhuTANHaiyanZENGYutongLIUJianmeiYECaizhen
ShundeDistrictFoshanCityHospitalofLongjiang,Foshan528318,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apid rehabilitation surgery nursing on clinical effects of perioperative patients with appendicitis.Methods 50 patients with appendicitis surgery from July 2013 to June 2014,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50 cases of appendicitis surgery patients from July 2014 to June 2015,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 control group take the routine nursing care, Observation group Wai operative application of rapid rehabilitation surgery nursing, strengthen the nursing assessment of patients, person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Results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after the first bed activity time, anal exhaust recovery time, fever within the first defecation time, three days, complications occurrence rate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or P<0.05).Conclusion On appendicitis patients in peri operative implementation of fast track surgery nursing can obvious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Key words:Rapid Rehabilitation Surgerynursing;Appendectomy;Perioperative Peri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