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芳芳,梁新安
(河南農業(yè)職業(yè)學院,中牟,451450)
臨潁地區(qū)小辣椒品種比較試驗
梁芳芳,梁新安
(河南農業(yè)職業(yè)學院,中牟,451450)
以日本矮早豐為對照,比較分析了12個小辣椒品種的主要經濟性狀。試驗結果表明,望天紅1號株高65 cm、單株果數186個,百果質量47.2 g,辣椒素含量1 720 mg/kg,折合產量5 460 kg/hm2,生長勢和抗病性較強,經濟效益高,綜合性狀突出;糧源椒8號綜合性狀次之,株高 86 cm、單株果數216個,百果質量41.3 g,辣椒素含量900.3 mg/kg,折合產量5 355 kg/hm2,二者可以在河南省臨潁地區(qū)大面積示范推廣。
小辣椒;品種比較試驗;產量
小辣椒屬茄科辣椒屬多年生半木質性植物,在河南省臨潁地區(qū)一般作一年生栽培。小辣椒栽培適應性強,營養(yǎng)豐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質、粗纖維和辣椒素,而且加工利用廣泛,是一種具有良好發(fā)展前景的園藝作物[1]。2013-2015年,在河南臨潁縣王崗鎮(zhèn)梁崗村安排了品種比較試驗,參試小辣椒品種12個、設置對照1個,主要觀察研究小辣椒的經濟性狀和品質性狀,以選出適宜河南臨潁地區(qū)栽培的優(yōu)良小辣椒品種。
1.1試驗材料
供試13個小辣椒品種分別是日本矮早豐(CK)、紅太陽8號、天仙201、天仙202、天仙203、天虹106、望天紅1號、萬家燈火、精品三鷹八號、北科2號、糧源椒8號、紅太陽6號、大德興8號,種子均由臨潁縣農技推廣中心提供。
1.2試驗方法
試驗在臨潁縣王崗鎮(zhèn)梁崗村小辣椒栽培試驗田進行,試驗地為砂姜黑土、肥力中等、排灌設施齊全。試驗采用隨機區(qū)組排列,3次重復,南北走向。小區(qū)面積為60 m2,四周設保護區(qū)。試驗于2014年3月6日育苗,3月13日出苗,3月20日噴瑞苗清(甲霜·噁霉靈)防猝倒病,4月10日噴拿敵穩(wěn) (肟菌·戊唑醇)和碧護(赤·吲乙·蕓)1次防疫病,5月2日田間撒施復合肥750 kg/hm2,5月4日按試驗計劃定植,定植密度為7 000株/667 m2。5月23日噴拿敵穩(wěn)和碧護防辣椒疫病,6月18日條施復合肥375 kg/hm2促花果,6月23日噴拿敵穩(wěn)和碧護防疫病,9月20號根據品種成熟期早晚分批收獲。
1.3調查項目
每小區(qū)隨機選15株,分別測定株高、單株果數、平均百果質量和產量等,觀察生長勢和商品性。蛋白質含量測定采用Folin-酚法[2],粗纖維含量測定采用稀酸稀堿煮沸法[3],辣椒素含量測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4,5],檢測依據分別為GB 5009.5-2010,GB/T 5009.10-2003,NY/T 1381-2007。
1.4數據分析
試驗數據采用DPS 7.05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
表1 不同品種小辣椒物候期觀測
表2 不同品種小辣椒果實品種比較
2.1不同小辣椒品種物候期比較
由表1可知,雖然同期播種、定植,但由于小辣椒品種的生長勢和特性不同,其始收期不同,望天紅1號始收期最早,為9月18日,其次是天仙201和天仙202,始收期分別是9月20日和9月21日。望天紅1號、天仙202號、天仙201號生育期相對較短,全生育期分別為186、188、189 d;精品三鷹八號、糧源椒8號、大德興8號生育期相對較長,全生育期分別為199、198、197 d。望天紅1號、天仙202號、糧源椒8號在整個生育期生長勢表現較強,而萬家燈火、北科2號和大德興8號生長勢相對較弱。
2.2不同小辣椒品種果實品種比較
①蛋白質含量由表2可知,不同品種小辣椒蛋白質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別,望天紅1號蛋白質含量最高,為29.21%,其次是糧源椒8號和北科2號,蛋白質含量分別為24.79%和22.16%,其余小辣椒品種蛋白質含量在15%~21%,也均高于對照。
②粗纖維含量如表2所示,望天紅1號、糧源椒8號、紅太陽6號、紅太陽8號、天虹106、萬家燈火、精品三鷹八號、天仙203粗纖維含量均高于對照,其中望天紅1號、糧源椒8號、紅太陽6號、紅太陽8號的粗纖維含量明顯高于對照,分別為38.76%、32.17%、30.64%、29.64%。天仙202、大德興8號粗纖維含量低于對照,分別為19.47%、19.12%。
③辣椒素含量由表2可知,望天紅1號辣椒素含量最高,為1 720.02 mg/kg,其次為糧源椒8號和天仙 203,分別為986.36、879.64 mg/kg,天仙201、北科2號、精品三鷹八號、紅太陽8號、天仙202、紅太陽6號均低于對照,分別為303.45、458.27、462.15、481.32、494.03、491.23 mg/kg。
2.3不同品種小辣椒主要農藝性狀比較
由表3可知,與日本矮早豐相比,天仙202、望天紅1號、紅太陽6號株高相對較低,分別為70、65、75 cm;單株結果數以天仙201、天仙202、天仙203、萬家燈火相對較多,分別為302、327、246、283個;平均百果質量以紅太陽8號、望天紅1號、精品三鷹八號、北科2號、糧源椒8號相對較大,分別為38.3、47.2、42.0、42.8、41.3 g。各品種小辣椒產量以望天紅1號最高,達5 460 kg/hm2,其次是糧源椒8號,達5 355 kg/hm2,再次是天仙202,產量5 265 kg/hm2。
表3 不同品種小辣椒主要農藝性狀比較
通過對13個小辣椒品種的株高、單株果數、平均百果質量、產量、蛋白質含量、粗纖維含量、辣椒素含量、生長勢和商品性進行比較分析發(fā)現,望天紅1號和糧源椒8號生長勢整齊一致,抗病性強,蛋白質含量、粗纖維含量、辣椒素含量相對較高,尤其是望天紅1號辣椒素含量高達1 720.02 mg/kg,糧源椒8號的辣椒素含量也達到了986.36 mg/kg,表明望天紅1號和糧源椒8號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另外,望天紅1號和糧源椒8號折合1 hm2產量分別為5 460、5 355 kg,在供試小辣椒品種中最高,全生育期分別為186、198 d,因此,望天紅1號可作為早熟品種栽培,糧源椒8號可作為晚熟品種適當栽培。
[1]呂根有,韓利虎,邢付德,等.小麥套種小辣椒高產高效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3(3):38-39.
[2]周大寨,朱玉昌,周毅鋒,等.蕓豆蛋白質的提取及超濾分析[J].食品科學,2008,29(8):386-390.
[3]王旭峰,馬冰峰,石磊,等.利用近紅外光纖分析技術檢測飼料中粗纖維含量[J].食品農業(yè)科技,2013,34(2):75-77.
[4]姜越君,劉素純,李佳蓮,等.辣椒素的生理功能及提取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37(31):15 426-15 428.
[5]狄云,蔣健箴,石正強,等.辣椒素類物質的代謝生理研究現狀[J].中國蔬菜,2000(3):48-50.
Comparison of Small Pepper Cultivars in Linying Area
LIANG Fangfang,LIANG Xin'an
(Henan Agricultural Professional College,Zhongmu,Henan 451450)
Using the cultivar Japanese Aizaofeng as control,we comparatively analyzed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12 small pepper cultivar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ultivar Wangtianhong No.1 were 65 cm in height,186 in fruit-setting number of a single plant,47.2 g in average fruit weight,1 720 mg/kg in capsaicin content,5 460 kg/hm2in yield,and had higher growth vigor and stronger disease resistance,in addition,it possessed high economic benefit and prominent comprehensive characters.The comprehensive characters of Liangyuan No.8 ranked in the second place,and it was 86 cm in height,216 in fruit-setting number of a single plant,41.3 g in average fruit weight,900.3 mg/kg in capsaicin content,and 5 355 kg/hm2in yield.Comprehensively,they were suitable to be cultivated in Linying in large area.
Small pepper;Cultivar comparative test;Yield
S641.3
A
1001-3547(2016)12-0042-03
10.3865/j.issn.1001-3547.2016.12.017
河南省現代農業(yè)產業(yè)技術體系大宗蔬菜中牟綜合試驗站資助項目(Z2010-03-04)
梁芳芳(1984-),女,碩士,講師,主要從事園藝植物栽培教學及研究工作,電話:13783568665,E-mail:liangfang6600996@163.com
2016-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