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圓圓
玉天仙是誰?她是“馬前潑水”這個故事里的女主角崔氏,但她又不是。
2017年,我們安慶市黃梅戲藝術(shù)劇院準備排演黃梅戲小劇場作品《玉天仙》,院里把女主角玉天仙這個角色交給了我,欣喜之余壓力也隨之而來。
這是我們黃梅戲的第一部小劇場作品,意義非凡。在表現(xiàn)形式上,這部戲采用了一些話劇的手法,需要演員時而跳進時而跳出。在風(fēng)格上,這部戲既有正劇成分,也有喜劇的成分,臺上其他演員的表演都具有喜劇色彩,而我扮演的玉天仙則是以正劇為基調(diào)的。在這樣的小劇場作品中如何在臺上轉(zhuǎn)換身份、如何更好地與其他演員配戲等等,這些都是我從沒體驗過的。作為該劇的中心人物,全劇260多句唱詞,玉天仙要唱180句,抒發(fā)情感的唱段尤其多,更不乏大段獨唱,這對我來說也是一大考驗。
好在這個戲的排演過程中,我這個青年演員得到了整個團隊的支持。編劇余青峰、導(dǎo)演江瑤細致地為我梳理人物。為了讓我能夠站在臺中央,前輩藝術(shù)家黃新德、王琴、董家林在臺上為我甘當綠葉,在臺下也給我不少經(jīng)驗和指導(dǎo)。我們黃梅戲的著名作曲陳華慶老師為這部戲譜寫了曲調(diào)豐富又動聽的唱腔,在玉天仙的唱段中,既有平調(diào)、二行、三行這樣的常用曲調(diào),又有“道情”、 “青陽腔”幫腔這樣已經(jīng)很少使用的黃梅戲傳統(tǒng)花腔小調(diào),幫助我更好地捕捉玉天仙這個人物。而為了更好地用戲曲的形體手段表達人物,我還跟隨昆曲表演藝術(shù)家孔愛萍老師學(xué)習(xí)了好幾個月的昆曲身段。團隊的支持、前輩們的幫助,都支撐著我全身心地投入角色的創(chuàng)造。
對我來說,更大的壓力來自于,要去塑造一個完全不同于傳統(tǒng)戲里的崔氏形象。
朱買臣之妻——崔氏,是戲曲劇目中的一個經(jīng)典女性形象。朱買臣與崔氏之間的故事,古已有之,我們熟悉的昆劇《爛柯山》、京劇《馬前潑水》也是歷史悠久的經(jīng)典劇目,而近現(xiàn)代也有許多劇種在此基礎(chǔ)上移植或改編成了不同版本。但是這些劇目里大多把崔氏作為朱買臣的反面,將她刻畫成“嫌貧愛富”的勢利眼來襯托朱買臣,也因為這些傳統(tǒng)戲的影響太大了,“馬前潑水”“覆水難收”大家耳熟能詳,以至于淹沒了歷史中真實的崔氏形象。
在我們這出《玉天仙》里,編劇余青峰不但為崔氏選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玉天仙”,并且努力地去接近和還原兩千年前《漢書·朱買臣傳》中的崔氏面貌。而我所做的是認真揣摩這個故事里玉天仙的心理狀態(tài),代表她站出來說出自己的心聲。
雖說貧賤夫妻百事哀,但是物質(zhì)上的貧賤并不是“移”了玉天仙心意的真正原因,真正讓玉天仙寒心的是朱買臣二十年如一日的迂腐與自私,破滅了她對家庭和人生的希望。風(fēng)雪夜里,面對搶食的朱買臣,腹內(nèi)空空的玉天仙忍無可忍做出了這個驚人的決定——“休夫”,她要改嫁,她不愿再顧及左鄰右舍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眼光,她要改變自己的人生,她要去掌握自己的未來。這里的玉天仙是勇敢的、堅決的。
但玉天仙還是善良的女人,在她再婚之后,幾多回回憶和朱買臣的貧賤生活,畢竟夫妻一場,她仍想起了孑孓的人到底有沒填飽肚子,音訊全無不知道他過得怎樣。后來偶遇了依然落魄的前夫,她不禁起了惻隱之心接濟他吃了一頓飽飯。這些都是這位女性有人情味的地方。
昆劇中有著名的崔氏“癡夢”一折,在聽說朱買臣衣錦還鄉(xiāng)之后,崔氏夢見自己鳳冠霞帔,結(jié)果終究是癡心妄想,竹籃打水一場空。在《玉天仙》中,這段戲由崔氏的“癡夢”轉(zhuǎn)變成了玉天仙的“夢癡”,也是本劇的高潮。但夢的目的卻有所不同,“夢癡”發(fā)生在朱買臣返回故里的消息傳來之前。玉天仙改嫁之后,雖然解決了最基本的溫飽,但與屠夫阿旺情不投意不合,生活依舊不如意,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夜里玉天仙偷偷幻想出朱買臣當了官為她披上鳳冠霞帔的情景。這一刻對玉天仙來說,絕不是貪戀權(quán)貴,當大官只是二十多年里朱買臣永遠叨念卻無法兌現(xiàn)的承諾,才會讓玉天仙念念不忘。現(xiàn)實的不如意,才讓她在補償心理作用下用這種方式去“圓夢”。
夢醒之后,當朱買臣洋洋得意說著要從阿旺手里“贖回”她時,玉天仙則表現(xiàn)出了一位有骨氣的女性的人格尊嚴,她拒絕了朱買臣,寧愿和阿旺返家,也不愿去接受朱買臣給她的錦衣玉食。這時朱買臣許阿旺以錢財要阿旺離開玉天仙,阿旺為了錢拋棄了玉天仙,玉天仙再無法壓抑自己的絕望,想到了自盡……
在這部戲的排演過程中,盡管和崔氏隔著兩千多年的時空距離,但是我感覺,玉天仙的遭遇穿越了兩千多年的歷史抵達當下,讓身為現(xiàn)代女性的我產(chǎn)生了許多共鳴。每次開場,當我以玉天仙的身份背上柴火,就仿佛背上了玉天仙生活的重擔,讓我很快地沉浸到角色中,與玉天仙同喜同悲。我希望我能代表兩千年多年前的玉天仙,為她說上幾句公道話,更希望我的表演能打動觀眾的心,讓觀眾對這位女性感同身受。
在故事尾聲,命運又同玉天仙開了玩笑,她自盡失敗了,她還是活下來了……我們的戲到這里畫下了一個未完的懸念,玉天仙又該何去何從呢?愿這一點沉甸甸的心緒能打在劇場里每個人的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