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伯簫
真慚愧,我還沒有見過長城。
記得六年故都,我曾劃過北海的船,看那里的白塔與荷花;陶然亭賞過秋天的蘆荻,冬天的皓雪;天橋,聽云里飛,人叢里瞧踢毽子的,說相聲的;故宮與天壇,我贊嘆過它的壯麗和雄偉;走過長長的西長安街,與擠滿了舊書及古董的廠甸;西郊趕過正月十五白云觀的廟會,也趁三月春好游過慈禧用海軍費(fèi)建造的頤和園,那里萬壽山下有昆明湖,湖畔有銅牛驕蹇,東郊南郊都作過漫游,即無名勝,近畿小館里也可以喝茶,吃滿漢餑餑。還有走走就到的東安市場,更是閑下來留的大好地方??墒?,六年,西山溫泉我都去過,記得就沒去什剎海。為此,離開了故都曾被人嫌棄說“太陋”。說:“什剎海都沒逛過,還配稱什么老北京!”當(dāng)時真也閉口無言。有一年發(fā)狠,湊巧有緣重返舊京,記得還沒有進(jìn)旅館的門就雇好了去什剎海的車子。夏天,正趕上那里熱鬧:地攤子戲,搭臺的茶座,直挨著訪問了個足夠。印象仿佛并不好,心頭重負(fù)卻卸去了。記得第二天,才有空去文津街,進(jìn)國立圖書館。
現(xiàn)在想:什剎海不見算什么呢?沒去看長城才是遺憾!啊,萬里長城!去北京只不過幾個鐘頭的火車。
萬里長城,孩提時的腦子里就早已印上它偉大的影子了。讀中國古代史,知道戰(zhàn)國時候,魏惠王、燕昭王、胡服變俗的趙武靈王,都曾段落地筑過長城,來衛(wèi)國御胡;秦始皇遣蒙恬斥逐匈奴之后,又因地形,制險塞,從臨洮至遼東將長城來了個連絡(luò)的修筑,廣袤萬余里;工程的浩大,那不是隋朝的運(yùn)河,非洲的蘇伊士所能比擬的。秦始皇焚書坑儒,建阿房,銷兵器,千百年來在人們的腦子里留下的是一個暴君的影子。獨(dú)獨(dú)萬里長城至今亮在祖國人民的心里,矗立在祖國連綿的山上,成為四千余年文明古國的標(biāo)志。這不是因?yàn)槿f里長城是秦始皇的什么豐功偉績,而是因?yàn)樗菐浊f古代勞動人民血肉的結(jié)晶!
曩昔,在萬年書屋,聽主人告訴:有一次趁京綏車,過南口車站,意欲去青龍橋,偶爾站臺小立,順了一目荒曠的山麓望去,遙瞻依地?fù)芴斓娜f里長城,那雄偉的氣象,使你不覺要引吭高呼。嵯峨的山巔上是蜿蜒千回的城墻,是碉堡,是再上去穹窿似的蒼天。山下是亂石,是谷壑,是秋后的蔓草婆娑。西風(fēng)刷過,那一脈蕭蕭聲響,凄涼里含了悲壯,令人巍然獨(dú)立,覺得這世間只有自己,卻又忘懷了自己。很記得,主人說時,從沙發(fā)椅上跳起來,豎起大拇指,藹然的臉上滿罩了青年的光輝。記得從萬年書屋出來的歸途,披了皎潔的三五月,自己邁的是鴕鳥般的大步。
又一回,一個青年畫家朋友,談到自己繪畫的進(jìn)步,說幾乎像英國拜倫一覺醒來成了桂冠詩人一樣,是逛了一次長城,才將筆法放開,心胸也跟著寬闊了的。那談吐的神情,也簡直令人疑惑他生生吞下了一座長城的關(guān)口。是呢,聽說太史公司馬遷周覽了名山大川,文章才滿蘊(yùn)了磅礴的奇氣。江南風(fēng)物假若可以賦人以清秀的姿容,艷麗的才藻,塞北的山巒與曠野是會給人以結(jié)實(shí)的體魄,雄厚的靈魂的。啊,長城!
從山海關(guān)一路數(shù)去,你知道么?像喜峰口、古北口,像居庸關(guān)、雁門關(guān),一個個中原的屏藩要塞,上口真要有霹靂般的響亮呢。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敵,守得住一處,就可保得幾千里疆域。啊,真愿意挨門趨訪,去問問古跡,溫溫古名將的手澤,從把守關(guān)口的老門丁和城下淳樸的住戶那里,聽取一點(diǎn)孟姜女的傳說,金兀術(shù)與忽必烈的史實(shí)。但是我還沒去!
朋友,你可想過,在長城北邊,那黃河九曲惟富一套的地方,帶一幫茁壯的男女,去組織一處村落,疏浚縱橫支渠,灌溉田畝,作一番辟草萊斬荊棘的開墾事業(yè)么?那里地土最肥,人煙還稀。你可想過,在興安嶺的東南陰山山脈的南部那一抹平坦的原野,去借灤河、飲馬圖河的流水,春夏來豐茂的牧草,來編柳為棚,壘土為壁,于“馬圈子”里剔羊毛,養(yǎng)駱駝,榨牛奶么?那工作頂自由,頂灑脫。不然,騎馬去吧!古北口的馬匹有名哩。湊煦日當(dāng)頭,在平沙無垠的原野里,你盡可縱身于野馬群中,跨上一匹為首的駿驥,其余的會跟你呼嘯而至的。不要怕那噱噱嘶聲,那不是示威,那是迎迓的狂歡,你就放膽馳騁奔騰吧,管許將你滿懷抑郁吹向天去?!皻帜焕@牛羊,敲冰飲酪漿”,那邊塞寒冬霏雪凝冰時的生活,你也想嘗嘗么?住蒙古包,烤全羊,是有它的滋味的。漢王昭君曾戎裝乘馬抱琵琶出塞而去;文姬歸漢,也曾惹得胡人思慕,卷蘆葉為吹笳,奏哀怨的十八拍。巾幗中有此矯健,難道你堂堂須眉就只知縮了尾巴向后退么?
唉,說什么,朋友,我還是沒見過長城!在恨著自己,不能像大鵬鳥插翅飛去;在恨著自己;擺不脫蝸牛似的蹊徑,和周身無名的鏈索。投筆從戎倒好,可惜沒有班仲升的韜略。景慕張騫,景慕馬援,但又無由出使西域,去馬革裹尸。奈何!噲,“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漢驃騎將軍霍去病那才算有骨頭!無怪他六出伐匈奴,卒得威震異域。
我還沒見過長城!但是,長城我是終于要見見的!有朝一日,我們弟兄從夢中醒了,撣一撣身上的懶惰,振一振頭腦里的懵懂,預(yù)備好,整裝出發(fā),我將出馬蘭峪,去東北的承德,赤峰;出殺虎口,去歸綏,百靈廟;從酒泉過嘉峪關(guān),去安西、哈密、吐魯番。也想,翻回來,再過過天下第一關(guān),去拜拜盛京,問候問候那依舊的中國百姓!
長城,登臨匪遙,愿爾為祖國屏障,壯起膽來!
思維魔方
作者曾長居故都,卻沒有見過長城,文章流露出深深的慚愧、遺憾和自責(zé),而這一切都是進(jìn)取心的間接體現(xiàn)。長城不僅是風(fēng)景名勝,更是一種進(jìn)取精神的象征。這篇文章寫于1936年,東北人民在日寇鐵蹄下已經(jīng)屈辱生存了5個年頭。作者書寫作為中國這個文明古國標(biāo)志的長城,字里行間滿懷豪情,結(jié)尾部分深化主旨,流露出“投筆從戎”的意愿,并呼吁那些麻木懵懂的民眾清醒過來,“壯起膽來”,準(zhǔn)備為收復(fù)失地,保家衛(wèi)國而奮斗,字里行間里弘揚(yáng)的是中華民族的愛國精神。
新高考·語文學(xué)習(xí)(高一高二)2016年4期